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127)

2025-10-14 评论

  陈容和林穗想跟着儿子儿婿回县城,王瑛没有强留,而是把车上的粮全都分给他们,只留下一袋路上吃。

  陈容道:“你把粮都给了我们,你们到了府城吃什么啊?”

  “三姑放心,府城的粮价肯定不如县城贵,看这架势县城粮食肯定会越来越高,你们回到家把粮藏好了,莫要被人看见惦记上,粮铺能买到米就多买些囤上,莫要舍不得钱。”

  曹坤点点头,他对这个表嫂是信服的,能提前带着全村人上山避险,这眼力和果决都是寻常男子都不能比的,他说的话肯定有道理。

  行了一段路两家人分开,陈容他们坐着马车跟着林秋去了县城,王瑛一行人则跟着官兵朝冀州府城出发。

  从镇上到府城大概六百多里地,因为洪水的缘故官路被冲毁了好几段只能绕路走。

  期间又碰上不少堵在路上劫道的,刚开始还能把人吓走,到门面亮出刀都不怕了。

  这群人真是饿疯了,恨不得拿命去拦车。

  姜聪持刀呵斥,那些人跪在地上撒泼,“家里一粒粮都没了,地里的庄稼也毁了,活不成了您一刀砍死我吧!”

  眼见着围上来的百姓越来越多,没办法姜聪只得让手下拿出一袋粟米洒在路边,百姓们一见米蜂拥而至抢了起来,大伙这才趁机驱车离开。

  八月十三日,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冀州府城。

  还没进城就见城外聚集着上千名百姓,这些人都是附近县城里逃难过来的,城中每日都会施粥,有的干脆在附近搭了简易的棚子居住下来。

  见到马车过来,这群人再次围上来乞讨,不过这他们比路上的人好一些,稍微一吓唬便一哄而散,不敢强行拦车。

  入城的城门原本有三个门洞,不知什么原因关了两个,只剩下唯一一个由重兵把守,盘查的十分严格,好多马车都被拦在外面。

  排了三个时辰的终于轮到他们,姜聪下马率先行进去,从怀里掏出令牌递给门口的吏官看。

  为首的官吏笑呵呵的把牌子递回去,“原来是巡查大人,近来多地发生疫病,小的受命务必严查进城人员,还望大人勿怪。”

  姜聪收起牌子让手下的人进来,结果轮到王瑛他们的骡车进来时,小吏抬手阻止道:“你们从哪里来的?”

  陈伯道:“从龙泉县来的……”

  不等他话说完几个吏官立马起身拦住去路,“龙泉县的百姓禁止入城,马上原路返回!”

 

 

第100章 

  陈伯吓了一跳,“这,这是为何啊?”

  小吏并不解释,持着刀往外撵人,仿佛驱赶牲畜一般,让车上的人心都凉了半截。

  姜聪见状立马掉头回来,“你们这是做什么?车上是王同知大人的族亲,特地嘱托带回来的!”

  小吏一听这才放下武器,连忙道:“大人有所不知,龙泉县那边疫病严重,若是带进城中就糟了!”

  “我同他们相处了一路,有没有疫病我还不知道吗?!”

  “这……万一除了岔子,可是要人命的……”

  “出了事有我和王大人顶着,用不着你担心!”

  小吏被他说的不敢回嘴,只得挥挥手放行,“仔细检查车上的人,如有发热、咳嗽、起疹子的一律不许进去!”

  王瑛他们被迫下车接受检查,不过负责给哥儿检查的是个年迈的哥儿,女子检查的也是女子,并没有太过冒犯。

  检查完确定他们一行人无事后这才放了行。

  终于入了城,王瑛不禁在心里感叹,幸好有梁老提前安排人接应,不然他们就算到了府城也进不来,多半像其他人那般被原路遣返。

  州府不愧是府城,眼下虽是特殊时期,但城中的繁华也不是县城可比的。

  街道两旁商铺节次鳞比,各式各样的招晃看的人眼花缭乱,偶尔还能看见货郎挑着扁担,嘴里吆喝着一连串的顺口溜。

  元宝听得稀奇,瞪大眼睛也跟着学,“针头线脑、拢子发簪、香喷喷的桂花头油……”

