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看了一眼,有点嫌弃地喷了个响鼻,没动弹——你那块是吃剩的!
秦叔宝在军营里也见过秦王喂飒露紫吃点心,于是这会儿就把手里这一块递到飒露紫嘴边。
李盛撇过头不肯要——他不要吃别人咬过的!
秦叔宝摸不着头脑,只能试探性地又拿出一块来递给它,这回,飒露紫低下头叼住点心,用舌头卷进嘴里吃了。
秦叔宝简直没脾气,这马都让秦王殿下惯得娇贵了。
李盛连续吃了两块栗子糕,秦叔宝再喂,就看到飒露紫不吃了,还抬起一只前蹄虚虚地指了一下另一包绿豆糕。
李盛:这个也要尝一尝!
于是他就尝到了。
旁边的将领们看得哈哈笑,都知道飒露紫聪明,没想到聪明到这个份儿上,真是连听说都没听说过。
玩了一天,李盛被好好地送回了秦王府,附带的,还有秦叔宝同学友情赞助的刚出炉的一大包栗子糕,嗯,李盛要求尝试的那块绿豆糕,他觉得不够甜,压不住豆子味儿,不好吃。
其实,这就属于李盛无理取闹了,唐代的工业水平就这程度,又是街上的点心,虽说是正店老字号,但人家也不可能放太多糖啊,那价格就窜上去了,哪里还好卖。
倒是栗子糕,他觉得粉粉糯糯的又有栗子香气,味道正好,后面又找秦叔宝要,但是秦叔宝有所顾忌,不肯再给他吃了。
但是,为了避免飒露紫对他有情绪,秦叔宝还是自费给飒露紫买了一大包栗子糕,在进门的时候还特意强调了是给马吃的。
李世民听他说今天的事儿,笑眯眯地摸摸爱马的头,吩咐人把栗子糕放在马厩旁边的粮草库里,明天再给马吃,反正这些都是又有油又有糖,这会儿天气也不热,放在窗户边,轻易坏不了。
李盛不太开心,还要等明天啊。
第二天天刚亮,李世民就听到主管来报,说飒露紫昨天晚上自己跑到放粮食的库里,从开了一条缝的窗户边把那包点心掏出来吃了好多块,现在马肚子有点胀气。
二凤:我万万没想到,点心坏不了,马肚子是会坏的。
第26章
等李世民去到马厩,就看到四五个人在那儿围着马,看舌头揉肚子摸耳朵,飒露紫倒是很配合,让它张嘴就张嘴,别人摸肚子也不发脾气。
“怎么样了?”听到秦王的声音,大家纷纷转过身来行礼。
“殿下放心,飒露紫只是贪吃了几块点心,一时滞住了而已,喝一副药就好了。”
听方英这么说,李世民才放下心来,看着飒露紫这会儿没精打采的,过来摸摸他的头,简直哭笑不得:“不是挺聪明吗?怎么一下子把自己吃撑了?”
李盛也很郁闷啊!
他想着,自己当人的时候一次吃点心都能吃一整盘,当了马,比人还要更大一只,那吃双份应该也没事儿。
而且昨天晚上月亮又大又圆,春日里的晚风也不是太冷,他抬头看着月亮,耳朵里听着系统给他放有声书,还吹着微风,自觉非常惬意,于是就一块接一块了。
直到系统提醒他,但是那会儿也吃了不少了。
他当时吃得很爽,一整个大写的满足,回味着栗子的甜香味儿就去睡觉了。
但是第二天刚醒就很难受了,肚子胀疼,还很想吐但是又吐不出来。
飒露紫在秦王府是特级保护动物,他状态刚有点不对,主管就发现了,立刻让人出去找了方英来。
方英来了一上手就知道是吃多了。
马的肠道很长,有30米左右,但是马的胃却不大,只有整个消化系统的十分之一差不多,因此,食物的消化大部分都在肠道中进行,而马的肠道也是曲里拐弯。
所以马不能一下子吃很多东西,很容易在肠道内堵住不消化,他们更适合少量持续地进食,后世看到马在草原上一放牧就是一天,就是这个原因,马只能慢慢吃。
而李盛平时吃东西,也是遵循身体信号,觉得够了就不吃了;但是栗子糕不一样啊,那些草料干粮怎么能跟甜点心比?!
