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太子的奇妙旅行(73)

2025-10-07 评论

  君秋澜自然是相信的。

  能得苏长寻的信任,其他的话就不必再多说。

  “那就劳烦先生帮忙引荐了。”

  君郁接过话头,“正好,要建房子,得去找里正划地,去官府买地,签地契,匠人的事情,也交给我去办吧。”

  君秋澜心说这样也好。

  君郁又道:“刚好疫情过去了,城里或许有不少人要给家里写信报平安,我准备让婉儿先顶上我的摊子。”

  既然君舒婉要成长,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在所难免。

  霍将军回来了,又要严查外来者,治安方面倒是不用太担心。

  再则,宋庭他们的商队也在那附近兜售货物,他在那边摆了那么久的摊子,也有些熟人,能看顾一着一点。

  最重要的是,闺女在疫情期间的表现,在城里已经有一些声望了。

  君舒婉刚回来就听见爹说这个事情,高兴得不行。

  从前为了安全,她都尽可能地不出门,爹娘也是让她少出门。

  现在她能去帮爹爹摆摊子了。

  正好将军府给她多放了几日的假期,就当她出去锻炼锻炼了。

  晚上,宋庭他们卖完今天的货物也都回来了。

  早上的时候,他也是再三跟婉儿妹妹确认家里没出事,将军只是来作客,他才能放心带着人去卖货的。

  只是没想到晚上回来的时候,还有一位先生。

  读书人,走到哪儿都是受人尊敬的。

  宋彦本就喜欢读书,得知苏长寻的身份之后,更是激动得都快说不出话来了。

  他是商户子,原本也不能科举,现在也更不可能考科举了。

  只不过读书,依旧是他的习惯和爱好。

  “莫要如此客套。”苏长寻笑眯眯的,“老夫与秋澜也有一段师生情谊,如今都在这边城讨生活,互相照应罢了。”

  他看着宋彦,心中其实也有些感慨,如果他的儿子还在,也差不多这么大了。

  “听说你之后要留在边城了?若是有空,可以跟你姑父一起去老夫家里坐坐,老夫家中还有一些藏书。”

  “那就多谢先生了。”宋彦激动得不行,之前他还在想,来了边城,恐怕也没什么书可以看了。

  幸好姑父博览群书,说不定还能跟姑父探讨一下学问。

  没想到,这里还有曾经的六元及第的状元郎啊。

  吃过饭,兄弟二人也没多留,回了租赁的院子,还得算算账。

  他们本就是商户,来这一趟,四处跑来跑,发现其实这里处处是商机。

  只不过这地方太偏远了,又乱,导致那些大商户根本看不上这个地方,也只有他们这种跑商的,为了赚钱能拼命的,才愿意来这个地方。

  宋庭和宋彦对以后也稍微有了个规划。

  姑姑和姑父一家的情况,没有他们想象中的糟糕,甚至在村里过得还算不错了。

  兄弟俩的盘算,君秋澜一家尚且还不得而知,这会儿天黑了,他正带着苏长寻在房间里挑书呢。

  留了一手,没让苏长寻直接去地窖里看。

  是君郁假装从房间里拿出来的。

  宋熙容和君舒婉在卧房,苏长寻肯定是不方便进去的。

  君郁也是随便从那一堆书中拿了几本。

  今天拿出天文书,就是想看苏长寻的接受程度。

  显然苏长寻的接受程度很好,而且是各方面的。

  那么再拿出其他的书,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苏长寻也不挑了,“就这几本先看着吧,时间不早了,我看完了就送回来,放心,定不会让任何人瞧见。”

  “苏先生有此承诺,我父子二人自是信得过的。”

  “不用送了。”苏长寻今天心情特别好,临了出门,他还提醒了一句:“对了,你们建新房的时候,最好单独弄一个密室,谁也别说,就算是我也不行。”

  君秋澜拱手,“多谢先生提点。”

