房玄龄是在李世民行军渭水时自荐于军门;
杜如晦是在李世民平定京城后进入亲王府任参军;
段志玄在太原时李世民就待之亲厚,后李世民任职右领大都督,段志玄就在他麾下;
后来被李渊委任内史令的萧瑀,出身兰陵萧氏,是隋炀帝萧皇后同母弟,初期是李世民秦王府的司马;
唐俭在晋阳起兵前就结识了李世民,并被收拢为谋士,同样,于志宁、罗军副、权万春都是在李世民受封秦王前就追随他了;
作为武将的丘行恭是主动率军投靠;
屈突通起初忠于隋室,后被李渊俘虏,被刘文静和段志玄力权他投靠李世民,而后为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注一)。
这样看来,李世民的团队不但人数众多,而且都是精英,这些人帮助他,辅佐他赢下了一场又一场战争,而相应的,李世民也在不断的征战中赢得军心,搜罗人才,壮大自己的势力。
而且,就连李盛都能感觉到,这些人,对李世民是心悦诚服的追随和支持,这个团队的凝聚力是很看得见的。
时下人爱马,飒露紫肩高体壮,又多有战功,几个心腹也都知道马儿曾经踯躅不前为秦王免去疫病之灾的事情,再看飒露紫,未免就觉得它有些神灵色彩了,这是神驹啊。
武将对好马更没有抵抗力,于是每天都有人来参观飒露紫,李盛从一开始放不开,但现在他已经可以当着丘行恭和殷开山的面吃草甩尾巴甚至翻白眼了。
为什么翻白眼呢,因为殷开山试图给他介绍对象,对,就是母马。
“我家里有一匹枣红色母马,极是漂亮神骏,而且很聪明,等我回了长安就带着它去找亲王殿下,让它和飒露紫先相处。”
“我家里那匹青花骢狮子,还有一匹草黄马,也牵去试试。”
李盛一开始听着,还试图叫两声表达一下不乐意,但总有人歪曲他的本意,觉得他是即将有马媳妇儿了高兴的,还过来拍拍他的头让他不要急。
于是后来李盛就闭嘴了。
大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军队城外休整,李世民率诸将进城拜见。
李渊派了太子李建成和幼子李元吉在城门迎接,他自己率领群臣在宫门等待。
对于这场胜利,李唐上下都是欢欣不已,薛举既除,李轨也稳住了,那唐朝的后背就暂时安稳下来,可以腾出手来放心东征,从战略意义上来讲,这场胜利为将来的军事部署铺平了道路。
李世民在城门口下马朝太子见礼。
“二弟总算回来了,这一战打得真是痛快啊!二弟居功甚伟,是我大唐的大功臣啊!”
李盛看着眼前温润清朗的青年,说话也很大气,想来,现在是大家一起努力对付外部矛盾,正是一团和气。
而旁边的李元吉就没那么讨喜了,李盛看他第一眼就就觉得这人不太礼貌,他上来就拽了拽李盛的缰绳:“这是二哥新得的马吗?倒是英气,弟弟倒是想试试。”
李盛:怪不得人家说动物的直觉很准,这个人果然很讨厌,懂不懂什么叫边界感啊,而且,谁要让你骑啊!
