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 他还叹了口气。
尽管这红薯确实是耐旱, 但若是真到烈日当空, 土地开裂,恐怕还是会影响产量。
当务之急,还是想办法琢磨水源的问题。
边城的水资源并不算太丰富, 往年到夏日,一些河滩也会干涸,只剩一汩小溪流。
今年若是遇大旱。
这情况恐怕更严重。
水资源和粮食不同, 也不能大规模囤积。
要是吃的水都困难了,哪里还有多的水去地里浇灌?
人不吃饭,尚且还能多撑几日,但是不吃水,只需要几日就没命了。
幸好君秋澜这一批红薯是早春品种,耐旱的同时也耐寒,只要育种的时候没有出问题,种下去就能活。
争取赶在大旱之前,把粮食种下去。
按照常规情况,彻底干旱约莫是最热的七八月,如果运气好的话,到时候这些粮食都能收获了。
君秋澜之前也琢磨过吃水的问题,“我这边有一些关于钻井的资料,师兄看看,可否用得上?”
他们家现在就打了一口水井,不过那时候不知道今年会干旱,水井也是常规的钻井深度。
往年夏日的河道兴许会缺水,但水井里的水,总还是有的。
他查过资料,水井里的水,被称为地下水的,轻易没那么容易干涸。
于是便想着,若是水井挖深一点,兴许能稍微好一些。
找了好多资料,才找到一份他们这个时代能办到的钻井方式。
段文拿着钻井的资料,如获至宝。
“师弟啊,朝堂纷争果真是委屈你了,你有如此大才,若是,若是……”
后面的话,说起来就有些大逆不道了。
哎,段文叹息,若是君秋澜能荣登大宝,该是天下百姓之幸啊。
这君秋澜确实是有大才,也有大能之人啊,也难怪先生对他抱有那么大的期待了。
是了,他现在已经看明白了。
之前总觉得是先生和君秋澜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可不承想,是先生想要去追寻一个理想世界,反而是君秋澜有些踟蹰不前。
他大概也能理解。
毕竟从前是太子,依照被贬到这个鬼地方,确实是太磨人心性了。
即便是有宏才大略,面对那个腐朽的朝堂,也该心灰意冷了。
就如同当初的先生那般。
先生被贬,若是真想回到朝堂上,以他的才智,他会没有办法吗?
只是他不想罢了。
亦是看透了这样的朝堂,不值得他再为之奋斗。
也就是如今在君秋澜身上看到了新的希望。
之前他总觉得自己紧跟先生的脚步就好,先生要反,他就跟着反,说不定他也能成就一番伟业,现在他是真心能够希望,君秋澜能有一些想法的。
这样的人,即便是深陷如此境地,依旧会心怀天下。
逐一细数,君秋澜现目前拿出来的这些东西。
阉割小猪的手艺,能使得百姓未来的餐桌上多几块肉,多补充一点油水。
造纸术和印刷术就更不用说了,有了这两种东西,以后能读得起书的人就更多了。
再说之前听闻他送到将军府的纺织机,酒精,防疫方式,包括他自己也有份的水泥……
还有七七八八的其他东西,例如火炕,今日的钻井之法等等。
最重要的,就是今天的粮食了。
有了这么高产量的粮食,百姓还何愁饿肚子?
