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247)

2025-10-14 评论

  “地里的菜别摘了,那个康王妃是个小心眼的怪罪下来倒让青岩为难。反正天气暖和下了蔬菜生意也不好做,留给他们也亏不了多少钱,到时候再找别的生意做。”

  “是。”

  买下那处山头后,康王妃便派人过去修整,将原本种下的蔬菜都铲了,种上了一堆花花草草。

  因为那处暖泉的缘故到了冬天周围都是郁郁葱葱的,康王妃迫不及待让下人去着手修建别苑,不惜花费重金,几个月就搭建出雏形。

  王瑛夜里悄悄进实验田看过几次,这康王妃是真舍得花钱,房子用的一水的老油松,家具也用的楠木。

  眼看着快搭建完了,王瑛才悄悄将实验田收了回去。

  实验田隐藏这一点做的还挺好的,不是突然凭空消失,而是这里的地貌会随着时间慢慢变化,让周围的人都察觉不出来。

  暖泉的水流渐渐减少直至断流,肥沃的土地随着雨水冲刷消失,种在上面的花花草草也全都枯死了。

  直到别苑建好,这里已经变成原来光秃秃的模样!

  管事不敢告诉王妃,花了这么多银子若是告诉王妃只怕自己会受罚。

  就这样一直瞒到八月,康王妃等不及了,询问别苑盖的怎么样了,管事推脱说还没建好。

  康王妃怒斥道:“五个月了还没建完,这些下人是干什么吃的!”

  管事支支吾吾不敢说话。

  “算了,先去看看建怎么样了。”隔天她和康亲王一起去了别苑,原本以为郁郁葱葱的山间小院没想到竟然变成一片荒芜的石头山!偌大的院子突兀的立在山石中间看着十分可笑。

  康王妃气差点晕过去,她前后花了几万两银子全打了水票。当即处理了管事,又派人过来挖暖泉,结果挖到冬天也没挖出一点热水,最后只能放弃这座别苑。

  这件事成了京都的笑柄,每次提起来大伙都捧腹大笑,康王妃平日仗着身份欺行霸市,如今算是吃了个哑巴亏。

  时间一晃来到八月中旬,过完八月十五翰林院的同僚们相继被调到其它部门工作,唯有陈青岩还留在翰林院,跟新来的进士们一起上值。

  他也去吏部打听过,但始终没有消息,眼看着调任的时间都过去了,公务上的事还没有着落,陈青岩不得已去了刘大人府上拜访。

  刘耀之似乎一早就猜到他会来,见到陈青岩也没惊讶,带着他去了书房,“你是为了公务上的事来的吧?”

  “是,同僚们皆已调任,唯独剩下我还在翰林院,可是下官哪里做的不好,所以陛下才留下我……”

  刘耀之摆手,“错了,青岩呐不是你做的不好,而是你做的太好才把你留下来的。”

  陈青岩面露不解,“下官不懂,还望大人明言。”

  “你可知这几年朝中世家开始拉拢新晋的朝臣?”

  陈青岩点头,之前还有人拉拢过他,不过他的立场很明确,一直是站在清流这一边的。

  “清流一派是陛下的手中的剑,世家胆怯却又无可奈何,他们唯有将这剑弄钝了才安心。本来皇上有意将你调任吏部,来我身边帮忙,没想到竟有七八个大臣极力反对。”

  刘耀之无奈的笑道:“你锋芒太胜,吓到他们了。”

  陈青岩心里已然明白过来,沉吟片刻起身道:“如此,下官收拾东西准备外任了。”

  刘耀之拍了拍他的肩膀,“出去历练几年吧,我相信你这把刀只会越磨越利,早晚将那些螟蠹斩下来。”

  陈青岩回到家后将这件事说给王瑛听,“可能咱们要搬离京都,随我去外地了。”

  王瑛也知道其中的利害,眼下陈青岩羽翼未丰,留在京都怕是还没能起势就被世家灭了。

  “外放也好,正好我那蔬菜生意也黄了,京都生意不好做,兴许到了外地就方便多了,你想好去哪了吗?”

