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219)

2025-08-11 评论

  弘昼他们继续出去念书了,然后弘时就蹲下跟元福小声蛐蛐,阿玛也真是的干嘛非得让他们八月去这么热幸好他没中暑不然多受罪啊云云,被溜达过来看儿子念书的胤禛抓了个正着,拎着后脖颈子出去了。

  李盛抱着一大块冰块,看着父子俩的背影叹息:弘时小时候是个淘气憨批,长大了,是个倒霉憨批,这人设特点,真不是主角命啊。

  不过,相比历史上父子反目,弘时被赶出宫壮年亡命,现在仅仅是被老爹骂几句敲两下头再赶去写条陈,也是一种幸福了,对吧?

  ——对此,被骂得几乎自闭的弘时并不赞同。

  嗯,说起来,历史上雍正爷的阴阳怪气也是很出名的。

  相比弘时,弘晖和弘昀就老实多了,弘晖是身为长子一向严格要求自己,弘昀呢,人家本来就是老实孩子,俩人规规矩矩把写好的报告交上去,又拿回来乖乖改好,然后就被放行可以回去歇几天了。

  于是两人分别去跟自己的亲亲老婆腻歪了。

  然后,十月份的时候,马佳氏和喜塔拉氏先后怀孕。

  李盛对这项业务已经非常熟悉了,这么多年了,他也懒得装了,现在老四基本上是大局已定。

  在确定怀孕的第十天,李盛就在家宴上伸爪子把两人面前的绿豆糕和山楂糕推开,往人家小腹处一瞅,大家就都明白了。

  满府欢腾,胤禛尤其开心:皇上这几年身体好好歹歹的,说句大不敬的话,说不定哪天就醒不过来了,守孝期间,可是不能行夫妻之事的,他啥时候才能抱孙子啊?

  主要是真的有皇位继承啊!

  当年十一月,胤禛一家子搬回了京城,躲了这么久,表明了态度,康熙也放心了。

  康熙六十一年正月初九,李盛看着外院书房院子里新做好的狗狗雪人,满意地点点头,今年的改进之处在于,他们给雪人穿了一件红色的小马甲,是喜塔拉氏出的主意,亲自量了尺寸吩咐的针织房。

  李盛看着面前从弘晖到弘昞的六个阿哥,和二格格三格格两个小姑娘,有些遗憾,要是能拍张照片多好啊!

  然后他就进书房把胤禛拽出来了,还叼了画笔给他。

  胤禛很给面子,当晚就把大概轮廓画出来了,就等着第二天上色。

  但是第二天,他就被叫走进宫了——康熙以登基六十年,起意召八旗文武大臣六十五岁以上的,共六百八十人,一起祝贺这件大事。

  已经致仕不在朝中的,赐予御宴;宗室授爵劝饮。

  整整持续了三天,然后,汉官六十五以上的有三百四十人,一样的程序再来一轮。

  当然了,能混上这顿饭的王公大臣文武官员,都是饱学之士,文采是有的,于是还有一个环节——“上赋诗,诸臣相和,题曰千叟宴诗”。

  这场活动,可是办得无比盛大,康熙也很满意,历朝历代,能执政六十年的皇帝,屈指可数啊,他有此福气,实乃天幸。

  胤禛作为主办负责人,当然也得陪着老爹高兴,但是忙完了后,他半夜撸着狗头,心疼钱心疼得睡不着:虽说是政治作秀,为的是笼络臣民,但是,这花钱也花得太多了啊!

 

 

第192章 

  不知道是不是在宴会上太过喜悦饮酒过甚,就在千叟宴后结束后的第二天,康熙就有些肠胃不适。

  李盛借着系统的视野,能看到康熙被两个太监架着胳膊,一次次往后边的小屋里去,面色青黑,眼底下一片浮肿,想来是一晚上经常起夜,没能休息好,精神不济。

  到了下午,康熙甚至还有些呕吐,连茶水都不敢再喝,只能喝一些温热的白水,晚饭也是稀粥,连咸菜都没有。

  李盛当时正蹲在弘晖小两口的院子里,盯着架子上的烤羊腿流口水。

  大狗狗动了动鼻子,心中感慨:可见,无论是身份多么尊贵的人,生了病一样是得受罪,哪怕是皇帝,身上的病痛也一点少不了,可见,身体健康可太重要了!

