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听得直咋舌,这可真够吓人的!
“不过那边的生意也是真多,要不是脚行离不开人我都想过去一趟。”
林秋道:“那边能用什么生意?”
“逃难的人啊,陇西那边商贾颇多,不少人因为战争的缘故都往中原这边逃过来,听说拉一户能赚上百两银子呢!”
王瑛听的心思一动,“逃难过来的人很多吗?”
“多!几万人从陇西那边过来,有的逃到鄯州,有的去了汴州、梁州。眼下冀州虽然还没动静,但是感觉用不到多久人也会过来。”
王瑛心里有了盘算,若是战事持续不停,逃到这边的人会越来越多,只怕冀州的房价会快速增长,若是此时囤上一些房源,估计能赚上不少银子。
不过他手里的钱不多,这件事还得从长计议。
晚上吃了顿饭,因为明天起早就得走,所以没敢耽搁早早就休息了。
二月底三月初,草长莺飞的季节,山上的冰雪都融化了,地里也冒出嫩绿的小芽,天气不冷不热,少雨多晴正适合出行。
亲人分别总是让人难受,临走这日陈容拉着李氏的手一遍遍嘱咐,“嫂子要保重好身体,青岩不在家,孩子都指望你呢,可千万别生病。”
“放心吧,你们路上注意安全,到了县城记得写信过来。”
“好。”陈容又拉着王瑛道:“三姑走了,这一大家子都得靠你,你自己也得注意身体莫要累着。”
王瑛心里一阵动容。“嗯,知道了。”
元宝和晴儿拉着小麦舍不得放手,这段时间的相处,让三个小朋友产生了浓厚的友谊。
时辰不早了,林秋抱起小麦放在马车上,看着眼泪巴巴的两个孩子道:“过阵子你爹爹考完科举还得回老家,倒时带上晴儿一起回来。”
元宝抹了把眼泪点点头,挥手朝小麦告别。
“去吧,路上慢点。”王瑛弯腰给两个孩子擦了擦眼泪。
大伙依依不舍的告了别,直到马车看不见了才进院。
三姑家一走李氏的情绪马上低落,晌午都没吃东西,王瑛怕她忧思过渡,赶紧叫二顺将青芸接了回来。
青芸怀孕已经三个多月了,这会儿正是孕反厉害的时候,什么都吃不进去,喝口水都恶心,闻到腥味更是吐的天昏地暗,原本丰润的脸蛋都瘦出尖下巴了。
李氏心疼得够呛,赶紧变着法的给女儿做吃食,这么一忙起来倒也顾不上悲伤了。
三月,菜铺的生意又到了淡季,王瑛打算把试验田里最后一茬蔬菜卖完不卖了,重新种上粟米和麦子。
上次听曹坤说西北逃难来的人有不少,王瑛便动了囤房的念头,这几日去牙行转了转,跟他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官牙的房价也涨了不少,王瑛感叹自古就不缺这种头脑灵活的商人。
来到孙氏牙行,孙鹏正在接待其他客人,王瑛便坐在旁边看了看最近往外出售的房子。
伙计拿来三本册子,一本是正通街、一本是正阳街,另一本是正和街的。上面基本上囊括了整个府城向外出租或售卖的房屋。
正通街的房册王瑛没看,那边的住宅基本上不对外流通,就算是出售也是天价,自己囤不起。
正阳街的翻了翻,之前看过的几间房子最多的涨了四百多两,最少的也涨了五十两,自家这座房子买的还挺是时候。
看了半晌有两间院子不错,但价格有点贵,以后升值空间不大,王瑛不太想折腾。
如此看来还是正和街的房子最有升值空间。
王瑛拿起房册刚想看正和街,牙行老板便走了过来,“王掌柜,稀客啊。”
王瑛起身跟他打了声招呼,“过来看看房子,看有没有合适的买几间。”
孙鹏一听连忙让下人沏茶,“王掌柜是想买铺面还是住宅?”
“看看宅子吧。”
“想买多大的,有没有选中的位置?”
