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288)

2025-08-11 评论

  这一场战争,或者说得更准确一点,是汉军压倒性优势的单方面杀掠,很快就结束了,卫青击败了这一片的匈奴主力,看着那些残余部队逃窜离开,制止了将领们的继续追击,他望向东南边的一大片牛羊,他们不熟悉草原上的路径,万一被带跑偏了,进入另一个部落的驻兵地点,就得不偿失了,还是先把眼前的缴获收拢了最实在。

  “卫将军!咱们得带上他们。”张次公面色沉重,他身后,是一大片被劫掠到此处的汉民,面黄肌瘦,衣衫残破,很多人脚上连一双鞋子都没有,就这样光着脚踩在草叶和砂砾上。

  这会儿看到汉朝大军,有些人甚至忍不住哭起来,他们是大汉的子民啊!被匈奴劫到这茫茫无边的草原上来,亲人父母再也看不见,日复一日地被鞭打、被逼迫劳作,刚到这里时惊慌和苦楚,在长久的磋磨里变作了麻木的钝痛,他们都觉得,这辈子似乎都回不去了。

  卫青呼出一口气来:“自然是要带他们回去的。”

  这些人出身边民,连妇女都会骑马,卫青让人把匈奴人的马拉过来给他们骑,收拢了辎重,赶走牛羊,临走前又把所有的帐篷翻了一遍,带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这些人是去年冬天被匈奴从渔阳郡掠走的,卫青把那些马也送给了他们,带他们回了渔阳。

  李盛落在城墙上,看着下面一片哭喊声,听得人心里发酸。

  有个老人,妻子难产去世了,他没续娶,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可边地常有战事,长子抵抗匈奴在战争中牺牲了,小儿子又被掠走,他已经哭瞎了眼,今天被人扶着来城门边听到了熟悉的声音,一时间竟不敢信,愣了许久才反应过来,颤着手凑近了自己的孩子从头摸到脚,抱着失而复得的人痛哭起来。

  下边哭声一片,李盛不忍再看,叹一口气,飞向大军离开的方向。

  这一战非常顺利,“车骑将军卫青,度西河至高阙,获首二千三百级,车辎畜产毕收为卤”。

  也因此一战,卫青从关内侯升为列侯,封号长平,是为长平侯。

  刘彻对卫青的战功很满意,但他的野心远不止于此,他想要的,不是击败匈奴人,而是把匈奴彻底从河南地赶跑!

  这是自秦末失去河南地之后,数代汉帝的心志所在。

  因为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河南地实在是太重要了。

  众所周知,黄河中上游流经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地,形成了一个“几”字形河道,而在“几”字上面短横的下方,靠右边位置,这一块地方,在秦汉之际被称为“河南地”,与它相邻的阴山以南地区,被称为“河套地区”。

  在春秋时代,中原内乱频频,河南地与河套地区被匈奴趁机占领了,直到秦王嬴政一统海内,往河套地区和河南地强行迁徙了许多身份低贱之人,靠着这些人,把匈奴人赶到了阴山之外,并派蒙恬率三十万军修建关塞新筑长城,以长子扶苏监军。

  而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中原再度内乱,而这时的匈奴在冒顿单于的带领下正是强盛时期,河南地与河套地区再度被匈奴占领,直至今日。

  对于中原,尤其是关中地区,河南地与河套地区,是无可置疑的兵家必争之地,匈奴人为什么频频掠边却又总能全身而退?就是因为匈奴靠着这两块地方,把边境线推到了离关中非常近的位置,若加以快马从直道疾驰,便可以迅速发兵长安,威胁天子。

  刘彻对河南地心心念念,既然卫青重创匈奴右贤王,那就趁势再度起兵,趁着匈奴人没准备,直接把他们赶走!

  就这样,六天后,卫青再度带兵十万,从上郡出发往西北方向进军。

  刚刚结束了一场大战,还不等匈奴人集结兵力收整队伍敲定计划,汉军居然又打回来了!