于是他就无视了身体的微弱抗议,任性了一回,然后就遭罪了。
不过好在有系统,李盛还不算太过分,但也需要喝药。
李盛不开心:不都说古代富贵人家养病要“清清静静地饿两顿”嘛,我宁愿饿着,那个苦药汤子真的好难喝!
但是他的治疗方式显然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当方英托着一大海碗的黑褐色汤药过来的时候,李盛被吓得不自觉往后退了两步:这一碗也太大了,顶以前三碗!
两边的人试图按住他给他灌药,未遂,因为飒露紫实在是很会躲啊!
最后李世民上来按住他,李盛才不动了,但被爱马的大眼睛委委屈屈地一看,他也差点没抗住,最后还是按着马把药灌进去了。
李盛感觉自己从舌头到肚子都是苦的了!苦得发木!
而且最可恶的是,剩下的大半包栗子糕也不能吃了,但是他都叼过了,人也不会吃,于是方英拿过来,笑眯眯地一匹马投喂了两块,给他分完了。
李盛:ヽ(`⌒メ)ノ你非得当着我的面分吗?!
于是秦王府吃药的从秦王一个,变成了一人一马,在接下来的两三天,在后面马厩那边工作的人每天中午都能看到很神奇的场景——秦王端着一碗药,飒露紫对着一碗药,秦王自己先一口气喝完,然后过来哄着给飒露紫喂药。
李盛:罢了罢了,能让太宗哄着喝药,我也算是值了。
于是后面喝药都很痛快很配合。
于是随从们就开始夸夸:“飒露紫还是最亲近殿下啊殿下来陪着就肯喝了”“飒露紫只听殿下的话”云云。
二凤听得也挺开心。
只有秦叔宝,栗子糕是他买给飒露紫的啊!
于是一脸心虚愧疚地登门致歉,但是我们二凤那是心胸广阔明辨是非的人,一点都不怪他,毕竟人家来得时候是把东西交给了马子的,是飒露紫自己嘴谗。
李世民带着他去看了飒露紫,紫色的大马还是很亲近他,看见他来了就过来蹭蹭贴贴。
这件事之后,大家都不怎么投喂飒露紫了,就算喂,也是只敢给一点尝尝味儿就没了。
李盛不开心,但是也没办法,谁让他有前科呢。
后来李世民身体好起来,闲暇时候也会偶尔带着马去外面玩玩逛逛,他是喜好体察民情的人。
去了两次市集,他就知道飒露紫喜欢什么了——这马一听见说书的或者是看见杂耍的就不肯走!拉着都不动!
李盛觉得自己真是大开眼界啊,居然能人叠人叠好几层啊!绳技真的好神奇啊怎么不掉下来的,喷火看第几次都会好激动!
是的,飒露紫不怕喷火,不但不怕,还看得津津有味,还想往前挤挤,被他拽住了。
中华大地上的老百姓,总是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乱世之中,只要有地种,有粮食吃,就能活下去,只要有人,就会自然地生出各种生意买卖,虽然这些杂耍和说书摊子都很简陋,只是一块草席铺在地上就开始了,但周围的人还是看得很热闹。
五月五重阳节,李盛的马厩旁边也被挂了一个香囊,李世民还给他喂了些甜汤喝,可惜没有粽子给他吃。
有一天李世民和一群部将一起去跑山,刚进了内城就被李渊叫去参谋政事,来通知他的是齐王李元吉。
李盛认出人来就很不乐意地歪过头:确认过眼神,是遇上讨厌的人。
李元吉传李渊口谕,让李世民即刻入宫议事。
自从李元吉丢了晋阳城逃回长安,他在朝廷的声誉就大不如前了,虽说以前也没啥好名声吧,但那都是于私德有失,虽然也有人看不惯,但不会太过在意。
但这次不一样啊,以皇子之身,守将之责,硬是弃城跑了,中原都震荡了啊,他回了长安,在老爹那有幺儿滤镜,哭了一场没事儿了,但在别人那可没这待遇,加上李元吉自己也心虚,于是老觉得别人在笑话他。
而这时,他的二哥李世民力挽狂澜,用兵神妙,把河东局势救回来了,他彻底成了对比组,而且对比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