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幸好,今年有段文师兄这位好知府。
他去找霍将军那边借了些人,又把所有的流放服役的罪犯给安排上,扛着水泥下乡去给村民们修补房子。
“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君秋澜回神,“没什么,就是在想,古代人的冬天,都是怎么过的,我们把冬日吃冰当乐趣,他们却只能蜷缩在屋子里,门都出不去。”
杜若笑他:“怎么?是准备穿越回古代当救世主了?”
君秋澜笑了笑,“就是咱们拍古装剧,突然想到这个问题了。”
杜若又问了一嘴,“颜景的戏,他之前说到明年夏天应该就要开拍了,你之前跟他聊过了吗?”
她也是真心觉得那个角色跟君秋澜的形象很契合。
颜景让她帮忙留意演员,看了这么久,漂亮英俊的演员不少,可都不如君秋澜的气质。
君秋澜点点头,“要等这部剧拍摄结束之后,我再琢磨琢磨,还得学跳舞来着。”
杜若又笑了,“果然我跟他想的都是同一个角色。”
君秋澜忍俊不禁,“我现在还真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角色了。”
“等你走到他面前试戏,通过了试镜,拿到属于你自己的剧本之后,你就能知道了。”
搞得如此神秘。
每个人都只能拿到自己的剧本。
他还真想去见识一下颜景的剧组了。
“既然你们有联系,我就不多说了。”杜若叹了口气,“这大冷天的,过年还只放五天假,我原本还想去热带海岛过冬来着。”
杜若的戏份不比君秋澜少,而且更密集。
君秋澜想象了一下自己带着家人去度假的场景,心尖微微颤抖。
这么久了,还没验证过他现在能带多少斤的货物穿越了。
今天下戏比较早,君秋澜干脆又去菜市场买了几只兔子。
买兔子的时候,他又想到一个问题。
兔子是分开的。
他一起带过去,万一超重了,是随机噶掉一只兔子吗?还是全部都噶了?
可是,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重量合适的动物。
之前实验的鸡,兔子,加起来大概是二十来斤的样子,后来在清风观,用小猪崽做尝试,三十四斤的样子,实验失败了。
今天他也是比着这个重量买的兔子。
一只兔子六七斤,他买了六只,加起来刚好四十斤。
现在住在小区里,比从前方便许多了。
从前回家,得经过华叔的大门,上阁楼,偶尔还能遇见二楼的租户。
现在的小区,大家关上门,谁也不认识谁,也不会有人关心你买了什么东西。
就是回家之后会感觉有些空荡荡。
两居室的房子,他的活动范围也就是自己睡的小房间,以及厕所。
送送都住在新家,偶尔给颜景拍照片,他才带回来一下。
君秋澜收拾收拾,领着兔子就穿越了。
再一睁眼,感觉手上轻了,一垂头,居然只带了四只兔子。
掂量了一下,是最重的四只,可另外两只去哪儿了?
君秋澜赶紧把兔子给放下,又回到了出租屋。
另外两只被捆绑住的兔子还在地上蹬腿呢。
君秋澜大概有数了,分开的话,超重就带不走,如果是一整只的动物,应该还是像以前那样,超重就会噶。
之前约莫能带二十斤左右的东西回去,现在稍微涨了一点,但应该不超过三十斤。
这增长的速度有点儿慢啊。
他带着蹬腿的两只兔子又回了家,直接拎着六只兔子,去找父亲。
君郁这段时间基本上都在书房。
书房分割,里面的高科技还没安装,君秋澜这段时间忙,也没工夫好好去找性价比高的家电。
但是书却是不少,君郁没事就窝在书房看书,书房里也暖和着呢。
“哟,今天怎么带了这么多兔子回来?”
旋即他想到儿子应该是在做测试,“现在能带这么多了?”
君秋澜摇摇头,把实验的结果说了一下。
君郁若有所思,确实是增长得有点儿慢,还得再接再厉。
“爹在做什么?抄三字经?您抄这些做什么?”君秋澜不太理解。
-----------------------
作者有话说:8000更新奉上。
未晞:黎明前的朦胧时刻
既白:天色已经发白,黎明破晓
情侣昵称get [狗头][狗头][狗头]
第57章 打算
三字经, 蒙学的书籍,君郁抄这些,肯定是有用处的。
“爹答应了要去村学做夫子, 教村里的孩子,倒也不需要爱高深的学问, 大部分都只是想来识几个字。”
但识字,总得要有书。
启蒙书籍,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书买一整套,边城的价格手抄本800文, 印刷版要1500文钱了。
这都还是最普通的装订版本。
在京城那边, 这些书都是精装版,一本就能买一两银子以上,用的都是好的笔墨和纸张。
先不说京城, 就只说边城。
不管是800文,还是1500文, 对边城村里的村民们的开支都不算小了。
省着点, 一家人都能用好几个月了。
也不怪寒门和贫家难出贵子。
不谈束脩, 光是买书, 还有笔墨纸砚,就足以把一个家庭拖垮了。
饭都吃不起了,又有几个人能安心去读书呢?
前几日, 马忠找君郁谈了谈,问能不能收其他村子里的孩子。
他们村子的总体情况,要比其他村子好一些, 而且还是一个大村。
从前就只有一位教书先生,自然只收了本村的孩子,人多了也管不过来,现在多了君郁,就考虑要不要再多收一些孩子。
教书育人,也算是功德一件了。
君郁自然是同意的。
只不过,书本实在是不够用。
大家都舍不得花这个钱去买书,很多人家里都是一本书传几代,要么是去那些从前读过书,但是没读下去的家里买二手,不,甚至是三手四手。
就这样了,书还是远远不够,大部分学生都是没有书的。
考虑到实际情况,君郁就琢磨,趁着这段时间,多抄几本书出来。
到时候买不起书的孩子,两三个人凑一起,大家一起学一本书。
君秋澜有些感慨,那边的书籍,被人拿去当废品卖,这边的书,还得动手抄写。
并不能说另一个世界的人就是错的,只是因为两个世界的实际情况不同罢了。
“爹,莫要抄了,改日我从那边打印一些带回来。”
直接买印刷本,好像也有繁体字的,但可能也不太合适,那边的普通装订书籍,都要比这边的精装版更好。
打印会方便一点,还能自主选择字体。
价格也不算贵,听说学校门口更便宜。
君郁放下笔,笑了笑,“左右现在也没什么事情,抄一点算一点吧,就当练字,打发时间了。”
君秋澜哑然失笑。
难怪都说猫冬了,平日里确实是没什么事情要做。
这大冷天的,串门儿都减少了。
最近一直下大雪,就连宋彦在城里的店都没开了。
属实是不方便,那大雪积了几尺深,一脚踩下去,小腿都没过了。
君秋澜前两日跟宋彦说了一声,等情况稍微好一点了,他们也去买一头驴子或者骡子,做个简单的车厢,出行也算是能遮风挡雨了。
现在也急不来,关店一段时间,也没什么太多的影响,街上也没什么人。
家里的柴米油盐也不需要去采买,都是君秋澜下戏之后,从超市里买了带回来。
每日都是新鲜的。
宋彦也住了几日了,但他聪明着呢,从来没有问过一嘴,该吃吃该喝喝,然后还把家里的家务活儿给包揽了。
其实也不需要做什么,主要的就是扫雪,除积雪。
爹闲在家中,也只能看书,写字,娘也是做一点儿绣活儿,顺便看看电视剧。
还挺无聊的,若不是换了个地方,若不是身边没有伺候的丫鬟婆子,他们的生活跟从前在京城的时候也不差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