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262)

2025-10-07 评论

  段文应该是故意的。

  三十万斤的粮食,说多也不多,真不想让人知道,多的是办法悄无声息地把粮食送出去。

  应该是在那些粮商放了一批粮食之后,段文再把粮食拉出去的,然后还故意走漏风声,为的就是让这些粮商继续把粮食捏在手里。

  等到他们那三十万斤的玉米碎换成了上百万斤的粮食拉回来,到时候地里也收获了,即便是欠收,但情况还不算太坏,今年的饥荒问题就几乎完全不用担心了。

  到时候,这些粮商手里的粮食如果不降价,那就得砸手里了,到明年变成陈粮,那就更不值钱了。

  君秋澜说:“红薯也收获了,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大家心里的浮躁和担忧应该会好很多了。”

  君郁也点点头,又叹息:“就祈祷还能再下一场雨就好了。”

  听说有些水井都快干涸了,等许久,才能浸出一桶水。

  他们自家这口井,情况还算不错。

  城里那些水井,都已经被管控住了,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有人在排长队取水。

  关于用水问题,他也只能沉默。

  上次算是机缘巧合,参与赈灾,才能给这边求来几日的雨,能稍微缓解一些。

  但是他总不能祈祷另一个世界发生灾祸,他赶去救灾,然后给这边的百姓求雨吧?

  不管是哪个世界,天灾面前,人类都显得十分渺小。

  这样的想法就不能有。

  粮食的事情说完了,又说起谨防蝗灾的问题。

  这个时代没有什么杀虫剂,除虫基本上都是靠捉。

  如果蝗灾真来了,这事情恐怕不太好办。

  君舒婉听了半晌:“哥哥,在家里也给我准备一套实验设备吧。”

  “婉儿想研究杀虫药?”君秋澜毫不意外。

  现在能研究这些东西的,也就只有婉儿了,哦不对,应该还有人才对。

  之前送出去几本化学书。

  苏先生那边的张具同志,听说最近沉迷在此道,如痴如醉,听说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了。

  或许可以把人叫过来,跟婉儿和妙儿姑娘一起研究。

  其实除了杀虫剂,其实还可以研究一下化肥。

  君舒婉用力点头:“哥哥交给我就好,杀虫剂嘛,我之前在一本书上看到过,我们也不用研究那种杀伤力大的杀虫剂,能保证在不伤害庄稼的前提下,把虫子药死就好。”

  化学,用得好,那就是一门顶级的知识,是能造福百姓的。

  但如果用不好,那是要人命的。

  君舒婉从刚接触这门学科的时候,就已经有深刻地了解了。

  君秋澜莞尔:“也是没有想到,我们兄妹两人,一个完全的文科脑袋,一个完全的理科脑袋。”

  他是真看不进去这些知识,只能说把教科书学完,学个基础,并且还是记不牢靠的程度,相反的,文科内容,他几乎能过目不忘。

  到婉儿这边,好像就跟他完全相反了。

  婉儿如此聪慧,也更让他坚定了,以后得想办法送婉儿去另一个世界读书,经受系统性的学习。

  除了是想让婉儿学会之后把那边的知识火种带过来,同样也是为了让婉儿能在那边多快乐几年。

  要说学习是痛苦的,但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就未必了,他也不想婉儿在初高中生的年纪,就担负起太多的责任。

  这个年纪的婉儿,就应该痛快地去玩耍,学习,交友,享受她的青春。

  君舒婉听着哥哥的想法,眼眶略微有些酸涩,在哥哥的口中,以及那些书本中,窥见了另一个世界的美好,相比他们自己的世界,总归是有落差感的。

  可她属于这个世界,她能做的事情,就是借用哥哥的机缘,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尽可能地给他们自己的世界带来光明。

  哪怕只有一束微弱的光,也总能照亮一片天地。

  君秋澜第二天要参加颁奖晚会,上午还要过来看丰收,今晚就早早地回到酒店休息了。

  也是为了谨防晚上有人联系他。

  真别说,这个主办方定的酒店真不错,特别是这个床垫和枕头,睡起来真舒服。

  以后给家里也安排上。

  次日一早,君秋澜给徐素和柳悦发了信息,说他有点儿私事,让他们上午不用过来了。

  弄得两人还稍微无语了一下,昨天不是说过了吗?