王瑛道:“一进的小院子就行,至于位置没什么要求。”
孙鹏拿起正和街那本册子打开翻了几页,“这边有七户全都是一进的小院,在一条胡同里,价格不贵一套百八十两银子。但是位置不太好,正和街那边你也知道,鱼龙混杂。”
王瑛在心里盘算着,八十两一个,七个院子也才五六百两,倒是真不算贵。
如果这场战争一直持续不停,那逃难过来的人肯定越来越多,倒是这种院子转手可以翻三四倍。
“除了这几栋还有别的吗?”
孙鹏知道他这是要囤房,这几日来牙行买房囤房的人可不少,但大部分都是买正阳街的屋子,正和街反而无人问津。
“有!”孙鹏又往后翻了几页,“这边还有两条胡同一共十六间院子,不知王掌柜能不能吃下去。”
“这么多空房?这一片的人呢?”
孙鹏轻咳了一声道:“实不相瞒,前些年水患这边闹过一次疫病,这一片的人都死绝了房子就充了公。不过官牙那边嫌这的房子小,位置也不好,就转到了我的手里,你要是介意的话就算了……”
王瑛自然是不介意的,他又不过去住,“这房子都收拾干净了吗?”
“当然,疫病发生后这边就被官兵封堵住了,死的人都拉出城外集中焚烧,房子里也都收拾干净了。”
王瑛道:“这些房如果我都要了最低多少钱。”
孙鹏拿起算盘噼里啪啦拨了半晌,在纸上写下一千百八两银子。
“便宜些。”
“王掌柜说笑,这价格也是看您的面子才给的这个价,若是旁人来我都是两千两不议价。咱们牙行干了这么多年讲究的就是诚信二字。”
王瑛自然是相信他的,自家买的那个房子熟人听到价格都说合适。
“有时间带我去看看房吗?”
“当然可以,王掌柜若是现在得空,咱们这会儿就去瞧瞧。”
“好。”
二人坐上牙行的马车直奔正和街,自打王瑛到了府城还是头一次来这边,照比正阳街这边的街道稍微窄一些,路面也颠簸一些。
这条路跟正阳街的路是一起修的,不过这边拉货的车多,长时间行走压出不少沟壑,使得地面变得凹凸不平。
马车行了两刻钟左右到了房子这边,下了马车王瑛环视一周见环境还算不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破落,胡同可以容一辆马车通行。
往里走一共有十户人家,除了住着人的三户,其余都是空闲的。
孙鹏边走边介绍,“这边虽在正和街但离着军营不远,所以附近还算安全,王掌柜小心脚下。”
王瑛低头见路上一块新鲜的牛粪,应当是刚拉完没多久的,差一点就踩上。
“就是脏了点,不过也没法子,住在这边的都是普通老百姓,还有不少务农的,家中养着牲口,所跟正阳街自然比不了。”
王瑛点点头,跟着他继续朝前走。
到了第一栋房子打开大门,独门独院,三间正房加上一间偏房,因为长时间没人打理,院子的石缝里长出不少杂草。
不过如孙鹏所说里面都收拾挺干净的,屋子里还有一些简单的家具。
孙鹏道:“这些房子虽挂在牙行,但交易的时候还得去官牙办手续,到时都交给我就行。”
看完这边的七户又乘坐马车去了另外两条胡同,那边共十六户人家,房屋有新有旧但都能住人,往外转租或者转卖应当不难。
看完王瑛决定把这些房都收了。
孙老板高兴的合不拢嘴,“王掌柜买下这些房子兴许能大赚一笔。”
“嗐,我不过是小打小闹,几间旧屋子不赔钱都是好事,这段时间想必府城囤房的人不少吧?”
“还好,毕竟房子不像其他东西,动则上百贯千贯能折腾起的都是少数人。杨氏商行的老板在正和街买了十套院子,鸿运楼老板在正通街买了三套院子,其他人倒是没什么动静。”
王瑛闻言心思一动,鸿运楼老板是秦夫人,没想到她居然也买了房,看来这冀州房价确实很有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