  就算苏长寻不说,他也会这么做的。

  就是这密室还得等房子建好之后,他跟爹亲自去弄了。

  就算匠人信得过,他也不愿意暴露在任何人面前,人心经不起考验。

  次日,一家人分头行动。

  天气要转凉了,最近暂时也不用做扇子了,宋熙容就带着布料,去隔壁找几个嫂子一起做衣裳被套。

  妙儿那边之前也跟着那些妇人去熬药了,没跟病人接触,霍夫人也给了奖赏,没有婉儿这么多。

  几个妇人围在一起,有商有量的,都在说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君郁去找里正问建房的事情了。

  马忠都还有些感慨,从前听闻那些权贵被贬流放过来,十个里面能活下来三个,就算是很不错了。

  没想到这一家到边城这么久了,全须全尾的不说,现在还要建新房子了。

  还不是土坯房,是砖瓦房。

  都知道将军府给了赏赐,有钱建房,也能理解了。

  他甚至还觉得这一家子人都聪明,手里捏着钱,村里人都传遍了,要是不花出去,难免引人觊觎。

  变成房子了,别人也偷不走了。

  “就在你们现在住的那片旁边的空地,都能划分出来建房,这地方虽然离村中心远了一些,却也僻静,价格也便宜,若是想建到村中心来,地皮就要贵一些了。”

  马忠的儿子马小虎在衙门户房做小吏,这些事情,他自然是清楚的。

  君郁也不犹豫,“就要我们旁边的空地吧。”

  邻居还是赵夫人一家,这么长时间接触下来,大家也都知根知底,平时也好互相帮衬。

  刚想到赵夫人,赵夫人就带着两个孙子过来了。

  孙子都是半大的孩子了,都懂事得很,规规矩矩地跟里正打招呼。

  “赵夫人过来是?”

  “莫要叫什么赵夫人了,叫赵婆子就行,我方才听君夫人说你们要建房了,老身便想着,等他们搬走了,我们能不能把隔壁的小院儿一起租赁下来,或者是买下来,需要多少钱。”

  家里人都在做衣裳做被套,刚好她过来跑一趟了。

  他这么一说,大家都反应过来了。

  赵夫人一家的院子,跟君秋澜他们家的院子是一样的格局。

  一家七口人,就这三间屋子。

  也幸好都是妇人孩子,还能将就挤一挤,要是几对夫妻在,到时候怕都要乱套。

  马忠翻了翻册子,“如果你要租赁下来,我做主跟小虎说一声,还是每年给二两银子就行,若是要买,两间院子一起的话,得要二十两银子。”

  按照道理来说,建两套土坯房小院,是花不了这么多钱的。

  但军户的情况又不一样了。

  这两间小院子,原本就是一对兄弟建的,去年双双战死,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也是让村里人好一阵的唏嘘。

  这兄弟俩平时为人还很是不错的。

  扯远了。

  军户建的房子,他们战死了,这房子就自动归衙门了。

  留着安置以后的流放犯人,就如同他们这般,是要给租金的。

  赵夫人犹豫了一下,“老身还得回去跟儿媳们商量商量。”

  他是倾向于买下来的。

  两间小院子,一年就是四两银子了,租赁五年的钱,都足够把院子买下来了,只是手里的银钱不凑手。

  但她心里也清楚,这二两银子的租金,恐怕还是跟当初君秋澜安置他们的时候有关。

  否则二两银子就只能住偏僻一些的村子。

  他们一家当初也是打听过的。

  君郁道:“老夫人也不必着急,我们建房还需要时间,暂时还不会搬出去。”

  如果赵夫人家拿不出这么多钱,君郁琢磨着,可以稍微借一点给他们。

  不是烂好心。

  是接触这么久了,知根知底。

  要是这房子空出来,还不知道会被安排什么邻居过来。

  赵夫人点点头,“老身就想告辞了。”

  君郁这边也跟马忠说好了,去量了地,然后又一同去官府签订文书。

  君舒婉也背着爹爹的小桌子小凳子,跟着一起出门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假酒喝了头疼 幻想空间文 穿越时空 种田文 爽文 成长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