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256)

2025-10-17 评论

  往前几年,这妥妥的资本主义作风。但现在谁管啊?

  一个个都羡慕死了!

  “什么退休金不退休金的,我要的是退休金吗?我要的是身为铁路人的荣誉!!”席于飞一梗脖子,“宋叔不懂我啊。”

  “滚蛋吧,我还不懂你!”宋思明一翻白眼儿,心说我跟你个小滑头说什么正经事儿,“总之你五嫂那件事你多上上心,咱们铁路医院也缺少好医生。”

  席于飞从善如流的滚了,蹬着自行车也没回家,直接去了琉璃厂。

  这时候的琉璃厂可都是老房子,不像后面为了增加旅游什么的盖的新房,横平竖直让人看了就心烦。

  席于飞在琉璃厂也买了两个铺面,之前有人平反回来,直接把琉璃厂这边的老房子出手了,然后被国外的亲戚接走,不打算在这边生活。

  席于飞替他后悔,但乐滋滋的把人家房子买了下来。

  说是铺面,就是临街的房子对外打开了门,里面还有个院子以及几套房。这边的院子是重灾区,破坏的比较严重,光修理就花了三千多。

  两套房席于飞砸了一万八进去,并且交给了张大嘴帮他看店,以及收各种古董。

  店铺名字还是张大嘴亲自写的,叫万宝阁。进门不是柜台,是个室内造景的假山流水,水里还趴着个三腿金蟾蜍。

  绕过假山流水,就是会客区,里面坐着人外面看不到,十分私密。

  开业的时候席于飞没去,但听说到了不少人,都是小贝勒的朋友们。

  估计也不会有人想得到,一个懒得不行拉板车的落魄中年男人,其实是个有大本事的。

  看着路上突突突的摩托车,席于飞也有点儿心痒。但又觉得二百五这个名字实在不太好听,而且这时候买摩托车又贵,也没有什么太大用处,而且还要托人情,实在不划算。

  他寻思着回头一步到位,直接买个小汽车。就是这时候驾驶证不太好考,没有什么驾校,都是得去找老师傅学开车。不但要学开车,还得学修车,什么时候老师傅点头了,才会带你去车管所那边开个证。

  他们家里,只有二哥有那个驾驶证,别人请他去开个车,还得给钱给烟呢。

  席于飞还特地转到荣宝斋那边抽了一眼,现在的荣宝斋就是个文物商店,旁边还隔出俩屋子挂了新华书店的牌子,跟着一起卖书。

  之前荣宝斋只有一些乱七八糟的古董字画,改开了几年,里面还增加了笔墨纸砚,以及帮人装裱的柜台。

  席于飞可不去买什么笔墨纸砚,字画他也看不懂,又不是什么文化人儿。他直接去了旁边书店,转悠了一圈出来,买了一大兜子小人书。

  小人书多好看呢,有字有画,还有收藏意义。

  拎着一兜子小人书,就这么溜达进了万宝阁。

  万宝阁里面有人说话,席于飞进去看了眼,不认识。张大嘴起身招呼了一下,也没说他的身份,直接让徒弟把他带去后院了。

  是的,张大嘴还收上徒弟了!

  不止有徒弟,还有两个老哥哥过来上班,做瓷器和杂项的鉴定。

  席于飞拎着小人书,在后院放字画的屋子里转悠,看看有什么新增加的东西。然后看到墙上挂着好几张字画,看不明白,觉得还挺不错,看落款——听风俗士。

  也不知道这是谁,脑子里反正没有这个人。他就知道什么八大山人齐白石这种名声响亮的。

  席于飞来到后院,后院也布置的非常漂亮,巨大的核桃树下摆放着一个贵妃榻,上面堆着两张皮子,看上去柔软舒适。

  他往贵妃榻上一趟,翻出本小人书慢悠悠的看。

  没一会儿,张大嘴进来了,“大宝咋有空过来?你家那个跟屁虫没来?”

  “滚蛋,谁跟屁虫?他去羊城实习了。”席于飞翻了个白眼,“我休息,闲的没事儿,过来坐坐。”

  张大嘴这两年跟着他赚了不少钱,就在这条街上买了个小院儿,把老娘媳妇儿孩子都接来住了。

  “我跟你说个事儿,”张大嘴拍了拍身边的桌子,片刻后有小徒弟端了茶壶过来,还带过来一碟子五香花生,一碟子新切的萝卜条。

  席于飞眼睛压根就没离开小人书,漫不经心问道:“什么事?”