  匈奴人猝不及防,卫青的队伍一路势如破竹,撵着匈奴人往北走,直到阴山以南。

  “遂西定河南地,按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讨蒲泥,破符离,斩轻锐之卒,捕伏听者三千七十一级,执讯获丑,驱马牛羊百有余万,全甲兵而还”。

  “牛羊百有余万”是什么概念?百万级的数字啊!根据现在的生产力,每个匈奴人拥有的畜产人均也就不到二十头,这意味着有四五万匈奴人失去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财产。

  何况,他们已经被赶出了河套地区,那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刘彻对此非常满意,加封张次公为岸头侯,随卫青出战的校尉苏建也得封平陵侯,卫青功劳最大,但他已经封侯,便再加殊荣,加食邑三千八百户。

  而且这一战中还有两个重量级的俘虏:匈奴右贤王之下的楼烦王和白羊王。

  河南地与河套地区本来是分给他们的草场,卫青在驱逐匈奴的过程中,因为空中的大金雕一直在上面打信号,张次公便带人多番射箭,这两人一个被射中右边肩膀行动迟缓被汉军挑下马,另一人则是被射中了马屁股,战马受惊把主人甩了下来。

  两人被押回长安,被审问的时候,那个络腮胡子的白羊王很是愤怒:“你们这些狡诈的汉人,一定是买通了探子!否则,怎么可能每次出征都撤离得刚刚好?你们到底是从哪一次战争开始监视我们的?!卑鄙的汉人!”

  韩说因为通匈奴语言,也参与了这次的审问,听了这话不由得笑一声,心说探子这种方式效率太低也太普通了,你们做梦也想不到,我们现在都用金雕探查敌情的!哈哈!

  李盛飞过来凑热闹,就蹲在韩说的肩膀上,听了这话,很不屑地瞥了一眼这无能狂怒的匈奴人:哼,你还问哪一次?本鹰告诉你,是每一次!

 

 

第252章 

  汉军夺回了河南地与河套地区,但一块地盘,尤其是这样水草丰美、地理位置重要的兵家关隘,如果没有人长期驻守,就算夺回来,也很有可能会被匈奴人随时反攻。

  刘彻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非常明确了:河南地、河套地区的守土问题。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刘彻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套地区新设朔方郡、五原郡,发十万人修筑朔方城,他要在这块新夺回来的土地上,建立起一座新城。

  按照计划,被派去修筑新郡边城的十万兵卒,便是新移民了,他们会在那里定居下来,生存繁衍终老一生。

  在国家层面的政治决策下达后,哪怕这些兵卒再郁闷苦痛,也只能按军令上路,这一次去了,便不像以前一样,打完仗就能回来了。

  新城与关塞的筑建,少则一两年年,多则四五载,就算朝廷承诺给他们分田,也有报酬,可故土难离,要去那么远的地方,自此便是身在异乡,这种心情,又岂是三言两语能描述的。

  临走的那一天,不知有多少人泪洒城郊。

  李盛也跟着去了,这次负责工程的,是卫青麾下的校尉,已经因功封平陵侯的苏建,他先带着四万人前行,后面的队伍等一个月秋收后跟上。

  临走之前,他被天子叫去专程嘱咐过,苏建听了一脑袋注意事项,路上就有点心理压力过大。

  修城是苦差事,又是离家远去边城定居,刚开始生活条件肯定也很艰苦,士兵心里肯定还是有怨气的,因此苏建在路上一直都很担心,就怕军中哗变,有人振臂一呼:TM的凭什么要我们迁去边地受苦,老子不去了!

  当年秦末因民怨而起事,不都是这样的吗?

  这番心事,他告知了随金雕而来的张次公,张次公一方面觉得他想得有点多,乱世与治世怎能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却心下暗叹,陛下果然识人甚明,新建朔方城一事,的确是事务繁杂又关系重大,苏建这样心思细腻顾全大局的人才最合适,何况他又是新冒头的将领,因功封侯,能服众,兵将们一生的理想,也不过就是因战封侯了。

  若是派个皇亲大臣来,只怕士兵们还不服气呢。

  这两人在旁边说话的时候,李盛就在一边听着,他觉得这次随军,感受到的气氛确实是有些低沉,大家都很想念家人呢,还有几个年纪小的,更是望着月亮偷偷抹泪。

  哎,人有悲欢离合,骨肉生别,背井离乡,搁在谁身上都难受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