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298)

2025-08-11 评论

  但他看看刘彻有些担心的眼神,还是忍着这粘糊糊的药膏没甩下去,行吧,就当让你宽心了。

  卫青很快就带兵回了长安,这次参战的诸位将领,均有赏赐。

  公孙敖、韩说、韩嫣、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等都封侯,李广也如愿获封关内侯,再有军功,便可加封列侯了。

  而主帅卫青,除了加封大将军之位,刘彻又给他加封食邑六千户,还要给他襁褓之中的三个儿子都封侯。

  卫青道此战大胜,上赖陛下神灵,大汉国运昌隆,下托将军士兵们辛苦作战,勉力报国,怎能把功劳都算在他身上呢?他的三个儿子于国无功,于君无劳,怎可封侯?于是坚辞不受。

  刘彻道将军兵士们当然有功,但他们都各有封赏,但你作为主帅,领兵出战,筹划方略,功劳最大,怎能不赏呢?你已经封侯,封无可封,那朕也只能封你的儿子了,恩荫儿孙也是常例,军功不可不酬,于是坚持要给。

  两边一个非要赏,一个往外推。

  最后卫青还是没说过刘彻,长子卫伉封宜春侯,次子卫不疑封阴安侯,三子卫登封发干侯,襁褓之中就封了侯爵,别说西汉一朝,就算是历朝历代,也少有这等皇宠恩荣了。

  说起来,卫青还没有娶妻,三个儿子都是妾室所出的庶子,但谁敢说人家庶出命不好?

  后世有句话,说命里带编,书不用翻,但跟卫青的三个儿子一比,这句话就逊色多了,人家这可是命里带侯啊!

 

 

第260章 

  “陛下宣大将军卫青觐见!”侍者在宫门大声道,卫青躬身应诺,随后大步进殿。

  殿门口有不少刚出来的大臣,见了卫青都恭敬地躬身行礼问好,等卫青过去了,他们站起来对视一眼,眼中不乏艳羡。

  就算是靠着姐姐卫皇后,这位大将军的路也未免太顺当了些。

  十四岁的建章监,十六岁的侍中,二十岁的太中大夫,二十三岁的车骑将军,二十五岁的关内侯,二十六岁的长平侯,二十八岁的大将军,不到而立之年,卫青已经节制诸军,成为历代以来最显赫的武官侯爵,位列公卿之上。

  “真是让人看了眼红啊。”

  若是全凭着裙带关系,他们倒还有话说,可这位大将军,人家是真真正正血海刀山里拼杀出来的,叫人连句酸话都说不出来。

  满朝都看得清楚,陛下当初提拔卫青独自领军出战,就已经打定主意要为当年的卫夫人打造可靠的外戚势力,如今数年过去,这一对姐弟,一个是皇后,一个是大将军长平侯,真是门楣光耀啊。

  “中大夫,可曾听了民间传闻的歌谣?”

  “说来听听。”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这等运道,可见是天意钟爱了。”

  几个人小声感慨几句,便都各自离开去当差了。

  他们的态度,也是满朝文武官员的一个缩影,“此战之后,满朝公卿皆卑奉之”,大多数官员们对卫青都客气恭敬地不得了,若是平时遇见,论以官位高低只需作揖,但往往都会更恭敬地躬身下拜行大礼以表尊重。

  尽管卫青其实并不在意这些。

  卫青着实是个温厚柔和的脾性,这些年来,无论是下面的兵士小吏,还是朝堂同僚,他都是事事与人为善,从不轻易与人争执。

  而在朝堂官员中,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趋奉皇帝宠臣,比如汲黯,这位庄正严直的大臣,自己孤立了所有人,平等地对所有人不假辞色。

  卫青当年是个侍中,汲黯木着一张脸打招呼,现在卫青发达显贵了,成了当朝炙手可热的大将军,他还是木着一张脸打招呼。

  说得好听一点,这叫正直端肃,说得计较一点,汲黯这人,就很不给人面子。

  这种脾气秉性,在日常相处中似乎显得不太随和,但搁在后世文人口中,这倒是成了他们追求的所谓“文人风骨”。

  后世文人自重,而鄙薄武夫,便以史书中“大将军青侍中,上踞侧而视之;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汲黯见,上不冠不见也”这句话来拉踩,说汉武帝尊重汲黯这样的士大夫,而轻视卫青这样的武夫佞幸。

  这个逻辑简直太可笑了,刘彻轻视卫青,然后给他长平侯的爵位和大将军的权利,还要强行给他三个儿子封侯;尊重汲黯,但就是不给汲黯升官封爵,怎么?怕官职太大把人压死吗?

