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394)

2025-08-11 评论

  嬴政拿到了这封信,沉默一会儿后传阅诸位大臣,大家都表示此计可以一试,总不能一直在那里耗着。

  随着回信送去的,还有好几个水利工匠,大梁城打下来就是他们的地盘了,在战胜的基础上,还是尽量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否则这城若是全坏了,不还是得重修?

  接到回信后,王贲立刻组织军中将士们行动起来,决堤非同小可,一定得先修好从堤口到大梁城下的水渠,再决堤,否则黄河水漫多地郡县,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等王贲完工,春雨悠然而至,接连四五天连绵不止,春汛时节水面上涨,站在黄河堤坝边上,河涛怒吼浪翻水涌,只是看着都震动人心令人心生恐惧。

  在掘开堤坝之前,王贲还举行了祭拜仪式,顶着雨天带着士兵们冒雨兴工。

  选好了决口,两边的堤坝加固,然后,随着两侧的十架弓弩齐齐发射,本就被破坏过的堤坝被射穿大洞,河水咆哮着奔涌而出,顺着秦军修建好的河道一路往大梁城的方向流去。

  但就算是黄河之水,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冲垮大梁外城的,像这种外城,在修建的时候用的都是糯米浆,十分牢固,历史上是足足泡了三个月,大梁的外城才被冲垮。

  王贲专门派了大量的士兵日夜看守河道,时不时还需要加固,春雨连绵不绝,河道是急工,若是一直这么淋着也不好。

  李盛待了两天觉得无聊就跑回咸阳了,路上给嬴政抓了一只大鱼,是在深山的河流里抓的。

  他用吃剩的羊肉做饵料把鱼吸引过来,等聚集了好多只后,选了一只最肥美的,足足有两尺多长,两只成年人手掌长度那么宽,鳞片在林中的光下呈现一种淡青色,尾巴是青黑色的,没见过,不咋认识,不过系统说能吃而且好吃,李盛就毫不犹豫地一爪子下去把鱼拍晕了。

  简简单单!毫无挑战性!

  但是带回去的时候李盛就很狼狈了,要是一只牛羊鹿什么的,他叼着就带回去了,但是这鱼身上表面都是粘液,李盛尝试着叼了一下尾巴,呸—!一股子腥味儿!而且滑溜溜地叼不住。

  最后还是费劲吧啦地用一枝柳树枝穿起来,叼着树枝的两头带回去的。

  夜里,李盛趴在旁边甩尾巴,嬴政在旁边吃鱼羹。

  秦汉时代的羹,并不是李盛思维中那种像是粥一样的东西,羹的概念非常广义,只要是加水炖的,无论是大块还是肉沫,都可以被称为羹。

  除了鱼羹,还有煎鱼,就像后世某部美食纪录片说的那样,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简单的烹饪,这鱼腹部的肉丰腴鲜嫩,切成厚片稍微炙一下很快就熟了,少少地放一点调料,就是鲜美异常,嬴政吃得很爽,哪怕是他,也不是经常吃到这种大鱼。

  美美地吃了一顿,还吩咐剩下的腌起来他明天要吃,嬴政快乐地走进后殿,继续加班。

  王贲向他报告了大梁城的情况,现在魏王既不敢出城应战,也对他们水淹大梁毫无办法,只要他国没有援军,大梁陷落秦手,不过是早晚的事儿罢了。

  既然确定魏国战场不会再有变动,嬴政的目光就投向了下一个目标——燕国。

  燕国太子丹曾在秦国当质子,但是前阵子居然逃跑了,秦国当时正在筹措攻魏的相应事宜,一时疏忽让他买通了一个来自燕国的宦官,两人一起逃亡回去了。

  秦国派人过去问罪,燕王道是因为他重病在身,太子丹为尽孝道才回国,此前已经向秦王请求过回国,秦王不准,万般无奈之下才逃回来的。

  有理有据,秦王使者也不能说老子都快病死了儿子还不能回去尽孝。

  嬴政听说后,并不当回事,在他眼里,燕国也早晚都是秦国的地盘,若是燕王父子识趣,他还会留他们一命,眼下嘛,他无所谓地轻笑一声:“燕太子丹情愿死在故土而不愿活在秦地,寡人自然是要成全他。”

 

 

第352章 

  大梁城泡了一个半月的时候,李盛觉得不能再这么泡下去了,再泡城墙都快烂了,以后还不是得嬴政掏钱修?嬴政的钱得留着啊,打完了六国还得打匈奴呢!哪儿能这么浪费?