  “贝勒爷家里人回来了。”张大嘴道。

  席于飞一愣,“贝勒爷?哪个贝勒?你之前见过的那个?”

  “什么之前,小时候见过的那个!”张大嘴倒了两杯茶,其中一杯推到席于飞跟前儿,“他们家不是跑国外了吗?如今国内政策松了,他家后人回来,要处理这边的东西。好多东西都带不出去,都想换成金条。”

  “崽卖爷田不心疼啊?”席于飞来了兴趣,坐直了身子,“咋?老贝勒还有很多东西留在这边了?”

  张大嘴道:“我去看了,他家跟我也算有点儿交情,不少字画古董。我寻思你如果有黄金,完全可以换。不止如此,他家这边还有院子要卖,你要不要入手?”

  金条这东西席于飞确实有不少,这两年新哥也在一直帮他换,囤了几十斤了。

  不说新哥给他换的,他那个市场里面大超市一楼那么多卖黄金首饰的,金条完全不缺。

  “古董字画你拿主意,院子是什么院子?大杂院我可不要。”席于飞道。

  他之前贪便宜买了个大杂院,院子是买下来了,但里面的人不搬走啊。总之各种扯皮,甚至连房租都不想交。

  街道过去交涉了好几次,每次去那边就冲出来好几个老头老太太跪着哭,仿佛把他们赶走就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儿。

  问题这房子也都是街道租出去的,又不是他们买的,一个个横的仿佛祖上就住在这里一样。

  最后还是曾柳华出马,直接把租金翻了个倍,然后带着一群壮小伙儿挨家挨户的催房租。

  俩月不到,那群人就搬走了,只不过临走的时候把屋子糟蹋了一个遍儿,窗玻璃都给砸了,还在屋里拉了屎。

  席于飞恶心的不行,把锅往街道身上一甩,让他们出人收拾房子。有那么多劳教的呢,都是壮劳力。进了院子该拆的拆该修的修,省下来的那点儿钱,又都搭进去了。

  张大嘴道:“大杂院有什么好给你介绍的?正经的好院子。五进带花园,有两座东西跨院,跨院都是两进的。”

  “好家伙!!”席于飞惊了,“这么好的院子,之前住的什么人?”

  张大嘴道:“政府机关的办公处,现在人家主人回来了他们就得搬走。我进去看了,保护的挺好。这是大院子,还有个小的是三进,也带花园,之前贝勒在里面养外室的。但那个小院子被破坏了一些,一直没人修,里面很多东西都快烂完了。”

  房子就是这样,有人住就不会有事。但没有人住,很快就会坏掉。

  席于飞啧了声,“外室住的院子也是院子,破点儿没事。他们打算要多少?”

  张大嘴举起三根手指头,“全都要的话,三十斤。”

  席于飞:???

  啥玩意就三十斤?大米啊?

  作者有话说:

  去北京旅游的人,都去过琉璃厂吧?荣宝斋,著名景点儿。

  那地方我以前也经常去,因为学过一段时间国画,过去买笔墨纸砚。

  琉璃厂那条街算是最早的古玩街,九几年才有的潘家园。

  现在琉璃厂那边都改的不像样子了,去看过一次失望了,就再也不想去了。

 

 

第183章 买房

  受到战争和某些其他影响,八十年代初期的黄金价格一克在三十块钱左右。

  这算是近年来黄金的高峰期,所以改革一开放,不少人都开始偷摸的卖黄金。毕竟当时的工资,一个月才三十多不到五十块。

  也正是因为这样,田新帮着席于飞收了不少。

  国内在八十年代,一斤早就改成了十两统一重量,一斤也是五百克,三十斤黄金兑换就是四十五万!!

  在当时,那就是天价!

  张大嘴笑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我看了他们留下的字画古董,确实相当不错。还有一部分古书,保护的也十分好。有人已经去看过了,古书给出了一斤二十本的价格。不过贝勒家里嫌麻烦,不想零售。咱们可以先去看看院子,然后再考虑这个价钱要如何答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江湖太妖生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文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