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当乘务员(267)

2025-10-17 评论

  老爷子也有老爷子的处世之道,看见喜欢的人,就喝真茅台。一般的不得已要喝点儿,那就喝里面灌了别的酒的茅台。

  若是又人说味道不对,大爷就装出惊讶的模样,争辩几句,那味道对的酒很快就会送来。

  毕竟食堂的大爷都是有点儿背景的,也没人愿意得罪。

  王大爷靠这个办法,可是蹭了不少好酒。

  锅包肉就得趁热吃,外壳酥脆酸甜,内里柔软细嫩。既能下酒,又能当做零食,席于飞去东北的时候每次都要点上一盘,不但他喜欢,云穆清也很是喜欢。

  云穆清本身就爱吃甜的。

  一老一小喝着酒,聊家长里短,说起翻墙偷盗拦路抢劫这些事,王大爷都忍不住叹气。

  “年轻人太多了,也没有个工作,长久这样下去,不太好啊。”

  作者有话说:

  两千年前,东北那边就是小鬼子老毛子间谍的重灾区。

  香港回归之前,这些跳蚤天天找事儿,恨不得把回归这件事搞砸。

  不过咱妈强悍,顶着那么多压力,还是把香港澳门收回来了。

  那也是咱妈跟全世界第一次亮出肌肉,不让回归,那就干!

  西方那些人又不傻,当年小米加步枪就把他们揍的有来有回的,如今咱家都武装的更好了,揍他们会更轻松。

  既然国内闹不起来,他们只能低头。

  不过香港还是有一群数典忘祖的,但这些年的教训,也应该让他们能懂点儿人事儿了吧?

 

 

第191章 席向东

  百姓都能看明白的事,上面自然也会看明白。

  八三年的严打,就着实震撼了不少蠢蠢欲动的人,也压制了隐藏在暗处那些蠢蠢欲动的蠹虫。

  不过这话现在没办法说,席于飞只是笑道:“年轻人总归会有他们自己的出路,我朋友在羊城开了个厂,就托人去西北招聘了几百个年轻人过去工作,工资待遇极其丰厚。时间长了,没有工作的年轻人看到好处,也会动了心思,不再这么闹腾了。”

  宁新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要他们做得好,那就是企业的领头羊,资源也会自然而然的向他们倾斜。

  现在年轻人出去打工,必须以村子,街道为单位,开了集体的介绍信,再由人送去接洽才可以。

  等到九十年代,每个人都能跟领身份证的时候,就能自由南下北上,找地方打工了。

  那时候,经济才算是真正的盘活。

  不过王大爷看的比较深远,他毕竟是在调查局工作,耳濡目染的也会懂很多。

  “一个厂子若全都是本地人,也不合适。到时候有了利益冲突,本地人容易闹事。有些外地人在里面,总能缓和一些。”

  解放前那些工厂,也都是本地人外地人都有的,防的就是本地人抱团,闹出一些不可收拾的破事。

  都说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那边之所以在九十年代没落下去,一部分是因为那边官僚气息太重,另一部分就是本地人抱团太厉害。

  外地人过去投资,上面要送礼,下面还要看职工脸色,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

  田新能在沪市做偌大的黑市,不是没有这个前瞻能力,但毕竟他的力量大多都在沪市,很难向外延伸。席于飞既然帮他介绍了人,他必定会给出很好的待遇,把这件事争取落实。

  只要做好了,宁新前途不可限量。

  席于飞喝了一两酒,头就开始发晕了。他酒量原本就不好,后期也是练出来的,结果练出了肝癌。

  现在惜命,偶尔喝点儿,所以酒量一直都不咋地。

  王大爷也不劝酒,俩人把一大盘子锅包肉和一盘子花生米吃完,那边云穆清和孙处长也找了过来。

  “好啊,你们在这里吃小灶,竟然不叫我!”孙处长看着盆干碗净的桌面,笑骂道:“我竟然连剩菜都没得吃了!”

