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292)

2025-08-11 评论

  但总有人看不惯他。

  在诸多诸侯王中,首先开始反击的,是赵王刘彭祖,他与刘彻都是汉景帝刘恒地儿子,关系比一般诸侯要亲近许多,而且最重要的事,他与主父偃也有旧怨,为保平安,他给刘彻上书告发了主父偃。

  刘彻本来没想处理主父偃——这么好用的一把刀,伤了多可惜,何况主父偃只是顺应他的心意办差,并无大过,至于徇私受贿,在大事面前,刘彻觉得可以宽容一下。

  但奈何主父偃这人人缘实在是太差,一时间上书参奏他的,还不只一人,出了诸侯们,还有大臣们,其中,公孙弘的话让刘彻犹豫了。

  “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主父偃本首恶,不诛无以谢天下。”

  天下人都看着哪,陛下您贪图藩国之地逼杀齐王,咱面子上不好看啊,为今之计,是要推出一个替罪羊来平复天下沸议,这个替罪羊,就是主父偃。

  当皇帝,玩儿政治的人,心都黑,刘彻斟酌过后,把主父偃下狱了。

  说来也是令人唏嘘,游学四十年,就风光了这两年。

  但李盛觉得,以主父偃的糟糕性格,就算这一次刘彻心软,他早晚也会有一劫躲不过去,他看了太多例子了,从杨廷和到年羹尧,这些人哪个不比主父偃功高位尊?人一飘,就出事儿。

  李盛没有再更多地关注这件事。

  随着一场秋雨,元朔三年来了,这一年,宫中的气氛一直很压抑。

  王太后在一场风寒后高烧不退,病好后身体却迅速虚弱下去,仿佛忽然老了许多,冬去春来,她一直大病小病不断,常年卧床休息,到了夏天,她开始昏睡不醒,在六月份,王太后病逝在一个雨夜。

  刘彻很难过,这些年来,就算母子之间有什么隔阂,在生死之间,那些小事也算不上什么了,他现在印象最深的,是当年母亲尽心竭力为他筹谋太子位,在灯下皱眉的样子。

  幸亏卫子夫在四月就产下了小公主,休整了两个月,身体也基本恢复健康,要不然,这繁琐的礼仪程序,对于一个气血亏虚的产妇来说可是不小的挑战。

  李盛日夜陪着刘彻,窝在他怀里,时不时用翅膀把旁边的汤品推过来提醒他喝,刘彻最近状态很差,为母亲去世伤心的同时,他还要操心国事,尤其,最近的草原上也正在遭逢巨变。

  在这一年的三月,匈奴的首领军臣单于去世了。

  军臣单于的太子叫於单,匈奴惯例,以太子担任左贤王,於单也不例外。

  既然军臣单于在生前已经做出了安排,按说,匈奴的首领之位会平稳交接,但是,半路上杀出来了个左谷蠹王伊稚斜,他是军臣单于的弟弟,在过去的数年间,一直野心勃勃地扩张地盘,还为此频繁侵袭中原边境。

  军臣单于一去,早有预谋的伊稚斜立刻发兵攻击了太子於单,并大获全胜,顺利夺取了单于之位。

  太子於单兵败无以自立,草原上已经无法活命,他选择了投降汉朝,刘彻封他位涉安侯。

  从伊稚斜夺权开始,草原上开启了政变夺权地先例,自此,草原的内部纷争日益加剧,间接削弱了自身力量。

  草原上的政变还导致了另一件事:张骞回汉。

  十三年前,张骞带着队伍从陇西郡出发,寻找大月氏,但半路上就被匈奴人抓住,扣押在草原上,军臣单于对张骞还算欣赏,赐予他匈奴女子做妻子,这一扣押,就是十年,张骞在草原上已经有了儿女。

  但他的心志从未更改,十年间,匈奴人逐渐放松了警惕,张骞终于找到机会,带着随从们逃跑到了大宛国,大宛国国王被张骞说动,帮助他继续西行,张骞顺利抵达康居国,又历经很久到了大月氏,但大月氏并不愿意与汉国一起攻击匈奴,虽然旧怨难解,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已经安顿下来,生活安逸百姓富足,不想再参与战争。

  张骞只能再次起行回程,很不幸的是,回去的路上他又被逮住了,在匈奴又过了一年,伊稚斜攻击於单,匈奴内乱,张骞趁机逃回了汉朝边境。

  十三年前,初登帝位的年轻天子在宫殿前送别这位勇士;十三年后,当张骞历经磨难回到上郡城门前,迎接他的,是五百鹰扬卫,天子亲军迎接。

  中门大开,郡守亲迎,大金雕从空中盘旋而下,把一支使节节杖亲自送到他手上。

  张骞当年出关远赴西北,自然是带着持有使节节杖的,但颠簸磨难,他现在满身灰尘泥土,连鞋子都破了,遑论当初的节杖?

