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桓微感诧异,恍然发现原来他的夫郎已经许久没有这样俏皮地跟他说过话了。曾经何时他的寒儿也是会跟他撒娇,会笑闹的。
他不由将人捞到怀里抱住:“看来你真的很喜欢这。”
元思寒说:“桓哥你会不会住不惯?若是住不惯,我们……”
洪桓不及他说完便道:“只要你喜欢,我再厚着脸皮说多借住些时日也未尝不可。这才来了几天,你就活泼许多,食欲也变好了,这里的确是个好地方。”
元思寒点点头,将脸埋在洪桓颈间:“桓哥,你累吗?”
洪桓啄了夫郎一口:“若是旁人问,那便是累。若是我的寒儿问,那我可不累了。”
他说罢将人压在身下,退去爱人衣袍。
却说另一头,于庆隆也被方戍把衣服剥了。方戍把衣服拿一边挂好,给于庆隆捏捏:“今日累坏了吧?”
于庆隆说:“是有点。不过看到朋友开心,我自己也开心。话又说回来,我发现我认识的这所有的哥儿说话都很温和,包括我阿爹都是,对我父亲说话很温柔。你会不会觉得我有点凶?”
“没有啊,明明我家隆儿才是最温柔的。你是看着厉害,其实比谁都心软。”
“谁说的?”
“这还用谁说?你但凡心硬一点,我当初死缠烂打也娶不着你了。唉,有时候我真想对着镜子给自己磕几个响头。”
“干嘛?!”
“谢谢自己认定了就不放手,不然哪有今天的夫郎孩子热炕头?”方戍捏捏,“怎么样?腰还酸吗?”
“你家腰长屁股上吗?!”
“哦,抱歉,我的手它有自己的心驰神往,捏错地方了。一会儿我一定重重罚它!”
于庆隆这会儿只能侧躺着睡觉,刚朝方戍这边躺好,就感觉到方戍在轻轻拍他的背,像哄小孩儿睡觉。
他说:“不拍也能睡着。”
方戍说:“我在罚我的手给你磕一百个响头为它刚才的无礼道歉呢。乖,你先睡。”
于庆隆:“……”
他写的话本能卖那么高的价钱,一定是有些其他原因的。
-----------------------
作者有话说:方戍:隆儿,我拍得舒服吗[让我康康]
庆隆:你别拍着拍着转移阵地我会更舒服的[白眼]
方戍:姨姨们,明人不说暗话,求助力土豆大丰收[让我康康][空碗][空碗][空碗]
第106章
翌日一早, 天还没亮方丁满跟方吴氏就先醒了。
老两口轻手轻脚弄好了饭,见于庆隆从夹道里出来,便把他叫到一边。
方吴氏对于庆隆道:“隆哥儿, 一会儿娘和你父亲要出趟远门。
于庆隆被尿憋醒, 寻思出来上完厕所回去再睡会儿, 冷不丁听到这话, 略反应一下才小声问:“是因为洪大人他们在家里住的关系吗?”
方吴氏说:“不是,是后天你周姨家里要办喜事。她家孩子要成亲。周姨你还记得吧?就是给你和戍儿做媒的那个。”
于庆隆知道那位阿姨,点点头:“我记得她。”
方吴氏道:“她是我好姊妹, 我和你父亲过去帮忙张罗张罗。锅里娘给你们蒸的馒头跟包子, 还煮了小米粥和鸡蛋。一会儿你醒了想着点吃。还有家里能喂的都喂过了, 下午让戍儿再喂一遍就成。”
于庆隆说:“知道了娘, 那地里有啥活需要照干的吗?”
方吴氏说:“那没有,你方山哥会看着安排。你只管照顾好自个儿就成。我和你父亲这回怎么也得去忙个三日才能回来。你周姨娘家没什么人, 夫家那边也不得力。这几日你干啥都慢着些,戍儿能干的都叫他干。”
方戍在屋里等了好一会儿不见于庆隆回来,匆匆穿上衣服出来, 看几人都在正堂, 问道:“这是怎的了?”
于庆隆说:“父亲和娘要去周姨家帮忙, 过几日才能回来。娘您等我一下。”
方吴氏点点头,说方戍:“我不在家这几日你可得把我儿夫郎照顾好。他现下月份大了不像从前, 干啥都得当心着些。还有,能干的活都你干, 知道不?”
方戍笑说:“放心吧娘,保管您回来的时候他一根寒毛都不会少。”
于庆隆回屋找了一两银子出来:“娘,这个您带着路上用。按说周姨家办喜事,我和守城也该去看看的, 可我俩现在走不开。”
方吴氏说:“娘手头有钱。”
于庆隆笑着塞给她:“您有是您的,这不是我和守城孝敬您的吗?您去我周姨家得先到镇上吧?到时候有啥喜欢的您就买上。”
方吴氏说:“你啊,就是会哄人。行,那娘谢谢我儿夫郎,我们走了。”
于庆隆点点头,送到门口。
二老不想吵醒了客人,干啥都轻轻的,直到走都没发出多少响声。
于庆隆有时候真觉得,到了这个时代,无论是遇到于家人还是方戍,还是方家其他人,都是他极为幸运的事。这些人都很淳朴,而且总是那么贴心地为家里人着想,这才让他没有对这个世界感到格外厌恶。
“饿不?”方戍说,“饿了我先给你把饭拿进书房里吃。”
“还不怎么饿,先给我剥个鸡蛋吧。”
方戍进厨房悄声开了锅盖,拿出一个鸡蛋,还烫得很。
他把鸡蛋放凉水里降降温,剥开一半给于庆隆吃。
于庆隆掰了一半吃掉,另一半放进方戍嘴里。
夫夫俩正边吃边笑呢,洪桓出来了。
作为客人,居然起得比主人家晚,在他看来多少有些失礼。他以为他已经起得够早了,万万没想到这两口子居然起这么早。
方戍跟于庆隆却看起来半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很自然地打招呼道:“立威兄早。”
洪桓点点头:“早。不知二老在哪?”
虽说他是官,方家人是民,但他既把方戍当朋友,那方戍的父母也就是他的长辈。他如今又借住在人家家里,总要打个招呼才对。
方戍说:“有事出门了。家母一位好友家中办喜事,他们去帮忙。”
“……是我欠考虑了。”
“立威兄莫要顾及那许多。”方戍说,“我家里对亲友们都不讲那些规矩。你们没在这时我和隆哥儿也是睡到自然起。这些都是小事。你饿不饿,可要先吃些什么?锅里有鸡蛋和包子,还有粥。若是饿可以垫一垫肚子。”
”我先去叫醒寒儿。”
“别呀。”于庆隆道,“让他好好休息吧。人是活的礼教是死的,这也没外人。”
要认真说起来洪桓当然也不想把心上人叫醒。昨儿个夜里睡得晚,他也希望自家夫郎能多歇歇,否则他出来之前就已经叫人醒来了。
看出方戍和于庆隆是真心实意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洪桓也不再纠结这事。
他去洗漱之后在方戍那混个包子,吃完便跟方戍聊及科考相关的问题。
毕竟是进士出身,洪桓能给方戍的经验不少。方戍认真听,于庆隆则巡视一下家里的大小动物们。
就这样又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元思寒才醒。他醒来一看屋里没人,吓得赶紧穿好衣服梳头出来,就见于庆隆他们都醒了,正在院子里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