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135)

2025-08-11 评论

  给事中朱鸣阳等一百多人各自上疏反对,连带着还要追责张璁,说他是祸头子引得皇帝乱了尊卑移了心志。

  朱厚熜虽说早有预料,但是看到群臣反对,满朝竟无一人敢逆杨廷和等人之势,不免也有些心寒,但他却并不灰心,按照计划那样甩袖而去,板着脸两三天。

  此事便这样僵持下来,君臣拉扯了十来天,朱厚熜才不情不愿地把这件事放弃了。

  很快,新年就到了,过了年后,改元“嘉靖”,是为嘉靖元年。

  立后之事也很快就被提上了议程,但这件事刚起头,大臣们就被皇帝扔出来的一个炸雷搞得满朝震惊——皇帝说他早有婚约,皇后之位已定!

  “孙氏是当年的孙交之女,忠良之后,德才具备,品貌出众,又是朕先皇考所定,不过是因为当年皇考与皇兄接连辞世,婚事才被拖延下来,人无信不立,何况又是先父意愿,尽管朕已然当了皇帝,又怎可背信弃义?!”

  文华殿的书房里,朱厚熜对着杨廷和以及毛澄等一干大臣满面郑重,言辞恳切。

  杨廷和不想听,选后与选世子妃怎可同日而语?何况当年只是有婚约,又不曾过礼,如今新帝即位,名义上的父母应当是张太后和弘治皇帝,婚姻大事自当父母做主,怎可由着当年兴献王选中的女子入主中宫?

  这把张太后置于何地?

  没劝动人,礼部大臣们不甘心地走了,随着就传出来礼部的私下怨怪,皇帝既已有婚约,缘何不早说呢?

  朱厚熜没理会,李盛都懒得说话:若是早说了,谁知道孙念还能不能好好地到了北京城呢?一路上山长水远,万一被迫“病了”,谁说的准?

  杨廷和等人多次来劝说皇帝,见皇帝心中主意已定,便有人自作聪明上言道,可以让孙氏为贵妃,另选皇后,自然,是由张太后主持选,如此,既全了皇帝孝道遵守了婚约,又不失法统天理,此为两全之法啊。

  朱厚熜当即大怒,一挥手就把奏章扔下去。

  “身为人子,不能为先考争得身后声名,已经是不孝,如今,连皇考生前遗愿都不能全,尔等目中无君,也要逼我心中无父吗?!!!”

  皇帝骤然暴怒,满殿大臣尽皆俯首不敢妄言。

  尽管如此,杨廷和等人也没有顺着皇帝的话同意。

  李盛心里一直还有一件事。

  他死拉活拽,当晚让朱厚熜住在了文华殿,又“不小心”把清宁宫后殿的一个大香炉装坏了,满屋子都是香灰和碎瓷片,根本没法子住人,蒋太后带着人去了乐道堂。

  安排好宫里,李盛去了一趟孙家,带给孙念一队金珠凤纹的耳坠,一看规制就是只有皇后能用的。

  孙念一看昭昭背上背着她亲自做的小背包就笑起来,小背包的带子勒着毛毛,看起来有点怪模怪样的。

  绣球花被里面的东西拱地鼓起来,显得更蓬更逼真了,孙念动作轻柔地把小背包帮昭昭解下来,打开,里面是个红木嵌填金丝的小盒子,盒子里面是一对耳坠。

  灯光下的金色珠子闪着耀眼的光芒,孙念呆了一下,伸出手去轻轻抚一下,就把盒子盖上了。

  她摸摸猫头:“昭昭,你让他放心,我明白他的心意。”

  这两天外面沸反盈天,孙家闭门谢客严守门户,她心里也有不安过,今天却睡得很踏实。

  但宫里却不太平。

  李盛刚进了宫就收到了系统的警报:清宁宫起火。

  历史上也有这一场火,这场火是在白天,清宁宫后面的小房子忽然起火,风高火烈,险些烧到清宁宫后殿蒋太后住的地方,但却又被“及时”拦住了,实在是有些突兀和怪诞,谁都说不清。

  历史上这场火发生在嘉靖元年正月十一日,火灾后,朝臣们便以此为契机,认为天人感应,是因为皇帝执意要加尊号触怒天意才有此神罚,故而朱厚熜便退却了。

  这一回,朱厚熜已经放弃了尊号之事,却仍然有这场火,那这场火后,是不是又会有人说是因为皇帝执意要立孙念为皇后,不尊张太后不尊弘治皇帝,才有此神罚?