先生从未与他透底,但是他也不是个蠢人,多少还是有些猜测的。
段文叹了一口气,看向君秋澜的目光有些许的复杂。
君秋澜可太熟悉这样的眼神了,时常能在苏先生眼睛里看到,哦,偶尔还能在他爹的眼睛里看到。
如果他依旧还是太子,得了这样的机缘,必然会大展拳脚。
如今事态不同,情况不同,他能做到的,也就只有这些了。
“师兄,天色已经晚了,既然粮种已经拉走了,也莫要在外头逗留了,我们也得赶回去了,今日表兄他们才刚到边城,我们也得去招呼远方而来的家人们。”
段文又是冗长的一声叹息,“也罢,师弟与君先生都早些回去休息,这些粮种你们也放心,本官定然会让他们去到该去的地方。”
君秋澜颔首,犹豫了一下,“若是有多的,若是日后红薯秧生长得过于茂盛,临近的州府若是求助……”
段文摆摆手,“师弟放心,师兄心里有数。”
覆巢之下无完卵。
到时候临近的其他州府饿殍遍野,他们这里恐怕会涌入大量的灾民。
灾民一多,就容易混乱。
有段文的保证,君秋澜也就放心了,“师兄告辞。”
铺子后门落锁,君秋澜架上小驴车,驴蹄子哒哒哒,车上拉着父亲,还有一麻袋的沙地红薯,悠悠地回家了。
对于他们自留了一份粮种,段文很能理解。
这粮种本来就是君秋澜弄来的。
家里,一帮跑商的兄弟,也都喝得差不多了。
君秋澜跟宋庭宋彦两兄弟交换了一个眼神。
宋庭明白,“好了,兄弟们,今日也该差不多歇下了,还要在边城待一段时间,这烧刀子是烈,咱们走的时候,也拉上几坛路上喝。”
大家都知道有正事,心里也概念着呢。
去年那一批羊毛,原本都没打算赚钱,也是没想到他们运气好,江南是遇上了难得的严冬,贱价的羊毛羊皮子,也卖了个好价钱。
宋庭又单独给他们分了一笔钱,他们大概心里有数,那不是他们这种平头老百姓能做的生意,人家不说,他们心里得要有个数,不问。
闷声发大财就够了。
一帮大小伙子,别看都喝得醉醺醺的了,但还是歪歪斜斜地把桌子都给收拾了,然后去集体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回前院躺下了。
宋庭瞧着这暖房,也是挺好。
“这边烧火,屋子里也暖和。”
君秋澜莞尔,“等表哥回去的时候,我将图纸给你,给家里也盘上,冬日就不怕冷了。”
江南的冬日远没有边城这么寒冷,但也绝对不是那么好过。
宋庭点点头,“我上回走的时候,你还给了我几个土疙瘩,让我卖出去,也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君秋澜:“也莫要着急,这土豆能存放,现在开春了,指不定就有人把发芽的土豆给种下去。”
宋庭点了点头,“今日也辛苦既白表弟了,你们也早些休息吧,我去跟宋彦那小子挤一挤。”
那就是要说说话了。
君秋澜颔首,又去了书房找爹娘和小妹。
他们正在看宋庭捎过来的家书,眼眶子都泛着红。
“外祖父那边可出了什么事?”
宋熙容摇摇头,“爹娘都还好,去岁用白糖赚到的钱,开年之后就准备盖房子了,家里那边也做了点小生意,日子算是过起来了,就是你外祖父和外祖母心里记挂着咱们。”
信里都还在说,若不是年纪大了,他们非要来边城亲自看看他们一家。
君秋澜思索片刻,“若是外祖父和外祖母愿意的话,我们想想办法,将他们接过来,有儿子在,总归日子是不会太差的。”
宋熙容笑他是个傻瓜,“家中还有两位弟弟,哪有爹娘跟着出嫁的女儿生活的,而且老人家故土难离。”
他们这边的人跟儿子另外一个世界的风俗不同。
即便是某一天老人家寿终正寝,也都是要扶灵回祖籍安葬的。
若非不是万不得已,例如生死攸关,家族存亡的大问题,老人家恐怕都不愿意离开。
宋熙容又说起,“上次不是寄了照片回去,你祖父还在说,这画像画得真好。”
君秋澜莞尔,“那这次我再想想办法,让宋庭表哥也带一台能拍照的机器回去,给家里人也都拍个照,下回再送过来。”
说到这里的时候,他又开始佩服另一个世界的强大了。
哪怕是万里之外的距离,只需要通过一部手机,就能接通视频,跟彼此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