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回去了,过几天派人去接你们。”
两人把李穆送到门口。
林穗望着他的背影喃喃道:“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打起来了,听着怪瘆人的。”
“是啊,我这心突突直跳,走吧先回家。”
第168章
晚饭的时候王瑛把西北起了战事的事跟两位长辈说了一遍。
李氏放下筷子道:“侯爷要带兵出征了?”
林穗点头,“说是过几天就走,想着先把晴儿认我做义父。”
陈容担忧道:“那你们俩的亲事怎么办?万一耽搁了日子……”
“侯爷说如果耽搁了就等他回来重新订。”
“好端端的怎么就要打起仗来呢……”
王瑛也十分担忧,作为后世的人,他知晓太多因为战争断送的朝代。
一旦战争开始,百姓从平安盛世瞬间跌落到水深火热的乱世当中。
历史上的一粒尘埃,落在普通人身上便是一座大山。
过了两天,侯府的马车过来,将陈家人和林穗的家人都接了过去,李家的族亲也请了不少,除了李穆的父亲和主母几乎其余的亲戚都到了。
李穆为的就是在亲朋的见证性将女儿托付给林穗,他怕自己这次去西北万一遇险,晴儿身边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
母亲年纪大了且耳根子软,只要生父跟她说几句软话,主母掉几滴眼泪她就会心软,倒时没准会把整个侯府拱手让人。
李家那些人就更不必多说,除了大哥略有几分亲情,其他人都恨不得他早点死好霸占他的家产。
狼环虎饲,他这么一走留下孤儿寡祖怎能放心,索性干脆过了明路。
这件事他考虑得很周详,首先林穗没有生育能力,这意味着他不可能再有自己的孩子,若是让晴儿认他做义父以后肯定会视如己出。
其次,陈家的人品他信得过,陈靖大人的清廉名声远扬,陈青岩的性格也颇为正值,加上其夫郎帮扶表弟自己开铺子,性格善良又有头脑,这样的人家值得他托付孩子。
当然李穆也不是全然没有提防的,毕竟钱帛动人心,万一自己真死在战场偌大的家业未必不会改变一个人。
所以他在军中留了两个死侍,一旦传出自己的死讯这俩人就会去侯府护晴儿周全,林穗如果善待晴儿这些钱财送他也无妨,若是苛待孩子,死侍也就留不得他了。
其实还有一种法子更可靠,就是将林穗直接娶回去。
但李穆舍不得这么着急,那小郎之前没被夫家善待过,自己又怎好这么仓促的办婚事,万一真死在外面他不是又成了寡夫郎。
准备好便带着孩子和一家人一起去了李家的宗祠,在亲族中的长辈面前,晴儿递了茶认林穗做义父。
晴儿是最高兴的,她还不知道爹爹要去战场,只知道从今日起她也是有阿父的人了,小姑娘从祠堂出来牵着林穗的手舍不得松开。
走到大门口李穆停下脚步,大家都知道两人有话要讲,王瑛主动上前抱起晴儿,“走,跟舅父去车上,待会儿来家里找元宝玩。”
晴儿点点头,高兴的跟上了马车。
“后天我就要走了。”李穆低下头咳了一声,“我走之后晴儿就托付给你照顾了。”
“侯爷放心,我绝对会把她当亲生的孩子对待。你知道的……本来我这辈子都做不了阿父,没想到能遇上晴儿……”林穗眼里闪着泪花,他是打心底高兴感激。
李穆深吸一口气,凛冽的寒风涌进胸口,让他生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
以前上战场他不怕死,他觉得自己死了兴许娘的日子会更好过一些,因为爹爹说他面上的青痣不详,所以才连累娘亲被嫌弃。
自从有了晴儿后他心里多了一份牵绊,如今又多了一份。
“李家那边如果有人过来找你麻烦,你就去军营找郑将军,他会帮你摆平。”
