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无星无月,一片阴云自西边慢慢飘过来,起风了。
随着一声嘹亮的鹰鸣,整个西边的天际都被照亮了一瞬,金色的大鹰像是一支箭一样疾飞入夜空,扎进黑云,随着最后一点金光被黑云湮灭,倏忽间,雷声磅礴,闪电顿发,瓢泼大雨倏然而至。
“下雨了!阿爹!下雨了!”
“上天有灵,神鹰有灵!”
“阿娘,我们有水了!我去给你接水喝!你等着我!”
“天老爷啊!下雨了啊!”
城郊外一片欢腾,但未央宫中的刘彻却是腿一软连站都站不住了。
“你是说,看到是一只金雕带着金光冲入黑云,然后才落雨?!你看清楚了?!”
“臣不敢欺瞒陛下啊,当时神鹰入云,而后雷电交加,天降大雨,神鹰,却再也没现身,臣也是斗胆猜测,陛下,陛下!”
“去太医署传医者来!”
刘彻只觉肝胆欲裂,难不成是阿曜以身祭天,才换来这一场大雨?可是,这也并非灭国断代之危,阿曜何苦如此呢?
他心里不信,但是想到方才看到的那么粗的闪电,阿曜再不凡,也是肉身,当年被匈奴贼子刺了一刀都伤了半只翅膀,这等雷电交加,安能有命在?
浑浑噩噩地走到大金雕的窝旁边,看到那一堆东西,刘彻再也忍不住了,心里一酸落下泪来,这些都是他给大金雕做的饰品珠宝,阿曜连这些东西都拿出来了,难不成真要与他诀别?
宫中本来还正在为天降甘霖而欢悦不已,但随后,不知道哪儿传出来的消息,听闻是神鹰自祭,整个皇宫都噤若寒蝉,侍卫宫人都恨不得把脑袋缩进脖子里。
刘据从太子宫赶来的时候,刘彻把所有的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在灯下枯坐,手里摩挲着阿曜脖子里经常戴着的一块玉石,泪流满面,见儿子来了,他握住儿子的手:“据儿,是我无能啊!难道是我才德不堪,上天降此神罚吗?!”
说罢泪落两腮,望过来的时候双目赤红。
刘据也是心中惨痛,想起儿时阿曜带着他到处飞的样子,不由父子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两人正哭得惨,被闪电小小牵连了一下,满头羽毛被大风大雷搞得乱七八糟的李盛好不容易花了半个时辰,才一路躲着雷电,又顶着大雨飞回来,刚进宫门,就听到了各处细细的啜泣声,没等他多想,他就听到有个皇后宫里的宫女一边哭一边小声说着:“神鹰那么好,怎么就这么没了?!”
谁没了?怎么就没了!
他就是当时躲开得不够快被电了一下而已,但有系统在,也没嘎啊!怎么宫里已经开始给他哭上了!
他是皇帝的心肝大宝贝,要是没有刘彻准许,谁敢给他哭丧?!
愤怒的大金雕飞进未央宫,还不等外面的侍卫叫出来,他一翅膀呼在铲屎官的背上:是不是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啊!!!(▼皿▼#)
第300章
大金雕灰头土脸地跑回来,给了抱头痛哭的爷俩一人一个大比斗:别嚎了!!!
刘彻回头一看,阿曜两只灰褐色的眸子里仿佛都要喷出火来了。
大悲大喜之下,刘彻一时间都有些神思不明,倒是刘据赶忙擦擦眼泪转过身来,摸摸阿曜的大翅膀,心疼得又快哭了:“父皇您看,阿曜这两只大翅膀都快被雷电燎烧秃毛了,阿曜,你疼不疼?”
