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氏回去坐下:“也就是元福了,还能从这两个小祖宗手心里再把吃的抠出来,我要是进去说,保准弘昼当即就把点心往嘴里一塞,硬梗着脖子咽下去。”
两人在外面说悄悄话,狗狗听力灵敏,听得真真的,两个小朋友就不行了,两脚兽的听力很一般,被诡计多端的大人们骗走了点心,还以为是元福嘴谗呢。
吃过点心后弘昼好像精神了一点,往里面坐了坐,把角落里的一对淡黄色竹夫人拿过来推给弘历一个:“四哥,你抱着这个,凉快一点。”
弘历接过来挨着弟弟坐下:“今年热得太早了,还没到用冰的时候呢。”
小哥俩坐了一会儿就有些无聊,但是再无聊,两个人也很默契地没有想起还有功课这件事。
弘昼把药喝掉,跟弘历两人出去院子里转了转看了看花草,吹了吹风感觉头没那么疼了,就折腾着要玩,叫人去小库房里把他的一盘子陶珠拿过来。
李盛凑过去看了看,一个大大的木质方盘子,大概有一米见方,最四角上用白色颜料画了手心大小的圈,陶珠有天青、金红、藤黄和草绿几种颜色,一样五个,弘昼拿了天青色,弘历挑了红色,然后俩小孩开始在床上——打弹珠。
看得李盛都愣住了,这会儿就有这个游戏了吗?
系统冒出来一边录像一边给他科普,宋代就有陶珠捶丸的游戏了,不过那个球大一些,是在地上玩,像是后世的高尔夫球那样子,用一根长棍打,当时的宋徽宗就特别喜欢这个游戏,他的捶丸装置也相当豪华,杆子是金子装饰边沿,顶上是玉饰,球包是个锦囊。
至于弘昼屋子里这一套,兴许这是室内的改良版本?
大狗狗从旁边凑过来蹲好,看得聚精会神,没一会儿就了解了规则——轮着来,一人一下,用别人的球来击打自己的球,最后谁的五个球先进了同一个圆圈谁就胜利。
李盛看得爪痒,在两人开下一局的时候,一只大狗爪爪按在了木盘上——元福也要玩!
于是大狗狗趴在了另一边,伸出一只前爪,努力控制着用中间的那个爪爪指甲,把陶球球弹出去,——啪!球被撞到了木盘边沿上,又弹回来了。
力气太大了。
哎,狗子的爪勾控制力还是不如猫猫啊!
狗子抬起前爪看了看,不高兴地“呜呜——”叫了两声,然后很认真地趴下把前爪爪放到盘子上,继续尝试用更小的力气弹陶球。
这一盘玩完的时候,李盛用爪子打出去的弹球已经能大概控制方向和力道了。
到了中午,弘时上完课来这边探望中暑的五弟,刚进了侧边屋子,就看到弘昼和弘历在床上撅着屁股聚精会神地伸出手指不知道在干什么什么,旁边的元福也在床上趴得可平了,一只前爪放在狗头下面垫着,另一只前爪伸出去放在一个很大的木盘上。
“玩儿什么呢?”弘时走过来问道。
这会儿两人一狗正玩得开心,旁边伺候的太监们都不敢说话,弘时进来一出声,正在屏气凝神打算打出球的弘昼被惊了一下,手指一歪,球跑空了。
“三哥~!”连声音都哀怨了。
弘时笑呵呵地坐上来看,也拿起小盒里的最后一套球,终于四角齐了。
陪着弟弟玩了两把后弘时让人把东西收起来,看着弘昼这会儿精神好,就拿出功课来提问两个小阿哥——他从前院过来的时候阿玛还嘱咐他问一问弟弟的功课呢。
李盛在旁边啃一根牛肉干,肉眼看着两个小孩的脸色立刻灰暗下去了。
哎,从康熙开始立下的规矩,胤禛又是个规矩严肃的性子,对儿子们要求也严格,病还没好利索就要被提问,简直太惨了。
两人玩了一上午,这会儿脑子还没转过来,昨天背的书也没温习,回答得磕磕巴巴的。
等弘时问完,弘昼立马就往后面的靠枕上一趟:“三哥,我现在觉得我又中暑了。”
——CPU过载,导致大脑混沌。
弘时站起来拍拍弘昼的腿:“阿玛还说等后天你们上了课问你们呢,今儿上午歇着了,一会儿吃了午饭好生睡一觉,就看看书吧,弘历,你管着点他。”
