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194)

2025-10-14 评论

  幸好肉干准备的够多,坚持到明天出考场没什么问题。

  申时一到锣声敲响,所有考生放下笔不能再写了,监考们一排一排的搜卷子和草纸,卷子收上去直接原地装订贴封,上京派来的官员们批阅。

  这些官员全部不是本地人,所以也不存在包庇自家子嗣的情况。

  收完卷子考生还不能离场,因为天色马上就暗了,要等第二天早上再次搜一次身才能离开。

  这一夜才是最难熬的,因为大伙的精神在前几天紧绷到了极致,如今卷子一收走这根绳瞬间崩断,有的人身子夜里哭喊起来,被巡逻的官员按住,还有的试图跑出号房,这样的人会被取消成绩。

  陈青岩也难受,此时格外想念家人,想阿瑛,想抱着他一起睡觉,想抚摸他的身体将他干到求饶……

  迷迷糊糊的睡过去,第二天一早贡院开始往外放人了。

  同进来时一样,依旧是排着队的往外走,待前头的人走完才轮到他们这一排,陈青岩特地整理好衣服,头发也用手泯得稍微整齐一些,戴上儒帽拎着篮子走了出去。

  刚走出号房就听见身后有人小声叫自己,陈青岩转过头见弟弟脸色苍白的冲他笑,嘴上裂了不少口子,笑完疼得他直吸冷气。

  陈青岩失笑,继续跟着前面的人向前走,检查完考篮和身上确定没问题后,交上号房的牌子终于可以离开贡院了!

  走到门口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住,贡院外乌压压的聚集着上千人,全都是来接考生们出来的。

  陈青淮紧随其后,一路小跑过来,“可算是出来了!”

  “淮弟,你还好吧?”

  “还行,就是想回去洗个澡,然后吃顿好的再大睡一觉!”

  陈青岩也是一样的想法,“先出去找找家人吧,他们肯定在外头等急了。”

  二人四处环视,在后面看见蹦着高朝他们挥手的二顺,“老爷,二爷这边呢!”

  陈青岩拉着弟弟挤了过去,二顺连忙接过两人的考篮,“快上车歇着吧,等接到表老爷咱们就走,郎君和老夫人都在外面等着你们呢!”

  田阳县就在龙泉县后面,不多时李禀辰也出来了,被二顺带到马车上,三人见面皆是释然一笑。

  考场亦如战场,他们三人都打了胜仗回来。

  王瑛他们没过来,实在是人太多挤不动,便把马车停在了外面,等了几个时辰终于看见二顺过来,一家人连忙从车上下来迎接。

  马车停稳,三人从车上下来,李氏和方菱上前拉住儿子的胳膊仔细打量。

  王瑛也担忧道:“你们还好吧?”实在是青岩脸色难看的厉害。

  陈青岩点头,“还好,就是饿得厉害,也困得厉害。”

  李氏一听道:“那快赶紧回家吃饭!”

  陈青松跟他们上了第二辆马车,一路上一直询问三人考试的经过,陈青岩和陈青淮打不起精神,二表哥有气无力的跟他讲了一些,不多时三人便靠着车厢睡了过去,等到家的时候才醒过来。

  家里粱老早就等急了,见三人成功出场才放下心,不等他们说话,捏着鼻子道:“快去沐浴,身上什么味儿?”

  三人哭笑不得,赶紧去浴房从头到脚仔仔细细的冲洗了一遍。

  洗完澡换上衣裳,感觉人活过来一半,来到客厅看见一大桌子丰盛的佳肴,眼睛瞬间亮起来。

  大家伙围坐在一起,陈青岩连吃了三碗饭才彻底活过来,也有力气说话了。

  粱伯卿捋着胡子道:“这次考试感觉如何?”

  “题不难,但在号房里面实在煎熬。怪不得都说乡试像历劫,体验了一次,古人诚不欺我啊!”

  陈青淮附和着点头,“没错没错,熬到最后哪还有精神看卷子,能正常的写完字都是这个。”他竖起大拇指。

  李禀文道:“前两次考试我跟表弟的感觉一样,考到最后两日人都傻了,这次倒是还好,虽然也难捱但是有了之前的经验,心里也有准备。”

  坐在旁边的陈青芸一直欲言又止,王瑛帮忙问道:“刘家公子如何?他也考下来了吗?”

