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他和杜若也是第一次见面,杜若也说有个角色跟他很贴合。
那应该是同一个角色了。
“等他回来了再聊吧。”君秋澜思量着:“他回来之后,还得来找我看白送,到时候我再问问他。”
好导演,好角色,好剧组,错过了也可惜。
就是那什么跳舞的坎儿,他还是有点儿过不去啊。
但万一还有别的角色也适合他呢?
特约角色也好呀,他也想去大剧组长长见识,学习一下经验。
他试探性地补充道:“若姐,如果我试镜别的角色,有机会吗?”
杜若的表情微妙,这两人只是普通朋友?
她也不笨啊,颜景的戏,除非到了试镜的地步,演员是不会知道自己演什么角色的。
但君秋澜似乎有些一知半解的,还表现出了一点对这个角色的抗拒,她回忆了一下剧本内容,哈哈哈,小年轻拉不下脸面,好像也能理解。
君秋澜从谁那里知道的,那就不必多说了呗。
颜景还坏了自己定的规矩啊?
女人的第六感告诉他,事情没这么简单。
还不等她继续八卦,王导那边派人来通知他们继续拍定妆照了。
定妆照拍完之后,没过几天,准备了一个良辰吉日,电视剧《金匮》,正式开拍了。
君秋澜还是第一次参加开机仪式,挺有趣。
明明这个世界也都讲究个无神论,学习的先进思想也都是相信科学,拒绝迷信,结果开机仪式还得特意挑选了黄道吉日,还得祭祀焚香。
导演还要带着演员上香等等。
举办得颇为隆重。
更搞笑的是,王导知道君秋澜是道士,这黄道吉日,还是找他算的,给他包了个1680的红包。
没人知道他其实是个假道士,也仅仅只是对六爻占卜稍微有些涉猎。
到最后,君秋澜还是打电话去求助了清珩师父,以两只烧鹅的代价,才把这黄道吉日给订了下来。
开机这天,万里无云,阳光灿烂,确实是个好日子。
君秋澜参与其中,快速地融入了这个剧组和自己的角色。
季泓老师演的是他的父亲。
原本是个隐世家族的族长,就因为大反派的算计,一夜之间,满门被屠。
君秋澜这个儿子,是在情急之下,被藏进了密室,这才逃脱了一劫。
但这场惨案牵扯到了朝堂,也引起了江湖人的注意。
君秋澜起初并不知道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就只能隐姓埋名,装成人畜无害的模样,然后去搅动浑水,把事情越闹越大,甚至还编撰出了他们家被灭门,是因为一张藏宝图。
第一次对着另外的年长者喊爹,尽管知道是演戏,君秋澜起初还稍微别扭了一下。
噢,其实也不对,老皇帝应该也算一个。
君秋澜其实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那个他叫了十八年的父皇了。
要说完全没有孺慕之心,也不可能,因为老皇帝在没有亲儿子之前,确确实实把他当成了接班人去培养。
虽然不亲近,但也耗费了心血。
罢了。
不再想这个问题了。
他们一家被冤枉流放,外祖父被抄家,已经足够偿还从前的栽培之恩了。
金匮开拍之后,虽然不是天天都有君秋澜的戏份,但他也没有再去接别的剧组的戏了。
尽管,王导没有明令禁止演员在拍摄期间去接其他的工作,但确实是不喜欢这样的行为。
君秋澜自然也遵守这个规定。
而且这个剧组跟他之前去过的剧组都不一样,能学到的东西更多。
就算是没有他的戏份,他也尽可能地过来观摩大家演戏,然后从中汲取经验。
但现在问题就来了。
钱。
家里的房子一直在加班加点的建设,君秋澜准备偷偷弄点儿高科技回去,关起门来的时候,让爹娘能舒舒服服地过日子。
可是高科技都不便宜啊。
他之前做手替,还有庶子攻略的片酬,以及苏导他们那个悬疑剧的片酬,算是他的收入大头了。
