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提前将试验田里的蔬菜和水果搬出来,装进竹篮里盖上麻布,装在骡车上让墩子把车赶到镇外。
天亮后再从镇外进来,假装从外地运过来。
石墩子老实巴交,不敢过问东家这是啥意思,怎么吩咐的便怎么干,十分懂规矩。
大清早,一家人都来铺子里帮忙。
二顺踩着梯子把招晃挂上,青绿色的招晃上绣着四个大字——王氏菜铺。
招晃是婆母缝的,青芸帮忙绣的字,布料用的讲究,往上一挂将这一排的商铺都比了下去。
随着一筐筐新鲜的蔬菜从骡车上卸下来,附近铺子里的人都出来看热闹。
要知道现在可是十月份,北方的地里都结霜了,老百姓现在能吃到的蔬菜只有提前囤好的萝卜和白菜山芋,再就是晒干的蔬菜。
这样新鲜的菜别说吃了,见都见不到。
“掌柜的,你家这菜从哪拉来的?怎么这么新鲜啊!”
王瑛道:“从莱州拉来的,我们家四叔不是在那边做官嘛,刚好有点人脉,便想着从那拉些菜过来卖。”
这说辞有人不相信,从莱州到镇上七八天的路程,多新鲜的菜放上七八日都蔫了,这筐里的菜还挂着露水呢!
信不信也没法刨根问底,毕竟人家有当官的亲戚,大伙只当听个乐呵。
隔壁卖香油的老板道:“这胡瓜怎么卖的?”
“二十文一斤。”
“二十文?夏天的时候才卖两文钱!”
王瑛笑道:“你也说了是夏天,现在什么季节?除了我这,可买不到这么新鲜的菜。”
“那也太贵了,吃金子不成?”
手头没钱的已经摇头离开了,王瑛不着急,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卖给寻常人的,不然他怎么赚钱?
再说卖便宜了试验田里那点地也不够卖的。
等人走得差不多了,李氏才小声问出口,“瑛儿,这菜究竟是哪来的啊?车夫前几日不还在家里吗?”
作者有话说:
----------------------
第26章
试验田这事没办法跟李氏讲,只得撒谎道:“这菜其实是从庄子上拉来的。”
“庄子上这个时候还有青菜?”
王瑛脑子转的飞快,“咱们庄子的山头上有一汪暖泉,周围气候温暖,秋天的时候我让庄头在旁边种了些菜,上次去看涨势不错,正好冬天拿来卖。”
“原来如此。”
“这件事可不能说出去,万一让有心人知道了,咱们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李氏连连点头,做生意的事她不懂,但儿婿交代了自然会听。
王瑛擦了擦额头的汗,好歹算是把事情圆过去了。
很快就来了客人,是婆母相熟的几个朋友来捧场,这些夫人们家底殷实,自然买的起新鲜的蔬菜。
“这菜可真新鲜,看着像刚摘下来似的。”
“可不是,你说人就是怪,夏天的时候也没见吃几口胡瓜,天气一冷就想吃这口东西,”
“我也是,当季的茄子一口都不想吃,等秋天没有了就馋起来,往年都让仆人晒茄子干,今年可有口福了能吃上新鲜的!”
王瑛一边给她们称菜一边道:“夫人们要是吃着好,下次再来,咱们铺子里天天都有这样新鲜的菜。”
这几个夫人倒是懂规矩,虽然好奇菜是从哪来到,但谁都没开口问,毕竟这是人家的买卖,告诉你了还怎么赚钱?
就是菜的价格太贵了,照比夏天普遍都贵了十倍,三文钱一斤的茄子如今卖二十八文钱,两文钱一斤的豆角卖二十文。买几斤菜就花了上百文,偶尔吃一次还行,日日吃便是富贵人家也吃不起。
送走了几个妇人,王瑛把钱扔进匣子里,招呼陈青芸过来。
“菜的价格都记下来了吗?”