  总不能是特意来叮嘱她们一遍吧?

  柳悦倒是有点想法,但她一直是个合格的小聋瞎,“那既然这样,我们也出去逛逛吧,看看能不能给澜澜买点儿东西,或者是配饰。”

  徐素想着也好。

  毕竟君秋澜挺靠谱的,总不能是在房间里幽会小姐姐或者小哥哥吧。

  想到这里,她心里突然咯噔一声。

  其实最开始组建工作室的时候,就说过关于感情的问题,但是他忘了问君秋澜到底是喜欢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啊。

  她踌躇了一下,“悦悦,你说,咱们澜澜的性取向?”

  柳悦也变得神神秘秘,犹犹豫豫:“我也不清楚啊。”

  “我们来分析分析,虽然他近两年可能没有恋爱结婚的打算,但是应急公关我们还是要提前准备的,喜欢男的还是女的,这后续的应急公关,还是不同的,更何况爱情这个东西,说来就来了。”

  两姐妹偷偷蛐蛐的内容,君秋澜一概不知。

  他把手机留在了房间里,关了静音,要让大家能打得通他的电话,但他处于接不到的状态。

  总不能长时间都是打不通。

  在家里的时候还好解释,来沪上了,电话突然打不通,可能就不太合适了,也是避免大家担心。

  回到家里,他也换了一身短打装扮。

  村里人都在农忙,总不能就他穿得精致考究,看起来就不像话。

  也是不合群,给大家一种距离感,不适合他们未来的打算。

  要不是柳悦让他一定注意皮肤状态的话,他甚至都还想下地挖两锄头。

  马忠这边,选出了几个干活儿的好手,同时也是心细的村民。

  一帮人都围着村里的公田,神色都十分激动。

  “让君公子先来挖第一锄头吧?”马忠见君秋澜也过来了,心思动了一下。

  君秋澜愣了一下,想了想,也没拒绝里正的好意。

  锄头拿在手里,他还挺不顺手的,主要是真没干过农活儿,找了位旁边紧张盯着的老农请教。

  “老伯,能告诉晚辈该怎么下锄头吗?”

  礼貌又谦逊,没有老人家不喜欢这样的年轻人。

  老农也算是土生土长的农人了,锄地还是比较有经验的。

  “下锄头的地方,要离这一垄土地大约半丈左右的距离,挖下去,然后利用锄头的勾力,把这一垄红薯都给拉起来。”

  君秋澜了然,下锄头的时候,几乎是快准狠,一垄黄土被挖起,下面的红薯也连着土被带了起来。

  “好大一个。”有人惊呼:“这一个土豆就得一斤了吧。”

  “这一颗下面就结了五六个啊,还有一些小的。”

  大家快速算了一笔账,如果每一棵红薯下面都有这么大几个红薯,一亩地的收成不得四五千斤?

  算出这个数字的百姓,就连呼吸都急促了,整个人都是呆滞的状态。

  一亩地,四五千斤的粮食???

  真的不是他们算数不好?真的不是他们算错了?

  他们村的百姓,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有‘见识’的类型了,从数百年起,就不停有流放户安顿下来,也有来自江南的流放户,他们也听江南流放户说过,江南那边的粮食产量能比他们多一倍左右。

  听到这个消息,他们都不免羡慕,却也只有羡慕的份儿。

  可是没想到啊,他们现在也有高产量的粮食了,一亩地四五千斤。

  听都没有听过。

  君秋澜也就动了这一锄头,然后就把锄头给交出去了,“辛苦各位了,尽快把这些红薯都给挖起来,大家分了粮食,也好放回家保存,这个粮食跟其他粮食还有不同,生的也能吃。”

  他从刚挖出来的一垄红薯里捡了一个起来,用力掰开,咔嚓一声,离得近的围观百姓甚至都能看到红薯汁水迸开的画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假酒喝了头疼 幻想空间文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