李世民也没惯着他:“飒露紫身上还有伤,我这一路都不敢折腾他,只是进城才骑了一会儿,还是来日有机会再说吧。”
他这三弟性子不好,时常斥骂责罚下人,飒露紫又是有脾气的,若是起了冲突,马儿不免要受委屈,还是算了吧。
第8章
三言两语打发了讨厌的弟弟,李世民生怕自己进了宫门后元吉再强行骑马,干脆让自己的亲兵先行回府中把飒露紫安置好。
于是李盛就被牵走了,他是秦王爱马,谁也不敢骑着他,于是就这样招摇地走了一路进了秦王府。
可能跟连年战争有关,又或许都城人民见识多胆气足?李盛觉得民风很彪悍啊,他前世看电视剧,一有贵人出行,两边的小摊贩都躲避不及,这会儿的百姓却都很有兴趣地在两边围着看,时不时还点评几句。
“这马一看就是蒙古马,看这大骨架子,这鬃毛,这筋骨,肌肉纤长舒展,一看就是擅长奔袭的好马。”
李盛回想起来那天的多人多马单向式马拉松,至今仍然心有余悸:大叔,你夸我我很高兴,但我真的不擅长,谢谢。
“这马颜色也漂亮啊,鬃毛上还帮了宝石吧,看着亮晶晶的。”
李盛得意地晃了晃脖子。
“嗯,看得出来是很受主人喜爱的,就是这鬃毛式样丑了点,糟蹋这晶石了。”
李盛不开心。
到了秦王府大门,门口的护卫都认得他家殿下的亲卫,于是赶紧殷勤地上来要接过马缰绳,结果却接了个空。
“这马很要紧,你带我去安置了,我再去前院拜见王妃。”亲兵攥着马缰绳不敢松,以他家殿下对飒露紫的宝贝程度,要是知道他随便把飒露紫交给人就不管了,那他就倒霉了。
于是李盛从偏门进去,被带到了府里面的马厩,他看了看,倒是很宽敞,也干净通风。
亲兵亲自盯着人给飒露紫放了草料洗了马槽放上干净的水,看着马儿低头吃了两口,这才转身跟着人走去前院。
没办法,这马挺有脾气的,就连他都知道飒露紫每次吃东西都是先把粮食谷物吃完,然后盯着草看一会儿,最后才一脸苦大仇深地开始吃草,还吃得慢吞吞一点都不积极,就算是一只马,都能看出它对草的嫌弃来。
但是也不能只给它吃精料啊,军营里的马可不是一匹两匹,你是主帅也得守规矩,将领们都看着呢。
于是他们家殿下就着急,从六月份出征,到九月份凯旋,青草越来越少了,很多都是存下来的草,那就更难吃,飒露紫也更嫌弃了。
所以刚才他看着飒露紫动嘴了,心里也是松一口气,打工人最怕多事儿。
李盛照样把马槽里的谷物吃完就不想动了,都回了长安了,他想吃好的!
而且他觉得李二凤应该会给他吃点好的,空着肚子正好等着。
那边长孙氏听亲兵说丈夫进宫去见陛下,再看一看天色,心里猜测只怕一会儿陛下会放丈夫回来换衣服,晚上会举行宴会庆祝,于是她也开始准备。
李世民在大概一个时辰后返还家中,夫妻久别重逢自有一番话要说。
“这次实在是凶险,那天若不是飒露紫死活不肯往前走,我怕是就跟薛举一样,也要染上疫病了,那这场仗,可就难说了。”
他刚说完,微凉的手指就覆上了他的嘴,长孙氏听这丈夫叙述经过,也是后怕。
“殿下不要说这样的话,您自有天佑,会平安的。”
两人少年夫妻,长孙氏十三岁就嫁过来,说一句青梅竹马也不为过,他看着妻子微微发红的眼睛,心中慨叹,沙场刀兵无眼,哪有万全之时呢?大哥是太子,储君轻易不上战场,三弟又不能支撑大局压服众军,打天下,如果不是自家人上,又怎么肯放心,而且,他心里也愿意去战场上打拼。
“这一次多亏了飒露紫,你不知道,它极其聪明灵敏,会挑食会耍心眼会撒娇,我从来没见过那么通人性的马儿,我当时追薛举的时候,感觉都要追不上了,飒露紫也已经要支撑不住了,它硬是又攒上劲儿往前猛冲了一下子,我才能亲自拿下贼酋啊,如若不然,就算打赢了,首功落在别人手里,也是不圆满。”
说着,他也想起了自己的宝贝马,飒露紫总是不喜欢吃草,喜欢吃瓜果,但大军在外哪有那么多果子给他吃,他都把自己嘴里的份儿省下来哄它吃药了,这回了长安,也该让飒露紫吃点好的了。
于是李盛终于等到了他的大餐——一小篮子瓜果,大概有七八只的样子。
居然还有葡萄和桃子!还有两只青色的梨子!另有几个他在军营里经常吃的小绿瓜。
于是他就很高兴,几乎是数着步数看着李世民过来,哎,还有个女的?
但很快,他就猜出来了,能这样陪在李世民身边说笑的人,也就只有他的发妻,后来的长孙皇后了。
不过眼下他没心思关注别的,一心只盯着那个小篮子。
三步,两步,一步,李盛忍不住往前动了动,胸口都贴着栏杆了,伸长脖子探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