李盛低头看看自己现在的丑样子,也忍不住委屈地啾啾叫了两声。
他的两只翅膀上最漂亮最长的翅羽都被电得焦糊一片,一路上回来又经过大雨,羽毛湿哒哒地贴在背上,尾羽也伤了一小片,简直是比落汤鸡还要狼狈三分。
不过,刘彻倒是不嫌弃他现在满身脏水黑灰,小心翼翼地把他抱起来放在刘彻宽大柔软的御座上,一边亲手给他把烧掉的坏羽从中间剪短拿下来,一边催命一样让人去传专门给大金雕照看身体的田侍中。
田宁是上林苑中一位擅长侍弄禽鸟的宫人,刘彻赏识抬举,十三年前赐予他宅院官职,让他在长安居住,但眼下人在外城,外面又是大雨倾盆,一时间也过不来。
刘彻父子俩亲自动手先照顾阿曜,还好这几十年间李盛跟着出去打仗伤痛也不少,刘彻处理起来还算有经验。
“这一支是大羽,不能剪,换新羽的时候还得让外面的厚羽护着新生的小羽毛呢,先把边上的羽毛修一修,这一支剪掉吧,哎哎,小心着点,别扯着旁边的羽毛,阿曜,你痛不痛啊?”刘彻说罢,心疼地把大翅膀捧起来吹一吹。
“父皇,这尾羽还是先别剪了,等着换新羽吧,不然阿曜不好飞。”这个刘据有经验,他小时候又一次阿曜伤了尾羽,飞起来就总是歪歪扭扭地不好控制身体平衡。
李盛把自己平摊在座位上,任由这两人折腾,没一会儿,田侍中也来了,他就从灰头土脸但勉强能飞的金雕,变成了一只裹着纱布动作笨拙只能摇摆前行的走地鸡。
“这几处有些血迹,又淋了雨,为避免伤口溃烂,还是要勤换药勤擦洗。”田侍中留下药,交代清楚,外面雨已经停了,他便告退离开。
李盛维持着走地鸡形态过了几天,这几天,卫青霍去病韩嫣张次公等人纷纷来未央宫看望他,对于大金雕以身祭天求雨的勇气表示惊叹和敬佩。
李盛已经放弃解释了:他真的不是拿自己祭天!
他积分都花了,听系统说那会儿的空气流层和光路现象特别适合摆poss照出来金光闪闪特别好看,于是他顺便搞个天象而已。
他是单纯地想装逼啊!!!
哎,果然,装逼遭雷劈。
郁闷的刘彻在未央宫内度过了一段无聊的时光,不过还好,刘据的长子刘晔已经能跑会说了,于是少府库房里之前那个小拉车又被翻出来,刘晔开始像他老爹小时候一样,拽着小车,带着大金雕在宫里到处跑。
物是人非啊!李盛蹲在车里不由得感慨,那会儿刘据才一点点大,拽着他跑去找刘彻说要带阿曜出宫找舅舅,现在已经是建国理政的太子殿下了。
他尚且有此感慨,刘彻心下触动更甚,于是把殿内正在看奏疏的太子叫出来,父子俩在廊下看着院子里疯跑的小皇孙。
”晔儿这嗓门比你可敞亮多了。"
刘据笑眯眯地冲着儿子招招手,于是小皇孙兴奋地冲过来,侧方单向前驱就是不稳当,李盛被带得一晃荡,还好他两只爪子也很有劲儿,小车底板上也有藤编的垫子能抓住受力。
就这样在宫里待了一个多月,李盛的羽毛长得差不多了,乌孙使者回到长安传来消息,道细君公主生下一女,但公主却病弱忧愁,只怕前景不好。
刘彻叹息一声,乌孙有好马,他需要乌孙的支持来共同敌对匈奴,也需要乌孙的良马来实现他对大汉马种的改进,大汉与乌孙之间的盟约,是不能破坏的。
“那便多带些医者和良药,再去探望一番吧。”
李盛却知道,细君公主是病在心绪不安,她并不是那种特别坚强的女子,她就是个普通的汉家女儿,心向中原,厌恶乌孙的一切,尤其在她盼望回长安的希望落空后,这种巨大的绝望迅速摧毁了她,生女后更是心存死志,眼下,只有带她回长安,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刘细君,是江都王刘建之女,元狩年间淮南王江都王谋反大案后,刘细君以及其他的女性家属被收为官奴,不久后,张骞出使归来,带回乌孙良马,于是刘彻与乌孙约定结为盟友,乌孙顺势向汉皇求娶刘姓公主为妻。
刘细君被选中,带着一众工匠侍卫前往乌孙,嫁给了已经七十岁的乌孙王猎骄靡。
猎骄靡去世后,细君公主遵循乌孙习俗,被第一任丈夫的孙子,新任乌孙王纳为妻子。
其实,细君公主是不愿意的,“公主不听,上书言状,天子报曰,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匈奴”。
而当时的汉朝,刚刚经历了南越之战,也确实不宜和乌孙决裂,就算李盛有心搭救,他也能带出细君,可那些随嫁的宫女侍从,那些工匠侍卫呢?足足两百多人,他们留在乌孙地盘上,还能有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