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投靠的这些部落在草原上都比较靠南边,而且有个麻烦——梁师都还在朔方盘踞。
说起梁师都,虽然他声名比那几个称帝的差远了,但是就属他活得久远,当年声震中原的薛举、窦建德等人都在地下相见了,他还活得好好的,在朔方勤勤恳恳地给突厥守大门呢。
既然眼下没办法对突厥怎样,那先把梁师都这只看门狗解决了也是好的——当初李世民登基不久突厥领兵袭击长安,其中梁师都可帮腔不少,李世民看他早就不顺眼了。
而且理由都是现成的——边夷归附,但是他们的部落靠近梁师都,就算唐朝老大罩着,那也安稳不了啊。
给人当了老大,就要干活儿,于是当年四月,李世民派出柴绍、薛万均等人前往朔方攻打梁师都,大捷。
梁师都的领地被收归唐朝版图,他自己则逃向了突厥汗帐。
梁师都被打穿了,颉利有些不安,但是他的部落经了一场大雪,羊羔被冻死了好多,眼下没有力量跟唐朝正面对抗,于是,他选择暂避风头,把汗帐迁移到了更远的地方。
他这一躲不要紧,底下的小弟们心思就活了——他们本来就是看着突厥强大投靠过来的,眼下突厥看起来有点怂了啊,倒是南边的李唐,看着不错,要不要换个老大呢?
首先做出行动的是薛延陀部落的首领夷男,他第一个上书李世民请求归降,其次便是回纥部落,李世民大喜,郑重地接见了这两位使者,以大唐皇帝的身份接受了他们的投靠,并且封他为真珠毗伽可汗,建牙帐于郁督军山,自此,为漠北诸部共主。
此外,李世民还赐给了夷男一份特别的礼物——飒露紫的鬃毛。
金边白玉的盒子,里面盛放着一缕紫色的鬃毛。
薛延陀部派来的使者当即便非常激动地双手举过头顶,恭敬至极地接过了这份大礼——这是简单的马鬃毛吗?不是,这是神马的庇护!
而且,他看着这鬃毛觉得还在发光哎!
咳,是李盛知道二凤要拿送人后,专门花积分在里面加了料——一种特殊的紫色光闪细粉,这样看起来还高大上一些嘛。
为了分化突厥力量,李世民也算是对薛延陀部极尽拉拢了。
那边的回纥使者很眼馋,但是心里知道自己这边的实力还不够,于是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要说动族长找个机会捅突厥那边一刀狠的,立个大功回头要向大唐请求神马的庇护。
那边,得知自己手下两个大势力都投敌了,颉利气得要死,当即便派出突利小可汗带兵攻打回纥——MD反骨仔!
他本质上是想给回纥个教训,顺便也震慑一下其他部族,不然都跑了他怎么办?
设想很完美,实行没成功——突利没打过回纥。
回纥那边知道薛延陀部得到了神马的祝福,嫉妒得不得了,又恰逢突厥来进攻,那是战斗力加满啊——正愁着怎么给新老大表忠心呢,你就凑上来了!
于是突利大败。
颉利很生气,把突利大加斥责,还囚禁了他——他老早就觉得突利和李世民有往来,这次居然连回纥都打不过,怕不是故意的吧
突利大感屈辱,于是被放出来之后直奔长安找他的好大哥李世民去了——什么鬼叔父,只会骂我欺负我的不是我叔父!
——十二月戊辰,突利可汗来奔。
突利不光上表归降,还顺带坑了颉利一把——他把突厥的重要兵源地契丹劝降了。
突利给契丹描绘了非常美好的蓝图——我大哥李世民,唐朝大皇帝,为人没得说,讲义气,大方和气喜欢交朋友,中原富饶丰茂,跟了他好处大大滴有,还有神马庇护,咋样?跟我干不?
第88章
契丹琢磨着这颉利都认怂把自己的汗帐都迁走了,看起来这东突厥的大腿近来确实是不够给力,是时候找个新老大了啊。
看看那边受封后拿着神马的鬃毛供起来的薛延陀部,夷男被李唐王朝罩着,扎旗扎得那叫一个稳;再想想最近部落中对颉利的不满和抱怨,契丹果断一拍大腿,去他的颉利,老子不跟你玩儿啦!