  陈青岩略微犹豫片刻道:“我想去鄯州。”

  “鄯州?为何要去此地?”

  “那边虽然苦寒,但却有可施展的空间,上升的机会也大,其次有四叔的根基和人脉,想来我们过去很快就能适应下来。”

  如此看来鄯州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第197章 

  陈青岩主动朝吏部递交了外放申请,因为申请的地点是鄯州,当天就发放了外任文书。

  从原本的七品编修连升两级任正六品的鄯州通判,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这个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副市长,是普通人努力一辈子也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然而翰林院的那些同僚却觉得陈青岩疯了!那种地方一般都是被贬官才去的,他竟然主动过去,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陈青淮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下值后急匆匆的跑到大哥家里,“我听说你外放去鄯州?!”

  陈青岩正在书房里收拾东西,问声应道:“是,吏部已经批下来了,这个月就走。”

  陈青淮焦急的来回踱步,“不是说好留在京都吗,你怎么能去鄯州?”

  “有何不妥的?”

  “鄯州苦寒,而且一旦外放恐怕再难回京了!”

  陈青岩笑道:“外放不是挺好的,之前你不还想着外放吗?”

  “咱们俩个不一样,我对朝堂政事没兴趣,也不打算参合到世家和清流的争斗里,所以才想外任躲出去,可惜事与愿违被留了下来,但是你不同……”

  “正是因为我与你不同,才不得不离开京都。”

  陈青淮是聪明人,立马明白过来其中原委,“怪不得……那为何选择鄯州。冀州、莱州还有兖州、宋州都比那边好啊。”

  陈青岩又把昨天的话跟他解释了一遍,“到了鄯州还能借上四叔的光,也算不错了。”

  “唉……等你们一走,这京都就剩我自己了,有事都不知该与谁商量。”

  “好好跟弟妹商量,不要小看家中的内人,当初若不是因为你嫂子,哪有今天的我。”

  “嗯,我知道了。”

  陈青岩拍怕他的胳膊,“这几年在京都努力点,兴许以后回来的时候就仰仗你了。”

  “我一个七品的主事,大哥太难为我了。”

  兄弟俩相视苦笑,想出去的出不去,想留下的留不下,世间的遗憾大多如此。

  过了两日其他同僚也纷纷登门拜访,其中有曾经相处不错的李缤和刘骏山、李琅等人。

  “听说你要外放了。”

  “是,去鄯州任通判,官职可是比你们都高一级呢。”

  李缤拍了他一下,“别闹了,你怎么想不开去那边呢,最起码也得去扬州、金陵啊。”

  “好地方哪里轮的到我,与其去那边做个闲散官,还不如去鄯州做出一番事业。”

  刘骏山道:“青岩兄好抱负,我也是这般想的!”他今年也被外放了,马上要去郑州任转运使,从六品官职,也算是从基层做起。

  李缤叹气,“哎,我还以为青岩能留在京都,等你们一走能聚的人就又少了许多。”

  旁边的李琅道:“倒是那个徐魏留下来了,听说是走了沈家的路子入了吏部。”

  提起这个人大伙都有些不齿,早先此人一身清高傲骨,整日批判这个批判那个,一副谁都瞧不上的模样。

  结果还没到一年就被世家拉拢,迫不及待的投奔了过去,如今沾着沈家的光得了不少好处,前阵子已经在青龙街的长乐道买了处三进的院子,少说也得一两万两银子。

  这种人大家都瞧不上,从翰林院出来也就没再走动。

  送走朋友王瑛道:“元宝那边得跟刘家说一声,待会儿我带着礼品过去一趟,毕竟在他们家读了两年的书,如今要走了也得把礼数周全了。”

  “我同你一起去吧。”

  两人收拾妥当拿了带了礼品再次去了刘家登门拜访。

  刘夫人见两人拿着不少东西过来,“怎么还带东西来啊?”

  “青岩的调令下来了,我们过几天就要去鄯州了,以后怕是不能常见,元宝这两年读书给您添麻烦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998 年下攻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种田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