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212)

2025-10-07 评论

  这本质上的情况就不同了。

  不过,多做善事,总是没错的。

  从前尽想着在大盛积攒功德,来打通穿越的通道,现在他又有了新的想法。

  趁着今天现代那边没事,君秋澜逛完一圈,回去把君白送交给母亲之后,就直接进城了。

  城里的情况,婉儿妹妹那边要是有消息,都会及时传达给他们的。

  只不过婉儿妹妹出门的时间少,得到的消息也不算多。

  君秋澜就准备亲自看看,看完之后,他又去找了段文师兄。

  段文最近,可以说是春风得意了。

  红薯种下去了不说,周边的几个知府,都响应了他的号召,并没有去民间收取百姓的人头税。

  而且这红薯有个好处,长出来的藤蔓,还能剪下来继续种植。

  红薯的消息瞒不住,临近的几个州府,那几个知府,还亲自跑了一趟。

  都临近边城了,也都不是多富裕的地方,能被派过来当官的,也多是无权无背景,跟段文差不多的情况。

  他们这样的身份背景,当了官,只有两个极端。

  要么是极端的清贫,清正廉洁,老实本分地做事。

  要么是特别会‘专营’,找个靠山,然后给靠山交一点孝敬,以求更好的前途。

  这样的孝敬是从何而来?还是搜刮民脂民膏。

  三年清知府,十万白花银,完全不是一句玩笑话。

  幸好,周边的这几个知府还算是比较有良心的,过来找他的时候,态度也十分诚恳,也都是为了百姓。

  他故作为难了一下,还是弄了一些藤蔓给他们带走。

  以后师弟要发展,周边的几座城池,就是他们第一个要占领的地方的。

  这回就当是提前打好关系了。

  还有,师弟给他弄的琉璃配方,不,是玻璃配方。

  他弄了个小作坊,已经烧制出来一批了,正想办法传出去卖掉呢。

  得传远一点。

  还有还有,最重要的是,下雨了。

  周边的几座城池也下雨了,只是没有他们这里下得大。

  不管如何,旱情算是能勉强缓解几分了。

  “师弟,我可算是把你给盼来了。”段文激动得很。

  君秋澜:“看来师兄这边发展得不错。”

  段文直接细数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君秋澜听着也是满脸的笑意,一切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那他前几天累到晚上瘫倒,也算是值得了。

  “师弟,赶紧再给我想想办法,做生意的事情,我实在是不在行,先生也不行,而且最近先生没空,给你招揽门客去了。”段文说:“这玻璃烧出来了,通体透亮,漂亮极了,一看就能卖个好价钱,但是卖多少合适?送到什么地方去卖比较合适?”

  这么贵重的东西,只是组建一支商队送出去,还不敢提来历的话,恐怕会被地头蛇欺压啊。

  君秋澜琢磨了一下:“霍夫人的胞弟,阮老板是个不错的合作对象,师兄不妨找他谈一谈,这玻璃赚来的钱,有一部分是要用于军费的,阮老板定会给咱们一个惊喜的。”

  段文眼前一亮,“果真是好办法啊,咱们手里能用的人才太少了,我也才来这里几个月时间,在这里还没有太多的人脉,就看先生能给你找来多少人了吧。”

  白天不说人,至理名言。

  苏长寻后脚就带着颜宿过来了。

  颜宿今年来给表叔送了物资之后,就一直没有离开。

  表叔这边的变化,以及想做的事情,他也估摸出了一个大概。

  最后没忍住,还是问了一嘴。

  表叔犹豫过后,还是稍微透露了一些。

  毕竟是一家人,他们颜家人又足够团结,而且他们的书坊遍布全国,说不准还能作为一个情报组织呢。

  最重要的是,表叔提到的一个观念,跟当初他们颜家一位长辈留下来的书籍上说的话,实在是太像了。

  只是那位传奇一般的长辈,在颜家出事之后就消失了。

  生死不知。

  如今再次听到这样的观念,他难免觉得好奇。

  颜家当初的事情,过去将近一个甲子了,他们这一辈的人,其实知道得都不算太多了,多是听长辈们偶尔说起。

  但是要问起这位长辈的话,他们的长辈又要三缄其口,不肯多说了,也是为了保住如今的颜家。

  -----------------------

  作者有话说:6000更新奉上,晚点会加更一章,写完就发。

  感谢小可爱们的支持。

 