契丹率众来投,李世民大喜,一样好生接待安抚了他,这可是突厥部的重要支柱力量啊,照旧赏赐了契丹首领,在他的再三请求下,也获得了神马的鬃毛。
看着鬃毛上闪烁着的紫色光亮,契丹首领喜不自胜。
这边一片和乐载歌载舞,颉利那边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真是千防万防家贼难防,突利这个狗崽子,居然敢反!
自己反了还不算,居然还买一送一策反了契丹,果然是早有祸心,早知道的话就在囚禁的时候把他饿死拉倒,也免了今日之大祸!
薛延陀部和回纥离开,都没有给颉利这么大的危机感,契丹可是重要兵源地!颉利和自己的部下们商议后,给李世民去信——你之前不是打梁师都吗?他现在在我这儿,我把梁师都交给你,你把契丹还给我吧。
李世民看了后反手就把信给了契丹首领。
契丹自然是更生气了——李世民都把我当人看,给我封赏官位,你倒是把老子看成个物件儿一般换来换去,我契丹部族数万人,难道就值一个梁师都?呸!那个软骨头傀儡,不过是突厥养的看门狗罢了,他也配!
于是当即抽出短刀给自己手上来了一下子,以此立誓与颉利不共戴天!
李世民挑拨成功,挺高兴地回去找飒露紫玩了,想到颉利的书信他就忍不住冷笑,还换?换个鬼!连突厥带梁师都的头颅,早晚都是他的!
李盛一边吃草一边听着二凤在他旁边嘀嘀咕咕嘟嘟囔囔,过了一会儿,二凤跑到地图那边拿着手杖划来划去,李盛悠悠然踱步过去,看着他满脸的势在必得,很想给他配个音: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贞观二年,有更多的小部落来投奔大唐,有的是分析利弊看着眼下情景做出的选择,有的则是在颉利那边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啊!
颉利失去了不少部落,在征兵的时候不免要征的更狠一些,就连马匹牛羊,之前是所有部族摊派,现在呢?人少了,那每个部落摊派的就多了,有些小部落受不了掯勒,干脆跑了。
李世民亲切地接见了他们,对他们能弃暗投明加入大唐这个温暖大家庭表示非常欣慰,同时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
在这些族长的请求下,李世民还带着他们去见了神马,飒露紫神态威严不为所动,目光睥睨地扫过这一片人,高贵冷艳地越过他们去蹭了一下旁边的二凤,然后去草坪上卧着了。
尽管神马没搭理他们,这些人还是激动地不得了,纷纷跪下叩拜乞求庇佑。
至于神马不理他们,正常啊,神马嘛,怎么会理会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拜托那可是神哎,就该是这种视众人如蝼蚁的眼神才对嘛。
贞观三年,颉利向大唐请求和亲,李世民连眼皮都没抬一下,敷衍过去了——和亲?还要娶我妹妹?你怕不是在想屁吃!做梦去吧!
同年,大唐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有所恢复,于是有大臣上书说是不是修修长城啊?
李世民大手一挥:不用修,长城不就是要防备突厥嘛,突厥,早晚被老子打下来,还是别浪费人力物力了。
很霸气,很大唐。
同年十一月,兵马齐备,粮草足成,大唐正式启动了对突厥的全面战争。
李世民在太极宫正殿,抽出宝剑,剑锋扫过地图上的诸般关口,最终,剑锋悬在了突厥汗帐所在——“此一战,是兴国之战,亦是必胜之战!朕,要的是突厥俯首,要的是边境太平。”
“铛——”地一声,剑尖深深地扎进了地图上突厥版图的中央,李世民松开剑柄,负手转过头来看着眼前的几位将军:“我要看着颉利,亲自到我面前投降!”
在堂众位武将轰然应喏,抱拳垂首:“臣自当尽心竭力,为陛下达成此愿!”
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倾国之力,阵容相当豪华——李靖,张公瑾、李世勣、柴绍、李道宗、卫孝节、薛万淑......都是开国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