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37)

2025-08-11 评论

  单雄信的马被踩了一下,受了惊,单雄信骑在马上被带得左右晃,过了片刻才把马控制住,就这一小会儿的时间差,尉迟敬德已经突破了身边的围困,越过人群,策马来到了秦王附近。

  单雄信调整好后立刻又冲上来挥着大刀砍向李世民,尉迟敬德及时赶到,大吼一声,打马上前和他缠斗在一起,李世民用长槊挑下身侧的几个敌军,突然发现手上沾了血,往旁边一看,居然是飒露紫的血!

  想到刚才飒露紫跃起来保护他,伤口说不定会崩开更多了,李世民心疼不已,一时间心头火起。

  再看看几个亲兵已经过来护持在他身边了,李世民收起长槊,拿出大弓,拉弓勒弦,闪着冷光的箭头就对准了那边的单雄信。

  “尉迟,趴下!”

  随着这一声大吼,尉迟敬德果断把身子往马背上伏低,随即一根长箭从旁边掠过,冲着单雄信的头去了。

  单雄信也听到了那一声叫,连忙往旁边躲避,羽箭从他的头旁边飞过,擦着边把他的头盔带了下来。

  他心有余悸地望过去,黑着脸的秦王正盯着他,第二只箭也已经搭上了弓弦。

  单雄信不敢再恋战,连忙带兵后撤,此时唐军也渐渐逼退了一些郑军,王世充的军队稍稍后撤,李世民成功带兵突围出来。

  但是唐军并没有离去。

  李世民摸摸马儿的头,看着伤口并不是太深,这会儿已经不流血了:“飒露紫,你还可以吗?”

  李盛仗着有系统善后保命,蹭蹭秦王的手,呼噜一声,前蹄踏地,还有往前冲的架势。

  老子好得很!二凤,去冲垮他们!

  李世民整顿阵型,长槊指向对面的郑军:“冲!”

  唐军反身杀回战场,郑军猝不及防,另一边,镇守大营的屈突通也赶来救援,两方夹击,郑军大败,被俘虏六千余人。

  回营的路上李世民就心疼得不行了,拿出随身携带的药粉给飒露紫上药,还撕了自己里衣下摆的一条给他把药缠上扎好。

  看着自家殿下那一副恨不得宰了单雄信的样子,屈突通就没好意思说,咳,那啥,飒露紫那伤口好像早就不流血了,再过一会儿说不定都要结痂了。

  至于为什么好这么快,系统又不是吃干饭的,宿主要是有个万一,他就麻烦了。

  回了大营,李世民再三检查,又把方英叫来看了一会,确认没事,这才放下心来。

  随后他看到了旁边的尉迟敬德,开玩笑道:“真是上天在引导我保下你,看来是善心有好报,想不到你的报恩来得这么快!”

  ——“比众人证公必叛,天诱我意,独保明之,福善有征,何相报之速也!”【3】

  这一战打完,王世充也大为受挫,他治下的很多地方也纷纷投降,不少地方被纳入了李唐王朝的版图,其中就包括当初慈涧。

  不过慈涧不是主动来投降的,是李世民亲自带兵去打下来的。

  当初秦王刚刚来到战场,出去勘查路线,在慈涧遇到了敌军主力,自觉打得不痛快,心里憋屈,于是第二天就带兵三万拿下了慈涧。

  什么?你说几千人对上三万大军打不过很正常啊,都生生掳走了对面一员大将为什么还心里憋屈?这也太凡尔赛了!

  学霸难道会因为考试题目太难,就觉得自己没做对是应该的吗?他只会觉得是自己不够强大!

  李盛表示,我们战神打仗,就是这样子的。

 

 

第32章 

  河南一带投降的郡县很多,但是在众多献土归降的刺史、郡守、县丞中,有一个人就更特殊一点,他还顺道把自己的姓氏改了,这个人叫杨庆,或者,我们也可以称他为郭庆。

  杨庆出身显赫,是旧隋河间王杨弘之子,而杨弘是隋文帝杨坚的兄弟,也就是说,杨庆是隋炀帝的堂兄弟。

  当隋朝气候已尽,各路义军纷纷起兵反隋,当隋炀帝在江都兵变中遇害后,杨庆心知隋朝大势已去,于是投降了当时的风云人物,瓦岗军的领导者李密。

  投降了还不安心,他觉得自己这个杨姓也不好,于是便改为自己母家的姓氏——郭,是为郭庆。

  杨庆少而丧父,他小时候是跟着母亲在舅舅家生活,于是便取了舅家的姓氏,用以表示自己跟隋王朝真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你看,我都是在舅舅家长大的,我都是姓郭的!