说罢就走了。
弘昼看向旁边毫无心事专注啃肉干的元福,发自内心地感慨:“要是我跟元福换换就好了,让元福替我去背书写大字。”
大狗狗抖了抖耳朵,往这边看了一眼,把肉干啃得更大声了,咔吧咔吧的。
第二天弘昼好起来,带着书包去钮祜禄额娘的院子里找四哥一起学习,非常努力地背书写大字,做好了被阿玛提问的准备,然后第二天一早,他被额娘摇醒,被告知全家准备去圆明园避暑,至于他阿玛,被皇上派出去办差了。
弘昼一边为能去园子里玩高兴,一边又有种淡淡的惋惜之感——努力背书了一整天,结果没被提问,早知道昨天就不那么用功了呜呜。
李盛当然也被带去园子里玩了,他和弘昼弘历两个小兄弟在一辆马车上。
弘晖和弘昀已经在园子里了,胤禛让他们俩先过来检查安排一下各处的人手用度。
弘时带着侍卫在外面骑马,女眷们都在马车里。
一路上弘昼像是个话唠一样不停地指着外面跟弘历叽叽喳喳,看见一头大黄牛也要惊叹一声。
说起来也是,这俩小孩还是第一次出城来郊外呢。
但是这也太吵了,李盛用头拱开帘子出去,蹲在外面跟赶车的车夫老冯作伴。
在经过一段不太好走的路时,李盛趁着车速慢,从上面跳下来,撒开四爪痛痛快快地跑起来。
“汪汪!”
“哟呵,元福,你出来跑啦?”弘时骑在马上,一听狗叫声就知道是元福。
李盛冲着他叫了一声,而后便加速往前面冲了出去,呜呼!跑起来真舒服啊!
“元福看不见了,跑远了?”弘昼掀开帘子,往远处看了看,有些担心。
“没事儿,之前元福还跟着阿玛出去打猎呢。”
果然,没一会儿,他们就看到了蹲在前面拐角处一颗大树下的的元福,爪子地下还按着一只灰色的东西。
走进了发现,是一只灰色羽毛带白色斑纹的大野鸡。
“元福,你抓的啊?”弘时一挥手,他身后的侍卫下马熟练地把野鸡翅膀扎住缀在了马后面。
大狗狗抖了抖毛毛,神气地叫了一声,跑到后面去上马车了。
其实李盛没打算打猎,园子里什么都有,他刚才去草丛里本来打算解决一下个狗问题,这大野鸡可能是被惊着了,从草丛里扑腾着飞出来,那带着脏泥的尖勾眼看着就要挠着他的!耳朵了,这时候可没破伤风啊!
李盛情急之下扑过去,然后,野鸡就被他的前爪按得断了气。
大狗狗跳上马车,拱开帘子把头挤进去,然后在门边趴下,冲着弘历和弘昼伸出两只前爪爪——脏脏,擦擦!
于是,两个小阿哥一边一个,拿出自己的手帕,从水壶里倒出水来浸湿,给元福任劳任怨地擦爪爪。
第181章
随着车队往外走,渐进西山后,便觉山高云淡森木霖霖,渐渐有些凉意,能从城里出来到园子里避暑玩耍,别说弘昼弘历这样的小孩子了,连府里的福晋格格们都很期待,就连跟着伺候的宫女太监们,脸上也都带着放松的笑意。
说起园子,也是从康熙年间才渐渐兴起。
紫金城巍峨森严,但毕竟结构谨严、门墙封闭,宫中人日久生厌,故有“红墙绿瓦黑阴沟”之叹,且满族来自山海关外,因为游牧民族的特征和习俗,就不太习惯京城中的炎热酷暑,每到夏日便很是不适应。
顺治年间,摄政王多尔衮便曾计划过在边外上都等城为夏日避暑之所,但这位摄政王当年便病死了,这一计划也无限推迟。
直到康熙二十几年,国家安定统一,经济发展,这才有余力在北京西北郊修建了畅春园,这是第一座大型皇家园林。
畅春园建成于康熙二十九年,此后,便成了康熙的避喧听政之所,一年中常有将近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园子里待着,从康熙起,清朝皇室才逐渐有了园居理政的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