  李盛的金瞳盯住火光,他把来到皇宫后积攒的所有积分都投进去,他要风停云静,他要这场火明明没有风的加持,却偏偏能越过中间的宫殿,只烧清宁宫后殿和乾清宫后殿,想了想,他又扔进去一笔积分,不要伤人。

  在今天之前,李盛是不想在宫里以这种伤损财物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如果风平浪静,他不会出手,但是,这场火又莫名其妙地起来了。

  不是要闹吗?那索性就往大里闹!

  白天君臣奏对不愉快,晚上皇帝就遭受了人身安全的巨大威胁啊!说出去难道杨廷和这些人脸上好看吗?只怕一出门旁人的眼神都不对了吧。

  至于这种手段不够光明磊落,李盛哼了一声,历史上这场火就不清不楚诡异得很,难道他们便是君子了?

  没有风,火却能越过中间宫室不烧,只烧蒋太后和皇帝所居宫殿,谁能说这是巧合?怎么看都是有人分别在两处地方放火。

  既然不是巧合,便可能是人祸了,能在宫里行此大逆不道之事,意图行刺君王,宫里是一定要有一场大清洗的。

  事情太大,肯定要查。

  这件事是谁粘上谁就一身脏,谁会这么倒霉呢?

  他是一只猫猫,没办法把宫里的异心之人揪出来,且朱厚熜刚一登基也不好处理宫中旧人,显得薄情寡义,对堂兄的旧人太过无情,经这一场,朱厚熜会好好处理的,想来,也没人敢贸然再行事了。

  这场火一起,一来,可以有个名义清洗宫人,二者,可以震住宵小,暗中谋划此事的人也会受惊,说不得还会起内讧。

  宫墙上的金黄色大猫咪隐匿在夜色里,只有两只明黄色的瞳孔在发亮。

 

 

第124章 

  清宁宫和乾清宫起火,不但没伤着朱厚熜和蒋太后,就连宫人都没伤着,倒是满朝臣工,好似被大火烟雾呛哑巴了。

  第二日的常朝满堂寂静,没人敢说话,事关皇帝身家性命,就连杨廷和、毛澄等老臣,也不敢随意开口。

  朱厚熜端坐上方,看着底下一片低下去的头,若是平时,他只觉得解气,这些老臣,动不动就是旧年如何,他稍稍抵抗,便是请辞退官,他这口气憋在心里很久了!

  但是他今天却顾不上想这些,宫中失火,巧得让人害怕,昨晚上被叫起来,在文华殿中他披着衣服看那边的火光,只觉得肝胆欲裂,若非张佐来报说母亲没在清宁宫,他就要穿着寝衣过去了。

  火是晚上起的,连夜检抄,拿了不少人关押着,他已经不放心宫中旧人了。

  群臣无所进谏,散朝时杨廷和停了停,回头看一眼少年皇帝的背影,只瞥见皇帝因为疾行的脚步带起的袍子角。

  “杨公,要落雨了,还是先出宫罢。”旁边的毛澄过来唤他。

  杨廷和示意他看殿门口突然多出来的卫士,他抬起头,望着天上挤压着的沉云,这场雨来得迟了啊。

  “昭昭还是没回来吗?”朱厚熜有些担心。

  黄锦赶紧过来扶住他,一脸的担忧,他们这些兴王府旧人来了皇城后就把原来的武宗朝旧人挤兑得够呛,被人恨得咬牙,唯一的仪仗就是皇帝,他们比谁都怕皇上吃出事儿。

  朱厚熜一晚上没睡,这会儿仍是头痛不已,抬起一只手来按着眼睛,只觉得胀痛酸麻。

  “皇爷,昭昭方才就回来了,正在文华殿后边吃饭呢。”

  朱厚熜松一口气,回了后殿好歹喝了些粥汤,早有小太监捧着一碗药等着,朱厚熜接过来一饮而尽,便倚在大迎枕上,黄锦净过手,把药油在手心里搓热了,在他的太阳穴处慢慢地按揉。

  “皇爷不如躺下睡一会儿呢,奴婢给您盯着点儿。”

  朱厚熜摆摆手,这会儿正是要紧时候,张家,朝臣、勋贵武官,皇亲宗室,都盯着,有的是事情要忙。

  李盛有些担心,没想到铲屎官被折腾得不轻。

  金黄色的大猫咪跳上来蹭蹭他的手背,被撸了两下耳朵:“昭昭,多亏了你。”

  昨晚上是昭昭死命缠着他不让回乾清宫,母亲那边也是因为昭昭踹坏了那个大香炉才暂且挪宫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