  想到这,李盛把目光转移到眼前喷香流油的大羊腿上,开始反思自己这几天是不是也吃得有点太油腻了,他除了自己的饭,还经常有加餐的,前天跟着弘时吃了李侧福晋送去的夜宵鸭子锅;昨天中午跟着弘昼吃了宝塔肉,今天又吃羊腿。

  嗯,确实是有点太油了。

  弘晖指挥着小太监把最后一层蜂蜜仔细地抹上去,抬头就看见元福蹲在旁边好像是在,一脸严肃地走神?

  不能吧?在羊腿面前走神,这可不像元福啊!

  然后大狗狗就动了,眼睛一亮,撒开爪子就跑出去,没过一会儿,就叼了一个篮子来,里面是各色青菜和几个苹果梨子。

  李盛很大方地把篮子往那边让了让,看他们都不吃,于是自己开始叼着一个苹果开始啃。

  ——肉是不可能少吃的,但是为了健康,还是多吃点水果蔬菜解解腻均衡一下吧!

  这苹果有点类似后世的红富士,也是红彤彤的果皮,但是个子小很多,而且里面的果核更大一些,籽是有点灰棕色;梨子是昌平的京白梨,果肉细嫩,就是不够甜,皮也有点糙。

  但这已经是挺不错的了,李盛跟着胤禛出去跑山的时候吃过西山那边不知名的野果子,当时他有点渴,又懒得回去找胤禛,旁边也没有河流,系统说没毒,他就冲了。

  皮厚果核小,果肉粗糙酸涩,真是把“让自己变得很难吃以保护种群”这个进化方向发展到了极致。

  水果都好说,至于蔬菜,李盛以一种吃药的心态,生啃了一颗大白菜和一根胡萝卜,颇有当年吃健身餐的感觉,别说,一口羊腿肉一口白菜叶,还挺不错的。

  胤禛当晚都没回府,苏培盛被派回来拿衣服,福晋问了两句王爷的情况,把收拾好的衣物吃食递过去,也不敢问圣驾如何——连宫里的娘娘们都不敢多问一句,她又怎么敢窥视帝踪。

  苏培盛背着一个大大的包裹上了马,看着元福还跟着他出了府门,蹲在门口送他,心里还有些高兴,心说他不亏伺候了这小祖宗不少时候,元福还是有良心的嘛!

  于是在马上冲着元福笑眯眯拱了拱手,一夹马腹离开了。

  李盛蹲在门口看着苏培盛离去的背影,心里有些阴暗地想到,还不如就叫康熙这么噶了呢。

  康熙最后这几年,说实在话,是真干得不怎么样.

  当年他亲征准葛尔,开拓外疆调整政令安定天下,是何等地意气风发?

  可是现在呢?

  就像是所有走进暮年的老人一样,康熙不想折腾了,他只想在最后的一段日子里保住这天下太平的表象,全了自己的生前身后名。

  至于面子底下是何等的千疮百孔污糟烂泥,他管不了,也不想管了。

  对此,胤禛私底下跟十三在一块儿说话的时候,便颇有微词。

  “皇阿玛居然说,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即有一弊,古人云多事不如少事,正此意也。”

  这也是当皇帝的人能说的话?

  胤禛对此很不赞同,夜里跟元福在外面乘凉看星星的时候说起来,甚至有些义愤填膺。

  “人不主动生事,可事无一日不新,这些事越来越多,越来越大,不趁着事态轻小的时候处理了,往后只会越来越严重。”

  李盛当时就趴在他旁边的另一个躺椅上,闻言顶了顶他的手心表示支持。

  康熙年间后期的矛盾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首先就是满汉之间的矛盾,遇到朝中大事,往往是“满洲大臣一议,汉大臣一议”,不同的政见代表了不同的政治站位,有时候,明知道对方的说法就是正确的,可是还是要争斗驳斥对方。

  康熙这两年又爱和稀泥,有时候一闹大了吵起来,那真是跟菜市场也没啥区别,李盛看了一回就懒得看了,一开始是就事论事,后来就开始人身攻击,你侄子翘班出去跑马,他儿子敲诈勒索官员,反正就是那一套。

  除了这些,朝中弊病还有很多,比如,附加税火耗。

  “火耗”指的是在赋税正项之外加征的税额,说白了,就是在收完了朝廷的税之后,地方官还要以各种名目额外征收百姓的税银。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