  李盛来到这个世界之后,对这种言论就更是嗤之以鼻了,要他说,刘彻他纯粹就是被汲黯怼烦了。

  汲黯可不是那种沽名钓誉惺惺作态的正直,人家是真的很正直,直谏君王一点不含糊,刘彻不高兴?无所谓,我就是要上谏,你要弄死我?随意,人可以死,谏书得上。

  对于这种死心眼的忠正大臣,刘彻反而没办法了,人家是真的一心为国,生死置之度外。

  于是,被怼了几次“君王怎可容仪不整巴拉巴拉”,刘彻也是麻爪了,他毕竟还是要脸的,汲黯见他衣冠不正,那是见一次怼一次,第二天还要当着大臣们上谏书批评,他还得捏着鼻子看了后做出批示,真是怕了怕了,不就是好好穿衣服戴上冠冕嘛,比起后续的一堆麻烦,他还是省事一点先端正了衣冠再见人吧。

  至于卫青,那是跟他从二十岁岁就一起出去游猎的小伙伴啊,太皇太后还在的时候,他心里烦,常常出去跑好几天不回宫,在外面农家借宿的的时候,韩嫣、卫青还有他,大家还在一张床上睡觉,还一起沐浴呢,什么没见过?还顾及这些繁冗礼节?可去他的吧。

  于是刘彻见卫青的时候就很放松,有时候中午小睡一会儿,衣衫不整地从后殿出来,知道卫青来了,也不等自己收拾好就叫人进来,有时候还歪在塌上就跟人说起战事来,根本不在乎形象。

  这天卫青来见天子,刚进了未央宫就听见了小孩子的笑闹声,他进去一看,原来是小皇子刘据在这里,正被父皇抱着抛高高。

  “臣卫青,见过陛下。”

  刘彻摆摆手叫他过来,把刘据往卫青怀里一放:“你陪着小子玩儿一会儿吧,朕手臂都酸了,据儿现在长大了,抱着都沉手。”

  刘据之前经常被大金雕带着玩儿飞飞,现在阿曜翅膀受伤了,刘彻不准儿子去缠着阿曜,于是刘据就退而求其次,让父皇陪他玩儿,刘彻陪着玩儿了一会儿,累得气喘吁吁,这小子平时被大金雕带着飞高习惯了,还嫌弃他抛自己抛得不够高。

  刘据被换了个人抱着,笑嘻嘻地摸摸卫青头上的玉冠:“舅舅,你这几天怎么都不来看我?”

  刘彻接过春陀递过来的蜜水喝了两口,闻言笑答道:“你舅舅忙着给你娶舅母呢。”

  卫青脸上一红。

  刘据眨眨眼,从舅舅的背上探出头来继续问父皇:“舅母?我见过吗?好看吗?”

  刘彻就逗儿子:“你觉得你平阳姑姑好不好看?”

  刘据想了一下,平阳公主和卫皇后关系匪浅,经常进宫去椒房殿找皇后,他和平阳公主还是很熟悉的。

  “平阳姑姑好看!”

  刘彻笑眯眯道:“你将来的舅母和平阳姑姑一样好看呢!”

  刘据就很高兴,盼着什么时候能见见新舅母。

  半个月后,卫青与平阳公主大婚,两人穿着喜服相携进宫拜见皇后,卫皇后揽着儿子让他叫舅母。

  看着小皇子呆呆的样子,三个大人齐齐笑出声。

 

 

第261章 

  平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曹参的曾孙曹寿,两人之间有一个儿子曹襄,曹寿病逝后,平阳公主寡居,想要再嫁,按照大汉惯例,公主的丈夫必定得是列侯才能相衬,于是“主与左右议长安中列侯可为夫者”。

  在众多候选提名中,公主身边的亲近人都极力推荐大将军卫青。

  一来,卫青与平阳公主曾是故人之交,公主府中诸人也都知道卫青的性情,和气温柔,但又能力出众;

  二来,卫青家中已有子嗣,没有子嗣压力,要知道,以平阳公主将近四十岁的年纪,她也已经过了最佳的生育年龄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