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202)

2025-10-07 评论

  甚至还有许多受害者有罪论。

  这样的境况,让他们怎么能活得下去?

  君秋澜吐出一口浊气,到时候还得根据他们这个世界的现状,制定出合理的法律才好。

  兴许,还得要一版再版,刚开始的时候,恐怕得用重典,先震慑一批犯人……

  说得远了。

  要做的事情太多,身边能用的人不多啊。

  还是得想想办法。

  生意做起来,官府能赚钱,也能给百姓提供工作岗位,百姓也能赚到钱。

  官府赚的钱搞民生建设,百姓赚到钱,能过上好日子。

  家家户户有粮,每年还能做两身衣裳,隔三差五,能吃到一点油水儿。

  这样的生活,在底层百姓眼中,那就已经是神仙日子了。

  在君秋澜看来,这就是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啊。

  他没在将军府多留,跟君舒婉说完话之后,又去看了看她的实验,这才又悄悄从将军府的后门出去了。

  城里的情况,已经不如旱灾刚传出来时的那般严峻了,大概是红薯都种下去了,长势都十分不错。

  走在路上,君秋澜甚至还能听到百姓讨论红薯的事情。

  应当还有军户家的妇人也参与其中了。

  说是霍将军不知道又从哪里搞来一批红薯的秧苗,连夜就让军营里种下了。

  本就是粮食,往年也都是精心照顾,可今年还安排了巡逻的人手,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巡逻。

  可见将军对这种新粮食的看重。

  这无疑,也是给百姓们增添了能熬过今年的信心。

  别看许多人都是住在城里的,但谁家没地呢?

  这个时代,不管你是皇亲国戚,还是富商大贾,甚至是贱籍百姓,都会想办法给自己弄两亩地,就是自己不钟,租赁出去,也能多一份保障,一份进项。

  现在唯一担心的就是这干旱了。

  段知府派人免费给城里多打了几十口水井,听说比从前的水井要深很多呢。

  他们就祈祷,这些水井能有源源不断的水。

  家里的囤粮,还有以后能收获的粮食,只要有水喝,哪怕没法沐浴,他们也能熬过去。

  君秋澜静静地听了一会儿。

  这水,光靠把水井挖掘深一点,恐怕还是不够啊。

  虽说是地下水,但用的人多了,也会变得紧缺。

  恐怕真当干旱来临,还是得让官府出面,做出一定的限制。

  唯恐有部分人会浪费水。

  到时候按照每家每户,人口数量,确定每家人每天只能取多少的水。

  要说这水不用,天旱的时候,会被蒸发,可是若不加以控制,恐怕会流失得更快。

  若是他能从别的地方运水过来就好了。

  君秋澜摇摇头,这事情太难了。

  他又听了一会儿大婶儿大娘们的闲聊。

  最后有个大婶儿神秘兮兮地说起,往南方过去一点的州府,今年开始收人头税了,每人都要交二百文。

  “真有这事儿?不可能吧?”

  “你是不知道吧,我娘家表姑父家的大侄儿,之前出去跑生意了,昨夜才刚回来,他听那边州府的人说,不光是一个州府要交,是每个州府都要交,天底下的百姓都要交。”

  “哟,这……这这,边城还没发出消息呢,咋回事?”

  “兴许是边城里皇城远,那个什么圣旨还没发过来呢?”

  ……

  大家一听,也都着急了。

  别看他们住在城里,但是都不宽裕啊,按人头收,每个人都要交,他们一大家子,得交出去将近二两银子。

  这些钱省省的话,都够一家人嚼用好几个月了。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其中一个大婶儿悲从心来,直接开始哭嚎开了。