  “想吃就让我大爷给你做啊,还能缺了我孙叔一口吃的?”席于飞笑嘻嘻的站起来,“这也是我大爷心疼我,难得来一次,得让我吃点儿好的。”

  “啊对对对,你难得来一次,距离你上次过来,都过去十天了呢。”孙处长阴阳怪气。

  “王大爷,您看,我孙叔嫌我来的太多了!”席于飞哼唧。

  王大爷哄他,“怎么就来的多了?小孙你咋回事?孩子好不容易来一趟……”

  “我的错我的错!”孙叔连忙投降,“那你们中午还在这里吃吗?”

  席于飞拍了拍肚子,“我吃饱了,就不在这里吃了,玉玉得陪我回家吃,我娘今天蒸包子呢。”

  “你就惯的他!”孙处长气笑了,指着云穆清道:“你看看惯得成什么样子了?他吃饱了,就不顾你了!”

  云穆清只是笑,扶着席于飞道:“那我们先走了。”

  俩人出门上了自行车,等离了调查局,席于飞才问,“聊的怎么样?”

  云穆清道:“我把要求提了,孙处长说有些难办,但国家缺少人才,他会跟上面一起商量。又问了我许多在羊城那边实习的事,我也说了一些。主要是问西北过去的年轻人工作如何,我仔细的讲了,孙处长表示这是一件好事,但仍旧要观望,毕竟现在很多年轻人心思不正,就算去了也会招惹祸端。”

  这个年代的许多人经历的太多了,许多旧习还没纠正过。其实也不是他们的错,主要是家里就是这样,总觉得只要稳定了,找个大户人家当个跑腿就能赚上吃喝,所以孩子也教的吊儿郎当,游手好闲。

  这一路席于飞就看见不少年轻人,三五一伙蹲在路边晒太阳,饿了就东蹭一口西蹭一口。

  他们也不是不想找一份工作,可实在没有那么多地方容纳。

  时间长了,就会养出一身坏毛病。

  席于飞回了家,家里的包子都出锅了。

  进了二进院儿,看见贴墙站着几个侄子,一个个垮着小脸儿,脸上还有泪痕。

  “哟,怎么了这是?”席于飞抄着手,笑嘻嘻的看着,“站军姿呢?”

  二哥从屋里出来,道:“别管他们,一个个不好好读书,放假了就只知道胡闹胡玩。去了学校老师写了卷子让做,都不及格!”

  在这个院子里,不及格可真的是一件大事了。

  家里又是校长又是教授,还出了七名大学生,结果竟然还有不及格的!

  席文明看着全都是叉的卷子,直嘬牙花子。

  席于飞劝道:“玩野了而已,沉下心多学学成绩也就上来了。你们几个也都听着,小学毕业考不上初中,正经工作都找不到。谁如果初中能毕业,我就介绍谁去工厂上班,高中毕业,我就让谁管咱家铺子。如果能考上大学,我就奖励给谁一万块钱!”

  “大宝,你这都是说什么啊?”二哥气的跺脚,“他们学习是给咱学的?都是给他们自己学的,不好好学还想那么多乱七八糟?要我说不考上大学,都去要饭!”

  席于飞压低声音道:“你不也没要饭吗?”

  二哥瞪眼。

  席于飞笑嘻嘻道:“总之呢,学习是好事,认字明事理。家里也不求你们门门靠一百分,但至少得及格吧?你们爷爷估计都没见过错题这么多的卷子,可真的是开眼了。”

  席文明叹气,把卷子反着放在一旁,眼不见心不烦。

  小五转了转眼珠子,“六叔,我们考上大学,真的能给一万块?”

  “能给,而且还能让你们随便花,你爹娘都管不着。六叔的话,你们还能不信?”席于飞点头。

  别说一万块了,这群孩子连十块钱都没摸到过。

  平时出去玩,兜里有个五分钱那都是大钱了,五分钱,能买十块糖,或者一大捧瓜子,或者五根冰棍。

  二哥无奈,“你就惯着他们吧。”

  席于飞嘎嘎笑,揽着他二哥的肩膀往里面院子走,“不学坏就成了,再说你也说学习是给他们自己学的,他们不爱学,你们操什么心?你这一操心,那不就成了给你学的了?既然给你学的,那你不得给点儿奖励?驴还得胡萝卜吊着走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江湖太妖生 布衣生活 随身空间文 种田文 穿越重生言情 年代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