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74)

2025-08-11 评论

  李盛在外面可不是玩,他首先是把街上能看到的东西录了一个遍,简直是古都长安版city walk,这时候没有步数统计,否则他肯定高居榜首,至于跟着他一起走的秦王府亲兵,李盛表示那根本不是对手——他可是有四条腿在动哎!

  这样跑来跑去了好几天,他被告了,准确的说,是秦王被告了——有人上书,说秦王纵马城中,冲撞行人,百姓商贩避之不及,实在是行为骄横不尊法纪。

  于是李世民就在家宴的时候被李渊说了两句,回来后满腹委屈的二凤同学就跑去马厩撸马了。

  李盛已经知道事情的原委了,这会儿气得两只前蹄在地上刨土:谁冲撞行人了啊!他一直都走得很慢的,而且他的目的是收录生活生产场景,对老百姓们都很客气的好嘛!

  他还经常去各个小摊贩那里消费,什么木雕、马具、风筝、头花、彩绳、荷包......,看到有人现场编草席、织渔网、砍柴、捕鸟,还要停下看。

  跟着他的亲兵每次都多给钱,听说他们是秦王府的人,有的行人还跟着买呢,妥妥地拉动了长安街的GDP,这倒好,还被人骂了,李盛委屈大发了!

  看着飒露紫把大头搭在他的肩膀上呜呜地低声叫,李世民心疼得不得了,飒露紫在家无聊出去玩儿是正常的事情,他素来熟知马儿的性情,这一看就是有人无中生有污蔑秦王府的名声。

  但是李盛也怕给李世民惹事儿,于是从那天起就不出去了,大不了就三倍付积分给系统嘛,等以后二凤当了皇帝,他就算去龙床上吃点心,估计二凤也不会不允。

  李盛开始在家摆烂,整天晒太阳睡觉看资料,但是在秦王府众人看来——飒露紫太委屈了!本来就习惯了在外面奔驰,回了长安跑不开就算了,现在连出去玩这个小爱好都被迫放弃,太子欺人太甚!

  这将近半年来,太子一方一直对秦王府单方面打击,李世民看起来是在被压着打,但实际上,他根本不理会那些,他忙着拉拢关陇旧贵族。

  李渊再好,年纪在这摆着呢,跟随李渊的旧隋臣子不免要放出眼光好好地看一看,在太子和秦王之间选定一位站队。

  太子是正统不假的,但是如果他要顺利继位,首先就要清除秦王一派的所有近臣,李世民的势力太大了,这场权利让渡注定不会是以和平的方式来进行,既然这场战争一定会爆发,那他们当然要选更有利于自己的那一方。

  李世民经略河东,是陕东道大行台,而后洛阳一战,这座都城也被秦王的势力收入囊中,因此,李世民的根基,就在关陇一带。

  相比之下,在李渊的推动下,太子李建成则在河北一地更有优势,幽州罗艺就是铁杆的太子党。

  关陇贵族,自然是出身关陇,在地缘上就天然地更亲近秦王,何况,秦王的功绩是谁都抹不去的,开国之战,打下了天下谁做主,就算李渊是当老子的,他也得承认,李唐王朝能走到今天,李世民功不可没。

  故此,在两方势力中,关陇贵族站到了李世民的身后。

  这种事情,当然不会明目张胆地去扎李渊的眼,但接下来的一件事情,就显露了一些痕迹。

  武德七年六月,太子李建成派人送盔甲给庆州都督杨文干,被揭发。

  杨文干是谁呢?他是太子李建成的旧部,在太子的筹划下去往庆州执掌一方大权。

  而李建成在与秦王的多起交锋中也意识到,帝位的承继必然是不平静的,于是,他秘密派人运送96副盔甲给杨文干,以防事变。

  但这件事,被李世民获知。

  李世民又不是泥捏的,被坑了好几次,火气都憋着呢,得知太子干了这件蠢事,秦王府立刻开始了谋划。

  须知,私运盔甲是谋逆死罪,别说数量这么多了,就算是三五个,那也是定性的死罪!

  在秦王府的运作下,替太子给杨文干云送盔甲的二朱焕和乔公山在晚上疾驰去往李渊驾临暂住的仁智宫,向李渊告发太子谋反。

  李渊大惊,随后便派宇文颖去传旨召见杨文干,这场会面的内容不为人所知,但结果是——杨文干反了!