  今年的年生已经如此艰难了,那些顶顶尊贵的大老爷,还要这么对他们。

  活不起了,活不起了。

  干脆一家子买一包砒霜,一起死了吧。

  也好过活受罪。

  君秋澜叹息一声,这事情,迟早都是瞒不住的,就算他们邻近周边的几个州府联合起来了,但更南方一些的,没有旱情,官府又不作为的话,恐怕真的开始收这个人头税了。

  真不知道那孩子能不能承受得住万民的怨念。

  从阴影里走了出去,“诸位婶娘,莫要着急,我之前听到我在官府做文书的朋友说的,我们这里也收到上头的命令了,但是被咱们的段知府给拦了下来,不让咱们交,他去给上头讲道理呢。”

  “此话当真?”大婶儿们看着他的穿着和长相,确实是文绉绉的,像个读书人。

  读书人结识的人脉,跟他们就不同了。

  君秋澜点头,“放心吧,咱们段知府是好官,现在都还在想办法让大家能顺利度过今年的难关呢。”

  大婶儿们想起这位段知府上任之后,大家的日子确实是好过了许多。

  就连城里的治安都好了很多。

  从前经常都能听闻哪家被偷了,谁谁谁又被人给抢了。

  现在倒是很少听见这种消息了。

  段大人刚来的时候,就狠狠整顿了一下这些呢。

  接下来,几位大婶儿们又开始细数段大人的功劳。

  大概是君秋澜这张脸就长得十分让人信服,现在大家都已经相信段大人把人头税的消息给压下来了。

  君秋澜勾了勾嘴角。

  若是天下当官的,都能如段文师兄这般为老百姓谋福祉,这个世界应该也会好很多。

  一路走走停停,偶尔偷偷听百姓们说说话,最后还去了一趟宋彦他们店里,然后坐上驴车,跟表兄弟一起回家。

  宋庭:“我们也差不多该走了。”

  货物卖得差不多了,他们要收的货物也差不多了。

  再多了,他们也拉不走了。

  君秋澜理解:“之前说好的事情,我会替表哥准备好的。”

  一个是原本就要卖的白糖,另一个就是菜谱儿了。

  口腹之欲的传播,现在的边城还是难了一些,送到江南那边兴许能卖上不错的价格,也能达到君秋澜想要的目的。

  “除此之外,我还有件事情想请表哥帮忙。”

  宋庭也聪明:“是红薯吧?这事情我早就有数了,专门留了一辆车呢。”

  君秋澜点点头:“还是与去年的土豆一样,低价卖出去就行,顺便宣传一下这是边城的特产,产量高。”

  宋庭点头,“这事情你放心,红薯高产量,已经传出去了,临近的地方,恐怕也都在找这粮种呢,不论你拉多少出去,都能卖完。”

  他看向君秋澜的目光,其实是带着几分复杂的。

  危险与机遇并存。

  很明显,表弟的机遇现在就是遇到危险的时候了。

  上面的人……

  真的会允许表弟这样的存在吗?

  机遇再大,再惊人,也都只是个血肉之躯,还是一个吃五谷杂粮的凡人。

  君秋澜沉默了一下:“如果可以的话,能不能让表哥带着一家人都来边城生活,我保证,会让大家过上好日子,也能让大家安安全全的。”

  宋彦了解得更多一些,“是不是事情控制不住了?”

  君秋澜叹息:“如果没有今年的旱灾的话,我们关起门过自己的小日子,也就罢了。”

  几番事情,堆积在一起了。

  已经把他推上了风口浪尖。

  只要他能得到霍潋的一个确切的保证,就能实施接下来的计划了。

  如果不能,哪怕霍潋有一丝的犹豫,他也不会让家里人陷入危险,必然会选择另外一条路。

  君秋澜继续说:“虽然边城今年的环境不太好,但明年,就绝对不一样了。”

  如果外祖父他们一家还在祖籍生活,等到上面发现他造反之后,恐怕会有生命危险了。

  宋庭叹了口气,“其实祖父和祖母之前就提过,想要过来。”

  最后没实施,只是因为年纪大了,奔波上千里路,恐怕他们吃不消。

  他爹娘和二叔一家都不同意,怕老人家在路上出了什么岔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假酒喝了头疼 幻想空间文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