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看那姓杨的女子就是疯了,想要买凶杀人。我听说是她家孩子考不中秀才,她嫉妒方家,这才要所有人不得好。真是谁沾了谁晦气。还有呢,哎哟不过这可不能说。”
“啥事?说来听听。”
“这……说说倒也行,可兄弟你可不能对旁人讲。就是这个方秀才家的夫郎,有人说他有山神庇护,所以要害他的人都会生病。我听人说他们村子里也有人要害他,结果后来就被山神吓得天天喊疼,疼得就跟那被宰的猪一样啊。他说是被人打了。可大夫这去一瞧,嚯!你猜怎么着?身上啥伤都没有,你说神不神?”
武胜说得绘声绘色,像是他全都亲自目睹过。李胖越听越觉得兴许真有这么回事,不然高河原本身体那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到了这地方淋场雨就病了?
那山里的雨也多的是啊!也不是没有淋过!
还有那姓杨的娘们儿居然敢骗他们,说于庆隆就是个普通人家的夫郎!若非如此,管事的根本不会接这活,就算接也绝不是那个价!
李胖问道:“那你可知那些土匪要杀的那个姓于的夫郎是哪的人?”
武胜说:“知道啊,不就是下溪村的?话说你们还要不要上车?”
李胖咬咬牙:“上!”
他别说上车,他都想抢车!可是兄弟病得只剩下半条命了,而且这骡子车上还坐着两个壮汉呢。
武胜搭把手,把高河扶到车上。
骡子车骨碌碌往镇上走。路上武胜接着说他的听闻,尽是些关于方秀才一家怎么怎么厉害的,还有认识多少多少人。
李胖越听越沉默,脸色也越黑。
他不是没有怀疑过这个赶骡子的人,可是这些人是怎么知道那姓杨的找了他们的事?
总不能光靠猜就猜出了这许多!他还没瞧见于庆隆的人呢!他和高河也从未与外人说过他们要去害谁!他们是做什么的!那就说明这赶骡子的人说的很可能是真的,就是那姓杨的说漏了嘴!
那姓杨的真是害苦了他们!
可他们又是怎么到了刚才被叫醒的地方?
李胖想起了那碗药。这亏得不是害命的药,不然他和高河哪里还有命在?
那夫郎胆子倒是不小。
李胖狐疑地看着武胜:“这位兄弟,你可有看见是谁将我兄弟二人弄到了方才那地儿?”
武胜疑惑地说:“不是你们自个儿走到那的吗?”
李胖道:“怎可能?我兄弟二人睡着难道能走路不成?”
武胜说:“可我见得你们脚印了啊。我还想着你们是走累了在那里歇歇,怕你们睡久了着了凉才喊醒。”
李胖一瞅鞋底,居然真的有许多新泥!还粘着树叶和稻草呢!
武胜说:“要不你们回去瞧瞧去?”
这要去了剩下的路就得走着走了!
李胖犹豫了一会儿,笑说:“算了,料想兄弟不会骗我。”
他不禁细瞅瞅这骡子车。
上头拉了许多黄豆杆子。人都是挤着坐的,瞅着也没地儿放他和高河。真是邪了门儿了。
后来他们来到城门口,他看到有人在收过路费。
收过路费不是什么稀罕事,可如果收过路费的人穿着一身当差的衣服手里拿着一张画,那上头画的是他,那可就稀罕了!
李胖吓得当即不敢再向前,见车上的人也在狐疑地看他,赶紧把高河拉下了车。他道:“谢了小兄弟,往后谁问起你就说没见过我二人!否则牵累你们可别怪我没提醒。”
说完他连拖带拽扯着高河走了。没多一会儿拦了一辆外面的马车,赶的是良塘镇的方向。
骡子车上几人见状,赶紧朝城门口走。
于庆隆接过差役手里的画像,到一边拐角处给了对方一些铜钱,笑说:“劳您费眼,请几位兄弟喝茶。”
那差役满意地笑笑:“好说。”
于庆隆卷了画像便与方戍、方山、武胜聚到一起:“方山哥,确定他们走了吗?”
方山道:“确定走了,果真是往良塘镇方向。”
武胜还显得有些兴奋:“还真能给骗住。不过没揍他们一顿可真是便宜了他们。”
于庆隆叹气:“现在揍了,到时挨揍的搞不好就成了咱们。现下还不知他们究竟是哪来的人,冒然行动确实不妥。”
这事无意中把师父跟李正牵进来了,万一处理不好会害了很多无辜的人。
武胜常年打铁弄刀,有一颗仗剑江湖的心,于庆隆原本要跟他借车结果这家伙出车还坚持要出人,此时道:“那就这么放过他们了?”
“暂时只能是这样。若是这会儿就把他们捉了,他们也不可能供出买主,因为那会坏了他们道上的规矩,往后便不会有人再找他们‘做生意’。所以他们只会把矛头指向咱们。那可真如了杨凤的意。”
“有道理。”方山说,“现下这样放他们回去,他们此行吃了这么大的亏,必定要有个说法。只要他们真信了是杨凤的儿子把消息透漏出去的,他们一定会找上吴家。”
“是这么回事。”
于庆隆说完转头去看方戍,却见方戍在看着他出神。
他不由往另一边挪开身,结果方戍的目光就跟着他一起挪。
就是在看他。于庆隆戳了方戍一把:“想什么呢?”
方戍说:“不知新来的镇守大人会不会管这些事。”
于庆隆说:“管多半也不会马上管。”
刚来了还没摸清楚怎么回事,谁敢说干就干?古时剿匪也是个头疼事,毕竟跟打仗一样,那是要出人力财力物力的。
而且真剿了,抓还是杀?那要是都抓了,谁来养?如果不关着就得重新教育,那也不是什么省心的活。所以若不是上头有令,或者实在不管不行,很多官吏并不愿干这活。
方戍说:“走吧,不管如何先去镇上问问再说。”
方山便留在城外,剩下三人进了城。
武胜去了打铁铺,于庆隆跟方戍去了衙门附近的茶楼。
衙门外面当值的都不是原先的人了,城门口也不是。但这些人总不能凭空消失。
于庆隆到茶楼,抽了个伙计不忙的时候问道:“小哥,向你打听个事,原先郭镇守在的时候那几位在衙门口当差的大哥现下在哪你知道么?”
伙计说:“知道啊,他们都被拉去训练了。”
“训练?训什么练?”
“咱们这位新来的镇守可厉害着呢。”伙计小声说,“一来就说咱们这边的差役衙役底盘都不够稳,若是遇了事都不顶用,所以都拉到他营地里专门练练,练合格了才能再回来继续当差。”
“……那也有些日子了吧?一直没回来过?”
“肯定是回来过我才知晓啊。一个个晒得呦,黢黑。不过很快又回去了。”伙计还记得于庆隆跟纪时雨谈过话,而且纪时雨待这人不大一样,他便也有心多攀谈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