  李世民被召进宫中商议,随后李渊派他前往平叛,李世民跃上飒露紫的马背,低下头小声告诉他:“飒露紫,陛下承诺,待杨文干被平定,便改封我为太子!”

  李盛翻了个白眼:信他个鬼,他给你画饼呢!

 

 

第65章 

  李世民出手,自然是马到成功,但杨文干的结局却和李渊的希望有所偏差——李渊让李世民“擒住”杨文干,但在打斗中,杨文干受伤致死一命呜呼了。

  李世民剿灭了杨文干便返回长安,按照李渊的承诺,太子将会被废黜,秦王将会成为新的王朝继承人,但事实上,在李世民离开长安前往庆州平叛的时候,长安宫城内的局势已经有了变化。

  李建成就算被囚禁,太子府中的人也不是木头,他,们动用了自己一方所有的政治力量来劝说李渊改变主意。

  而李渊呢,在冷静下来之后,也发现了这件事情的不妥之处,开始怀疑这件事情是有人在暗中推手,而最大的嫌疑人,就是秦王。

  旁观事态发展全过程的李盛表示:在这件事情中,秦王府确实不清白,但是这太正常了啊!

  从年前,太子一党就开始多番为难,李世民又不是泥人,心里怎么可能没点火气?好不容易逮着太子昏头犯错,火上浇油是正常操作了。

  搞政治争皇位,又不是过家家,没点手段,连下场都不够筹码,李盛看着有些后世的资料里把二凤描述成一朵小白花,一直被太子压着打也不还手,一心想着让皇父李渊做主,他看得简直想笑。

  拜托,那是李世民哎!三战灭四国,在位期间把周边揍了个遍,把各大氏族门阀压得老老实实,一上位就把官员裁撤了一多半,各大世家连个不字都不敢有,一手开创贞观盛世,这样的人,你居然觉得他是个圣父?搞笑呢!

  而在杨文干谋反一事中,除了刚开始的盔甲私运是太子的意图,后面事情的走向就不受控制了,秦王府插了一手,李元吉也有搅混水的嫌疑。

  “太子私运盔甲,意图谋反”这个消息是在六月份的一个深夜传到李渊耳边的,彼时,他正在长安城外的仁智宫避暑,秦王、齐王跟随,太子留守监国。

  李建成就趁着这个当家做主的机会,在一个晚上秘密地把盔甲交给自己的亲信尔朱焕和乔公山,让他们趁着夜色送去庆州。

  在唐朝,私运盔甲确实是等同谋逆,但李建成这次却真的没这个想法,他只是想加强一下自己在地方的武装力量以作防备。

  但这个消息被李世民探知。

  说起来,李世民的情报工作一直非常优秀,无论是在外打仗探听敌情,还是回了长安监视太子,总能得到一些重要消息。

  得知太子犯浑,秦王府众人简直想仰天大笑,这简直就是太子亲手递上来的把柄!

  但是,仅靠这件事,要扳倒太子,只怕还差点分量。

  汉武帝为戾太子刘据平反,说“子借父兵,家事而已”,难保李渊父爱爆棚也非要保下太子。

  怎么样才能借着这件事把李建成钉死呢?秦王府的决定是扩大事态,宣称太子谋反,这也不算胡说,按大唐律,私运盔甲就是谋反!

  于是,就有了后面的发展。

  尔朱焕和乔公山“半路忽然”意识到这是谋反,然后上了仁智宫向李渊告发太子;

  李渊派遣宇文颖传召杨文干,“颖至庆州,以情告之,杨文干遂举兵反”,至于到底说了什么,谁也不知道,而宇文颖,是李元吉的人;

  这一连串的变故让李渊始料未及,要知道,太子当了五六年的储君,若真的谋反,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急之下,他对秦王承诺了太子位。

  但后面事情平息下来之后,李渊的脑子也清醒了,因此,在李世民回到长安后,李渊“唯责以兄弟不能相容,归罪于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及天策府兵曹杜淹,流放嵩州。”

  一边打了五十大板,太子仍是太子,秦王还是秦王。

  李盛看着面色不好的二凤,低下头蹭蹭他的手臂安慰他,被撸了一把头毛。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置业 历史衍生 快穿 爽文 萌宠 团宠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