  十三年啊,一生能有几个十三年?

  张骞握紧手中的节杖,跪在汉朝的土地上,泪流满面。

  多少次深夜不眠,他都以为自己要老死异乡了,幸好,幸好,他回来了。

  虽然没能带回大月氏的好消息,出行目的失败,但张骞的十年外交经历是很宝贵的财富,他探听了西北边界数国的境况,了解了草原上的地形与习性,掌握了匈奴内部贵族的关系,包括草场分布、兵力比较还有各部族之间的矛盾争议......

  刘彻感念他的不易,为表彰其心志功劳,封张骞为太中大夫。

  自从张骞回来后,刘彻就经常传他进宫,听他说草原上的事情,讲述西域各国的不同,李盛也很爱听,尤其张骞在那里生活很久,知道许多细节,听起来妙趣横生,仿佛听故事一样,简直是一种享受。

  这天刘彻传了张骞进宫讲说,但他被朝政拖住了,一时间没过来,等他好不容易忙完了,回到后殿就看到张骞正坐在正中间,旁边卫青、张次公、韩嫣、韩说,还有几个当值照顾金雕的鹰扬卫围坐了一圈,正聚精会神地听张骞讲大宛国地有趣习俗。

  卫青和韩嫣手里还拿了果盘,一边听一边剥干果递点心地给大金雕投喂,大金雕窝在张次公怀里,只管舒舒服服地一边听故事一边吃好吃的,那叫一个惬意自在。

  刘彻摆手让他们不必起来,都是亲密的近臣,他走过来也坐下了,有点羡慕地看一眼大金雕:“阿矅你真是会享受。”

  李盛眨眨眼,很不客气地把旁边的一盘果子推过来给他:你也别闲着,给鹰鹰剥点杏仁。

 

 

第255章 

  张骞远离中原十余年,当年他走的时候,朝中最得意的,是田蚡窦婴等外戚,如今这些人早就被刘彻忘到脑后,连名字都轻易不会提起了,如今朝中的风云人物,是卫青、韩嫣、公孙弘这些人。

  张骞既然回朝,自然也是想要被皇帝看重做出一番事业的,既然卫青等人先有交好之意,常来找他说话交谈起草原上的事情,张骞也乐见于此,卫青是天子心腹,又是皇后亲弟,如今朝中唯一一位皇子的亲舅舅,地位非比寻常,与他交好,有利无害。

  这阵子刘彻有点忙,张骞便在家中把沿路所见所闻记下来,打算集成一册呈上去,卫青时常来拜访,两人迅速熟悉起来,卫青倒是比刘彻更早地先看到了这些图文资料。

  “依先生您的推断,匈奴右部不会安然接受新单于的上位吗?”

  张骞停下手里的笔,沉吟片刻道:“这么多年来,虽说草原上也常有政变,但是,自从头曼单于到军臣单于这一百多年来,就算是发动战争谋夺首领位,也是父子之间,还没有过兄终弟及的先例,新单于的胜利,会使得更多人激发出野心,都是一样的血脉兄弟,谁不想当首领呢?”

  卫青点头表示同意,权利的争夺,无论是在草原上还是在汉地,都是一样的残酷而血腥。

  两人说了一会儿话,张骞的工作告一段落,便转到外面一边晒太阳一边吃点心,他想起那日在未央宫听到的太监们的议论,便问起卫青关于主父偃的事情,他走的时候,主父偃没来,他回来了,主父偃已经身处牢狱,对于这个话题人物,张骞还是很好奇的。

  卫青一向很少在背后说人长短,但对于主父偃这个人,他总觉得品行有瑕疵,也不喜欢此人,何况主父偃的亡落已成定论,他便都告诉了张骞。

  八卦这种东西,向来是越说越有,说着说着,就不止这些事儿了,两人正说小话呢,猛不防被拍了一下,吓了一跳,卫青抬头一看,大金雕正蹲在他的身后,两只棕褐色的眼睛炯炯有神地看过来,似乎对他们的话题很感兴趣的样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