“嗯!”小姑娘脑子好用,在旁边听了一遍就记得差不多了。
“以后我要是有事不在,铺子里的生意就交给你来打理。”
“嫂子放心,我肯定能看好!”
李氏在一旁欲言又止,在她接受的教育里,女子无才便是德,未出嫁的女人和哥儿轻易不可抛头露面,否认会让未来的夫婿瞧不起。
可自从老爷过世后,她才渐渐感觉到自己受的教育有缺陷。
如果没有儿婿支撑,这个家怕是早就散了,心里也渐渐认可了王瑛的教育方式,让女儿早早出来历练一下也好,省的像自己这般什么事都拿不起来。
冯家粮铺的两个夫人来了,这家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得知王瑛的菜铺子开张了,自然要过来转转。
“上次给孩子那个红果子还有吗?孩子吃过一次就爱上了,天天缠着我要我给他买。”
“有,给嫂子留着呢!”王瑛连忙从下面搬出一小框西红柿。
这东西刚才没往外面摆,一是不认识的人未必会买,二来他想卖个高价。
“番茄水分大不禁放,运来的时候损耗了不少,价格怕是高一点……”
“多少钱?”
“十文钱一个。”
“哎呦,我当多少钱呢,给我来十个。”冯夫人摆手让小厮给钱,王瑛麻利的挑了十个大的给她装进篮子里。
二夫人也要了十个,王瑛见她们二人买的多,教了她们一道热菜,番茄炒鸡蛋。
“这东西还能炒着吃?”
“当然了,炒出来酸甜可口孩子保管爱吃!”
冯大夫人一听高兴的笑弯眼睛,“那行,吃着好吃下次再来买。”
看到旁边还有其他的菜,二人又各买了不少,足足花了四百多文。
送走两人又陆续来了几个打听菜价的客人,有的嫌贵舍不得买,有的只买一点回去尝个鲜。
晌午陈青岩拎着食盒来了,离老远就看见自家铺子门口的大招晃,走进去见王瑛正在教陈青芸记账。
“生意怎么样?”
“大哥来啦,我们一上午卖了七百多文钱哦!”
王瑛得意朝他翘翘下巴,“我这生意还不错吧。”
陈青岩拱手装模作样的跟他贺喜,“不错,小生佩服。”
“少来,这只是第一天开业大家都图个新鲜,明天应该就没这么多人来买了。”
陈青芸一听小脸垮了下来,“那咋办,这些蔬菜放久了不会坏吗?”
“你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陈青芸抓耳挠腮思考半天道:“把菜低价卖出去?”
陈青岩道:“你卖的价格低了,就更没人愿意花高价去买,都等着你卖不出去低价往外卖。”
王瑛给了陈青岩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低价处理可行,但是不能给普通百姓,咱们镇上不是有几家食肆和酒楼吗,他们也需要菜,卖不出去的就可以便宜些卖给他们。”
三人正说着,镇上的迎客酒楼的老板就来了。
老板姓赵,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留着山羊胡,穿着一身墨绿色的褂子,头发利落的挽了个道髻,眉眼细长上挑,一脸的精明像。
“哪位是菜铺老板?”
王瑛走上前道:“在下便是,客官想要买什么菜?”
赵岚上下打量王瑛,开门见山道:“这菜是从哪运来的?”
“从莱州。”
“这么远怕是不好运吧?”
王瑛笑而不语,反正谁问都是从莱州运来的。
赵岚见问不出来也没继续追问,挑拣起篮子里的菜,“这菜倒是齐全,要是我买的多,价格能不能便宜些?”
“当然可以,不知赵掌柜要多少?”
赵岚转过头道:“你认得我?”
“迎客酒楼掌柜的,自然是认得的。”
“那我也就不拐弯抹角了,我想在你们这进菜,给我报一下价格。”
王瑛把每样菜,按每斤便宜五文的价格报过去。
“这么高的价格,我哪还有利润可赚,这韭菜夏天一文钱能买一捆,现在竟然要十文钱一斤,实在太贵了,再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