  王瑛听着怪招笑的,揶揄道:“赶明儿让元宝也去卖货吧。”

  “阿父,我还小呢,挑不动那么大的篮子。”

  大伙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起来,一扫入城时的阴霾。

  骡车跟着走了一刻钟左右到了旧驿馆,姜聪翻身下马道:“这里是王大人临时跟你们安排的住所,已经提前打过招呼,你们直接进去住下就行。”

  “多谢大人!”李氏拉着王瑛跪下磕头,这么老远跑一趟把他们接过来,担了多大的风险。

  “老夫人快请起。”这可是陈州牧的嫂子,他一个小小的巡查哪里受的起这样的大礼,把人送进驿馆后赶紧回去复命。

  大伙进了旧驿馆,王瑛想起之前陈青岩在试验田里跟他说过,他们来冀州时也是住的这里,不免有些莫名的熟悉。

  驿馆的小厮带着一行人去后院安置,这里提前留了三间屋子给他们住。

  人太多,住起来实在有些拥挤,王瑛也不好开口再要房间,只能暂时先安定下来,抽空出去打听租房子住。

  长时间的奔波让大伙都累瘦了一圈,特别是元宝,原本胖嘟嘟的小脸都露出尖尖下颌了,把李氏心疼的不行。

  “到了府城吃食方便多了,这几日好好给孩子补回来。”

  晌午驿馆供应了饭菜,虽然菜色简单却是不花钱的,几个下人结结实实的吃了顿饱饭,撑得直打嗝。

  驿馆的小厮见几个人把满满一锅饭都吃完了,惊讶的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们,估计心里把这群人当成了饭桶。

  吃完饭大伙便进屋休息,终于可以歇歇脚,也顾不上床上地上,几个汉子躺下就开始打鼾。

  王瑛也累,但他还有别的事要做,支开了元宝自己悄悄进了试验田,将里面的粮食仔细清点了一遍,新种的麦子开了五倍速,短短半个月已经张到一尺多高,看样子再有几日就结穗了。

  正常小麦的生长周期是一百二十天左右,开完倍速二十四五天就能成熟,当然倍速的代价也比较大,试验田的经验条肉眼可见的往下掉,从之前的百分之二十七掉到了百分之二十一,要知道这点经验可是攒了一年多。

  等这茬麦子收完王瑛不打算再用倍速了,他怕经验用的太多掉等级。

  弄完麦子又清点了一下箱笼里的银钱,陈青岩这阵子没用钱,应该是在府学里没什么花销。

  王瑛取出二百两银子,其余的铜钱没动,一是太沉了没法子拿,二来一下拿出这么多铜钱也容易引来贼人。

  驿馆不是久居之地,既然决定要在冀州府落脚,就得出去另找房子。

  只是不知道冀州房价几何,如果不够买房就先租一栋宅院。

  王瑛给陈青岩留了一张字条,告诉他一家人已经到了府城,住在他们之前住过的驿馆,多亏了粱老帮忙,不然连城都进不了,让他在莱州安心学习,不用担心家里,有时间自己会带儿子进来相见。

  留完字条王瑛出了试验田,找到驿馆的小厮给他塞了一吊钱,“小兄弟,劳烦问问这城中有没有买卖房子的地方?”

  “您说的是牙行吧?”

  王瑛点点头,古代的牙行并非只买卖人,也有卖房卖地的。

  “牙行有点远,客官若不着急,晚一点小的带您过去。”

  “有劳了。”

  小厮笑笑继续忙碌去了。

  回到屋里,李氏和青芸已经睡下了,元宝和木头、春生还没睡,黄家的两个孩子也陪在旁边,正拿着木棍拨弄台阶上的蚂蚁玩。

  黄三的两个孩子一起带到了府城,黄家没了大人,留他们俩在镇上根本活不了。

  这一路看下来俩孩子也算听话,不过多两双筷子的事,等他们大一点愿意离开就离开,不愿意离开留在身边当随从。

  王瑛抱起儿子,询问几个孩子道:“你们困不困?”

  四个孩子站起身给王瑛问安,“不困,郎君我们陪着少爷就好,您去休息吧。”

  “这一路你们也辛苦了,进去睡觉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