  虎虎的勤俭持家技能点立刻点亮了!

  魏王当然是能僵持一天算一天,大梁城一天不破,他就一天是魏王,是国都内的最高统治者,等来日秦军杀进来,他就算不是阶下囚,估计结果也好不到哪儿去,谁会主动去面对这种惨淡的下场呢?

  朝堂上倒也有人主张投降,但是魏王不肯,眼见着以后的日子不好过,他能安乐一天算一天,而且他还心存侥幸,万一秦军撑不住退兵了呢?

  此前大梁城内囤积了不少粮食,倒是还能撑一阵子,但是这些粮食也是尽量供给军士大臣们,地下的庶民百姓们日子过得可不怎么样,好歹现在是夏天,草叶树芽的不少,也饿不死人,但日子不好过是肯定的,妇孺老幼就更难捱。

  但是等再过一阵子城墙腐朽开始进水,夏季又多雨,大梁城内到处都是水,必然是疫病四起,说不定还会有瘟疫,这个烂摊子不也得是嬴政接手?

  李盛蹲在大梁城外面的堤坝上,决定今天晚上就干活儿,先把魏王搞定!

  当晚,魏王刚躺下睡熟,就梦见了一副令他肝胆俱裂的可怕场景,雷声阵阵大雨瓢泼,眼前大梁城内的水已经涨到了小腿高,库房被失去食物的流民冲烂,粮食浸水后迅速腐坏,城内房屋都被大雨浇坏了。

  百姓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尺地可卧,更兼风寒疫病四起,城中伤亡病重者甚多,一时间群情哀怨,被人挑动后他们居然冲进王宫,大声质问他,既然早知秦军围城再难转圜,为什么不早点投降?!

  秦军堵着各处城门,外面是黄河水围城,城内暴雨的水也流不出去,若是魏王愿意为了保全城内百姓向秦王称臣,这么会死这么多人?

  此前韩王投降,父子二人俱都存命,且境内并无杀戮之事,降者不伤。

  既不肯把开仓放粮赈济百姓,也不肯开城投降让他们求生,就这么硬生生把人圈在这囚笼一样的大梁城内,雨灾疫病,夺去了多少人的性命!

  魏王争辩他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但是没有人肯听,大家历数这一年来为了备战,魏王征收的赋税,那些官吏士兵们从他们田间强征的粮食,还有从家中抢走的牲畜。

  他被大家从王座上拉拽下来,撕扯着拖到城门,登上城墙,从高高的墙头上推了下去。

  强烈的失重感让人惊恐大叫。

  正在这时,魏王惊醒了,旁边的姬妾柔声安慰他,给他端了温水过来。

  但是魏王再也睡不着了,他走到门前,天已经快亮了,他喘着气回想起刚才的情景,只是还不等他仔细想,只听得天边一声接一声的闷雷响起,西边的黑云压下来,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下来,不过眨眼间,地上已经有了水花。

  梦里也是这样的大雨!也是清晨在一阵雷声后开始的!

  魏王只觉得背上都起了一层汗,这轰隆隆的雷声无异于催命一般,他想起前几天朝中劝他开城投降的几位大臣说过的话。

  秦王性情残暴(李盛表示不同意,作为封建贵族,铲屎官脾气其实挺好了),虎狼之心,若是执意不降,将来城破国败,只怕秦军不好相与啊。

  历史上秦军先攻后淹,加上之前的筹谋,大梁是一年半才打下来,攻城伤亡惨重,水利工事也损耗颇多,而在攻占了大梁城后,为震慑他国,秦军便有屠城之事。

  闭了闭眼睛,魏王仿佛没了骨头一样无力瘫坐在殿门口:“传大臣们进宫,为保城内百姓,寡人要开城门,降秦。”

  就在城门大开后不到一刻钟,大雨倏然而止。

  魏王降了,而且比预料中投降更快。

  但是大梁城内外都是一片狼藉,嬴政把吕不韦派过来协助安抚民心,做善后工作。

  城墙保住了,人口也保住了,李盛回了咸阳,还拽着嬴政去药材库示意了一下,大梁城内病人不少,李盛就怕有灾病瘟疫啊。

  嬴政和大臣们商议后,派了些大夫过去,秦军还在大梁驻兵,万一要是有瘟疫秦军也不能免灾。

  接下来就该燕国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