  “昌邑排在我们前头,出来的时候并未看见他,想来应该也能坚持下来。”

  刘昌邑确实坚持下来了,不过刚走出贡院门口就晕过去了,两个仆人见状立马跑过去将人背上车。

  幸好问题不大,只是累到极点,作为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少爷,能坚持到最后一日实属不易。

  三人风卷残云将一桌菜吃得干净,吃完饭都困得不行,大伙也没再追问考试的事,让他们各自回房休息。

  乡试成绩要两个月后才能出来,这段时间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

  晚上王瑛把元宝送到婆母屋里,自己匆匆的回了卧房。

  房间里没点灯黑漆漆的,王瑛刚要点着灯烛就被陈青岩从身后抱住。

  “你吓我一跳……”

  炽热的呼吸吹在耳边,陈青岩亲吻着他的耳廓,声音沙哑道:“哥哥,我好想你。”

  耳朵是王瑛身体最敏感的地方,潮湿柔软的舌尖一舔,身体就酥麻了几乎站不住,“青岩……”

  陈青岩抬手将他抱到床上,双手压在头顶,吻如暴风雨般疯狂的落下,亲的王瑛喘不过气。

  好半天才分开两人都气喘吁吁,这段时间因为考试禁欲,王瑛也馋得慌,三下五除二解开两人的衣服便滚在了一起。

  这一夜骤雨打芭蕉,雨点又急又快,打的芭蕉叶子不停颤抖,片刻不停歇。

 

 

第154章 

  陈青岩和陈青淮足足睡了两天才缓过来,醒来看着熟悉的卧房有些恍惚,感觉昨天还在号房里今天就回到家。

  吃完饭两人便去了书房跟粱老讲这次乡试的经过和考试的题目,顺便也把二表哥叫来一起聊一聊。

  青松没在家,府学开了学他又回去继续上课了。

  书房里粱老早就准备好了笔墨,让几人把乡试的题目默出来,然后再各自说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

  陈青岩是记得最清楚的,从头至尾将近六十道题目一字不落的全都默下来,佩服的二表哥五体投地,他至多能默出二十道,其余的是真背不下来。

  陈青淮虽不及大哥,但也能默出五十多道题,粱老拿起草纸看了看,捋着胡子微微皱起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道题你们是如何作答的。

  陈青岩略微斟酌道:“此章乃孔子论治国之道,阐明德礼与政刑之异效。其大义谓:若以政令驱使百姓,以刑罚约束其行,则民虽免于罪过,然内心无羞耻之感;若以德行感化,以礼制引导,则民不仅知耻,更能自正其行。”

  “细而论之,政刑者,乃外在之强制,其效虽速而浅,民畏刑罚,故不敢为恶,然不知善恶之本,终难向善。

  如管仲之法,虽使齐国富强,然孔子谓其器小,盖因徒恃法度而少教化。

  德礼则不然,其为内在之教化。君子修德于己,百姓自然效仿;礼制既明,民知进退之节。《孟子》云:“以德行仁者王”,盖言德化之效,能使民心悦诚服。

  然二者非截然对立。

  圣人之治,当以德礼为本,政刑为辅。《尚书》云:“明于五刑,以弼五教”,若纯任德礼,则顽民难化;若专恃政刑,则民心离散。

  故《论语》此章,实明为政之要:当以德礼化民为本,使民有耻且格;政刑之用,惟不得已而为之。

  治国之道,贵在正本清源,使民日迁善而不自知者,德礼之效也;惩恶禁非以儆效尤者,政刑之功也。二者相须为用,然本末不可倒置,此孔子垂训之深意也。”

  粱伯卿手指敲了敲桌面,“答得不错!”

  这道题明显就是一个大坑,虽然明面上题目的为政篇,孔子主张以礼治国,但实际上是要考生写出“德礼”与“政刑”二者之于治国之优劣。

  考验了学生的破题能力,若是按照这句话解析,最多只能讲出表明上的意思,却忽略了其中更深层的含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