 

第81章 觉醒

  颜家目前只留有一份家训, 以及一个模糊的概念,但是颜宿的父亲,一直没有放弃过寻找那位消失的长辈。

  这回, 他是决定留下了。

  表叔与废太子想要做的事情,他心里也有数了, 他留下能辅助表叔,也能暗中查一查。

  今天, 苏长寻也是带颜宿过来跟段文聊一聊的。

  也是巧了,君秋澜也在。

  颜宿对着君秋澜躬身行了一礼:“多谢既白。”

  君秋澜回礼,却有一些云里雾里的,谢什么啊?

  “颜兄这是?”

  颜宿笑了笑,“之前的印刷术和造纸术, 表叔昨日收到了颜家分支寄来的书信, 已经将此好物传开了,日后会有更多人读得起书了。”

  君秋澜总觉得他要谢的不是这件事。

  边城这边,前段时间也把造纸和印刷术给弄出来了。

  造纸术一经现世, 先沸腾的就是边城的书院了。

  现在能读得起书的,能上到书院的, 除了成绩优异, 有望更进一步的, 那就只有家庭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富裕的。

  可不论是哪一种, 读书消耗的纸张,每年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段文先找人做出来的是最便宜的黄麻纸,纸张质量一般, 但是不影响书写流畅。

  与从前最便宜的纸相比,性价比已经很高了。

  紧接着再是那些私塾,村学。

  另外一种质量好的纸, 现在也做出了一批了,只会少量在边城贩售,其他的都是要运到外地去赚钱的。

  边城的客户群体还是有限。

  先富一部分吧,再带动其他人也跟着富裕起来。

  争取某一日,这一种黄麻纸会成为淘汰的纸张,人人都用得起高质量的纸张。

  苏长寻:“这纸张确实是利国利民了,多开几个造纸的作坊,百姓也能在农闲的时候,出来找一份工作。”

  这时代,哪怕是去做店小二,都得要寻摸一下关系。

  可见百姓的就业困难程度。

  也侧面说明了,能提供给百姓打工的岗位,实在是太少了。

  也就导致,百姓只能靠田地里的收益吃饭,靠老天吃饭。

  就像这回,老农们都在预警天灾,大家都在囤粮。

  粮食也在这个时候涨价,百姓家里根本拿不出太多的钱去囤粮。

  只能用去年秋收的粮食,去换一些陈粮,杂粮,争取家里能多存几口吃的。

  君秋澜若有所思,想到另一个世界几十年前的事情。

  那时候,无论是厂房,还是公司,甚至是杂货铺和饭店,都是属于国营。

  另一个世界的国家都能做生意,都能为百姓提供岗位,他们照着抄个作业就行了。

  现在是农业和工业两手抓。

  “要让百姓吃得饱饭,也要让百姓兜里有钱。”君秋澜说得认真,“这就是我们今年的第一个目标。”

  “刚好嘛,颜宿也很会做生意。”苏长寻笑眯眯的,“现在咱们缺人手,我也就举贤不避亲了。”

  君秋澜莞尔:“先生这是说的什么话,颜兄能加入我们,正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段文要管理整个州府,即便是能跟阮老板谈合作,让阮老板将货物运送到外地去销售,本地也得要有一个负责人。

  厂房的统筹,财务,招工等等等,全部都等着段文去办的话,那效率也太低了。

  有个专业的人才负责这些事情,也能给段文减轻一些负担。

  想到他们现在要做的事情,是为造反打好基础,结果他这个正主好像在外人看来,似乎没啥事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假酒喝了头疼 幻想空间文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