剩下的,也就是卖折扇。
除了生活开销,平时也没花什么大钱,但涉及买高科技,那钱就完全不够用了。
空调是个好东西,冬暖夏凉,最起码得弄两台回去吧。
还有热水器,加上一些其他的家用电器,总消费就不低了。
最重要的,要用电器,就得有电。
他还做不到手搓发电站,也只能靠这边的高科技。
太阳能发电机,是他的首选。
很神奇,利用太阳的能量,就能发电,他在物理书上看到过,只是没有老师系统性地教学,他也只看懂了一个皮毛。
只要有足够的太阳能板,阳光充足,就能带动电器。
电器不运行的时候,电量也能储蓄下来。
那问题就来了,太阳能板,他不能买得太多,就算是放在屋顶,放在正常人也看不见的角度,太多了也不合适。
少弄一点的话,万一被看见了,还能忽悠一下村里,说是从外地弄来的瓦片,毕竟都是黑的。
村里人看个热闹就差不多了,反正他们从前的身份摆在这里,还能拿出一点好东西,也不奇怪,也不会想着自家也要弄几块回来。
至于霍将军那边,应该也不会没事儿爬到他们房顶,然后去看后檐上瓦片。
就算是看到了,忽悠几句,反正霍将军做梦也想不到这是什么东西,想不到它到底有什么用。
即便是这样,也不能买太多。
矛盾点就来了,他想带回去的电器还挺多的,除非把房顶都铺满,否则冬天的空调都很难带动。
君秋澜叹息。
边城的冬天冷,他们也不敢光明正大地造暖墙。
地龙就更不合适了。
村里人多眼杂,他们建地龙这种奢侈品?
还不知道会猜他们有多少家底儿呢。
不可露富。
也亏得是霍将军给了他们赏银,否则他们要修的房子还不可能这么大。
村里现在都有人蛐蛐,说他们还是目光短浅,手里有了几个钱了,不知道给家里添置几亩地。
建房倒也能理解,可他们家里也就那么几个人,还建这么大的房子。
这不是纯纯浪费了嘛?
就这个程度,他们都不敢太奢侈了。
君秋澜就在琢磨,能不能找一些替代品,能替代科技,又能替代古代奢侈品。
这个世界,历史太悠久了,能让他们学习,借鉴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查了半天,民间的火炕,就出现了在他的眼前。
大盛有火墙,有地龙,民间应当也有类似火炕这样的东西吧,毕竟火炕跟火墙和地龙的概念差不多。
只是他从前没见过,兴许是民间并没有推广开来?
至少说,他在边城没听过。
他画了图纸,这火炕也不难造。
只是他弄得更复杂一些。
单独连接了一间房,房内弄一口大锅,锅里日日都烧着水,刚好可以供他们冬日用热水方便,只需要往灶台下添加柴火,顺着这房间的烟道,把热气传到房间里去。
不会像那种直接在底下烧火的火炕那般热,对他们来说,反而是刚刚好。
次日去找秦师傅看图纸的时候,秦师傅都直呼这是个好东西。
“君公子,我老秦也是个耿直的人,就不多跟你掰扯了,这火炕,我免费给你们建,就当买了你们这图纸了,以后推广出去,老百姓也能好过一些。”
他也能多赚点钱。
君秋澜当然不会拒绝,他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这火炕也有简易版的,用土坯砖也能做。”他毫不吝啬,又给单独画了个图纸,最原始的那种火炕。
秦师傅更是感动。
青砖造的火炕,造价高,普通老百姓也很难用得起,如果像君秋澜家里这种,造价就更高了,除了富户,一般人也舍不得。
土坯炕,那造价就低了,大部分老百姓家里挤一挤,还是有这个条件的。
修好之后,能像房子一样,用很多年。
这冬天冷,边城每年都还有冻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