“哎,我省得了。”
李穆从怀里掏出一块玉牌,“拿着这个可以在钱庄支五千两银子,你帮我保管着,若是有急用可以去取钱。”
林穗推辞:“这,这个你自己拿着啊……太贵重我怕弄丢了……”
“无妨,丢了我也能再钱庄取钱,你放心拿着吧。”
李穆伸手拉着林穗抱在怀里,只一瞬又把人放开,只有他身上特有的铁锈味让林穗知道刚刚的拥抱短暂发生过。
“我走了,这几日晴儿就放在你那边,若是她问起来就说我出去练兵要很久才能回来。”
林穗点点头。
李穆招手,下属牵着马过来,他翻身上马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林穗站在寒风中心里却是滚烫的,他按着狂跳的胸口默默祈祷,希望这个男人能平安归来。
西北开战的消息伴随着凛冽的寒风吹到了冀州府。
短短几天大街小巷议论的全都是战事,武朝和平的太久了,近一百多年没有过太大的战事,以至于老百姓把这件事都当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丝毫没有感觉危险正在悄然而至。
正月十六,冀州军接到调令,由武平侯领兵一万三千余人朝西北进发,此行不知又有多少人埋骨他乡……
*
正月二十四,陈青岩一行人抵达了京都,因为刘大人提前打过招呼,这一路几乎畅通无阻。
入城后早有刘家的下人等候在城门口,看见马车上挂着刘字木牌便迎了上来。
“可是二少爷到了?”刘昌邑在刘家中齿叙排行老二。
刘昌邑打开车门,看见对方熟悉的面容,“刘伯,你怎么来了?”
“老爷估摸着你们这几日差不多到了,嘱咐我在城门口等着,怕你们来了找不到路。”
刘昌邑笑道:“我记得路呢!”上次二姐成亲的时候他来的京都,在大伯家住了好几天,这才过了三四年。
刘伯坐在车辕前头指挥车夫怎么走,“这一路走的还顺利吧?”
“中途下了场雪,不过很快就停了没耽搁路程。”
“秋天那会老夫人知道你要成亲,本打算回去的看看,结果着了凉老爷没敢让她动。得知你这次过来,一天念叨好几遍,还给你留了许多吃食。”
老夫人是刘昌邑的祖母,老太太已经古稀之年,因为子嗣单薄对儿孙都格外心疼。
前些年被刘耀之接到京都颐养天年,老太太心里十分挂念二儿子和两个闺女,可惜年纪大了不能来回奔波,不然早就回冀州了。
说话间马车来到朱雀大街,这边就是京都权利一条街,别看这条街这么长,其实统共就住着五户人家。
刘家、宋家、张家、杨家和沈家,每一家除了皇亲国戚就是权倾朝野的大官,暂且不表。
马车停在刘府门口,管家刘辛敲了敲门,门房立马将大门打开,抽掉门槛让车夫将马车赶进院子里。
入门便是一个硕大的影壁,上面雕刻着镇宅的双狮,下面环绕着祥云,画面栩栩如生两只狮子仿佛随时能从石壁上跳下来一般。
陈青岩在心里默默想着,自己那块招财进宝的影壁跟着一比,实在是俗不可耐……
进了门立马有三四个小厮迎上来,牵着马车去安置,车上的东西也不用他们管,待会儿都会送到提前安排好的房间里。
因为陈青岩是外男,不可轻易进二门,所以两人绕过垂花门直接去了老太太住的院子。
一路上刘昌邑拉着陈青岩絮絮叨叨的介绍:“祖母脾气可好了,她见不到青芸见见你也成。”
陈青岩失笑道:“那能一样吗?”
“嗨,差不多就行,待会儿老太太给你吃食你尽管吃,吃的越多她越高兴,千万别客气。”
“好,你放心吧。”
到了门口,刘昌邑便扯着嗓门喊:“祖母!”
他这嗓门够亮的,屋子老太太一声就听出来了,“是虎头来了吧?”虎头是刘昌邑的小名。
刘夫人道:“应当是他没错,除了这小子谁有这么亮的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