  但是乱世之中朝不保夕,各路英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投降了李密还不到一年,王世充就在洛阳把王世充打得大败,于是他顺势归降王世充。

  当时王世充还没称帝,是尊越王杨侗为皇泰主,于是郭庆又改回了自己的杨姓,毕竟老大姓杨嘛,咱们还是一家子呢。

  但是他改回来又没多久,王世充把杨侗弄死自己上位了,这怎么办?老大换人了啊!

  简单!杨庆又麻溜把自己改成了郭庆,咳,其实我跟那个老领导也没啥关系。

  跟着王世充过了一阵消停日子,李世民来了!

  看着唐军稳扎稳打地把洛阳周边的关口一个个占下,眼看着洛阳就被断绝交通围困其中了,郭庆也犹豫着,这时候他收到了李渊写来的劝降信,于是果断投了李唐,还有什么比改姓更能表明立场的事情呢?于是郭庆又改回杨庆——我是姓杨的,王世充杀了越王杨侗,我们其实是仇人来的。

  堪称隋唐版吕布plus,左右横跳达人。

  改姓历程:杨-郭-杨-郭-杨,不知道两位老祖宗地下有知,是什么表情。

  但是这位投降以后,还在唐朝做到了国公之位,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也是安稳富贵了一辈子。

  杨庆在王世充帐下,是为管州总管,他举城投降后,唐将领李世勣前往受降,郑朝太子王玄应发兵攻打,遭遇惨败,派麾下将领前往荥州(今河南郑州)请求援军,但是被唐军预判。

  李世勣抢在他前面令郭孝恪快马先去了荥州,劝降了荥州刺史魏陆,荥州开城门投降唐军。

  至此,历经四月,李世民完成了对洛阳的战略包围,唐军形势一片大好。

  看着李唐王朝这个冲劲儿,不少地方长官都在心里嘀咕嘀咕,现在中原地界占地最大的就是唐朝,他们家李世民又这么能打,这王世充看这也顶不住太久了,说不得,最后就是李渊坐了天下,那这会儿就得赶紧投资啊,要不然等到后面李唐平定天下,人家就不稀罕了。

  于是不少郡县望风而降,其中还有梁师都的部将张举、刘旻。

  梁师都坐不住了,李世民这也忒生猛了,等秦王把王世充收拾了,我还能有好儿?当初刘武周进犯,他可没少趁乱打劫。

  梁师都本就是突厥扶持的割据势力,他就跑去找了突厥。

  “昔日中原丧乱,各方势力兵少力均,都依附尊敬突厥,但如今这形势,只怕将来的天下都是他李家的了,我梁师都深受可汗大恩,纵然身首异处也无法报答,只是为可汗您担忧啊!不如趁着李唐还没打下江山,突厥南取中原,我愿为向导。”

  其实看着李渊一路升级打怪扩展势力,从当初举事都要跟自己借兵的一方小势力,到如今掌管半数中原之地的皇帝,突厥也不大高兴,再加上梁师都游说,于是突厥的掌权人处罗可汗很快就同意了他的提议,意图出兵攻打长安。

  要知道,现在唐军主力都在洛阳,要是突厥真出兵,那长安空虚,李世民势必要回身救援,王世充又不是傻子,唐军要走,他会这样放走,肯定也会追击,唐军必然元气大伤,且东出受挫,再难成功。

  探子来把李渊的书信呈上,李世民看完也是眉头紧锁,突厥一日未除,就要一日受其掣肘,自从起兵以来,突厥自恃兵马雄胜,言辞骄慢,索求无度,李世民对他们早就厌恶至极。

  如今好不容易费尽心思历经四个月换来如今的这个局面,无论如何也不能让突厥搅了局!

  他回了大帐给李渊回信,陈说利害,让老爹一定要稳住局面,洛阳就在眼前,是夺取中原入主东都,还是功败垂成,就看突厥的态度了!

  另一边,李渊得知突厥异动,立刻派遣使臣郑元璹去突厥致信处罗可汗,晓以祸福,贿以重宝。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