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大多都是大大咧咧的,一块香皂能从头洗到脚。
都是当红的艺人了,可不能这么干了。
君秋澜无奈,却也接下了。
他其实皮肤一直都还可以,哪怕之前一路从京城流放到边城,几个月的风餐露宿,吃不饱穿不暖的,安顿下来,修整了几天,就用清水和胰子洗了洗脸,没过多久就恢复了。
晚上回去,偷偷敷面膜,恰逢娘亲过来找他,还被这张大白脸给吓了一跳。
君秋澜又只能赶紧解释这是保护和养护皮肤的。
宋熙容眼前一亮,“还有这种好东西?边城的风啊,太干了,我总觉得之前的擦脸油都不太顶用了。”
君秋澜听懂了娘亲的意思,“改日给您带几盒回来。”
顺便再买一些别的化妆品和护肤品吧。
也是他自己活得糙,没想到这些东西。
娘亲也是女孩子,爱美是正常的。
“好好好,给我选选补水的就成。”
“娘找我是有什么事情?”
“是这样的,我和隔壁嫂子们商量了一下,想开个女学,澜儿意下如何?”
办女学?
君秋澜正愁这个事情找谁来做,娘亲不就正好合适吗?
“娘,要开办女学的话,您会不会太累了?”
“不妨事,本来也没多大的事儿,有你带回来的高科技,家务活都不用干了,你爹和彦儿,每天顺手就干了,娘除了给你们做几件衣裳,就只有抱着君白送出去遛弯儿了。”
要么就是找隔壁嫂子们闲聊,她跟村里人也不太能聊到一起去。
这大概就是思维上的差异,所以她才想开办女学。
-----------------------
作者有话说:6000更新奉上,今天不一定有加更,如果晚上9点前没有加更,就等明天吧。
主要是大姨妈来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月冰咖啡喝太多了,居然开始痛经了,我得躺一躺,恢复一下。
感谢小可爱们的理解和支持。
第83章 广告
宋熙容知道儿子是想要未来把这个世界打造成男女平等的世界。
提高女性地位, 那必然是首要的事情。
但是要如何提高?
恐怕得改变一下时下女子们的思想才好,让她们知道,女子不是只能围着灶台炉边, 不是只能相夫教子。
让她们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就像另一个世界喊的口号那般: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时下,大部分的女子, 依旧被视为父亲,丈夫的财产。
天灾人祸, 但凡要到一家人撑不住的时候,首先被放弃的,就是家里的女子。
就算是没有天灾人祸,边城有穷苦的人家,还会典妻出去赚钱, 或者把女儿卖掉。
边城这地方还好一些, 除了穷一些,生活上没有那么多讲究,大家的性格都比较彪悍, 不讲究什么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裹小脚。
大概是也因为贫困, 女子必须要出来讨生活, 否则根本养活不起一家人。
提高女性的地位, 首先是要让她们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力。
干的活儿都是一样的重, 都在为家里做贡献,到头来,还要被人说你一个女人能懂什么?
在家里连话语权都没有。
宋熙容说:“其实除了开办女学, 我还想办个工厂,只招收妇人。”
办女学,除了是想让女子们也学几个字, 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学问,常见字能认识就足够了。
其他的,宋熙容打算让女子们都学一点技术。
纺织,刺绣,烹饪,算账等等。
如果有天赋的,还能进一步培养,教她们经商,教她们做管理,甚至是让她们自己考虑是否有想要学习的技能。
这工厂,以后慢慢运营起来了,就成了她们工作的地方。
掌握了一技之长,到哪里都是有饭吃的。
等到官府这边,能彻底掌控的时候,不说女官,按照儿子的性格,定然会提出招收女吏。
这时代,普通人家,别说家里有人在官府做小吏了,就算是在城里酒楼做个小管事,都已经是顶有面子的事情了。
官府扩招小吏的时候,男性肯定更占优势,但是他们必然要打破这个不平衡,现在就让女子们学起来,也让她们将来能有一战之力。
哪怕是有一个人考上去了,也都是给女子们做出了榜样。
在这样的底层百姓家里,谁能赚钱,谁更有能力,谁说话就有底气,这是个亘古不变的道理。
不得不说,宋熙容也算是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君秋澜若有所思,“娘考虑得很周到,但是有个问题恐怕不好办,现在送女子出来学习,绝大多数的家庭应该都会不乐意的。”
本就贫困,送男孩儿上学,一家人都要思虑再三,上一年半载的学,没有天赋,家里必然就放弃了。
这一类,都算是家庭条件还算过得去的类型了,更穷一些的,别说女娃子了,男娃子也没有上学的机会。
就这样的情况,再出钱给女娃子上学?
想都不要想了。
至于他们考虑的这些东西,在大多数人家眼里,也就是画的大饼罢了。
宋熙容笑了笑,“娘有打算,让她们做工抵学费,上半日学文化课,下半日做工,每月定好一个固定的学费数额,计件算工钱,超过学费的,我们还得倒给她们钱。”
等到文化课学完,考试合格之后,就给她们找老师学技术。
这说法,直接让君秋澜眼前一亮。
如此一来,在普通百姓人家眼里,送女娃子上学,不光能学到技术,还能赚钱贴补家用。
就算工钱不高,哪怕一个月只赚一二百文钱,对普通人家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进项了。
细想一下,君秋澜越是觉得娘亲考虑得周到。
其实如今这世道,想要学手艺,也都不容易。
要花钱,要托关系找师父,师父收下徒弟之后,还得考察徒弟几年,这几年都是不给钱的,但你要给师父鞍前马后,逢年过节的礼,也绝对不能少。
过个几年,师父觉得你能行了,才会开始传授你一些技能,有的师父怕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甚至在教授的时候,还会有所保留。
总之,这个世界,拜师学艺,是一件很复杂也很困难的事情。
他们直接把学技术弄成学校,就像当年另一个世界的技校一样。
君秋澜都刷到过广告,学汽修,学挖掘机,学烹饪。
这些都算是一技之长。
母子二人,就着这个话题,聊了好一会儿,完善了一下细节。
君秋澜是很支持娘亲做这件事情的。
最后的两个问题,恐怕要找一位有身份地位的女子站出来背书。
他们现在只是普通老百姓,贸然牵头,姑娘们心里激动,想学,但恐怕会被一些老顽固给阻止。
“找霍夫人?霍夫人年年阻止妇人给将士们做冬衣,在边城也有地位,大家也信服她。”宋熙容说。
君秋澜原本也考虑过,“我们得要考虑文武的平衡,娘亲。”
现在的武力,是霍潋这边,文人为首的就是段文和苏长寻。
他们既要两边合作,却也不能让一家独大。
想到这里,君秋澜也不免叹息,这何尝不是他从前学到的帝王之道呢?
御下,讲究的就是一个平衡。
君秋澜继续说,“不如娘亲找段夫人出面,毕竟是知府夫人,也是有话语权的,还得让段夫人去找霍夫人商议,表达一下彼此的态度问题。”
段文的妻子,他也只见过两面。
也是与段文一样,是实打实的农户人家出身,他听段文说起过,当年除了苏先生的资助,如果没有他夫人的支持,他的科举之道,也是坚持不下去的。
而且这些年跟段文师兄去各地赴任,也总有她自己的过人之处。
宋熙容点点头,“确实是如此,就算是段夫人没有经验,到时候我们去找霍夫人取经,后续有货物产出,也得让霍夫人的胞弟运送出去贩卖,两边保持这么一个平衡挺好的,还是我儿考虑得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