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不知不觉中,他所递出的每一枚筹码,得到的每一份报酬,都早已在暗中缠满了轻柔的蛛丝。如今提线的那只手只要轻轻一拽,帕瓦顿·米勒脖颈上的绳索便会骤然收紧,令他彻底窒息。
早年帕瓦顿·米勒欣赏诺瓦·布洛迪的才智,不屑对方的普通人身份。
后来他忌惮幽灵身后的神明,愤懑于此人的嚣张傲慢。
但是至于现在,他只是对那个人的存在本身隐隐感受到了某种偌大的——恐惧。
就像是预感到他将永远跟随着对方手中的镣铐起舞,不知何时会被抛弃,何时被毫无征兆地推入深渊之中。
“……我知道你想要什么,现在也只有我能给你……不管是你所憎恶的神印,还是你所想要的功名。”
教皇的手指猛地一顿,字母的小勾如嘶嘶吐信的毒蛇般缠绕着他的手指,偏偏他不得不读下去。
“我不允许如今的银鸢尾帝国继续存在下去,而你是个聪明人,擅长审时度势,应能看出辉光教廷的末日,同样将伴随着帝国与神明的陨落而到来。”
他几乎能听见那个平淡无波的声音,看见那个黑发的年轻人就这样坐在他的面前,用那双冷漠的烟灰色眼睛注视着他,如同只是在平静地陈述着某种事实。
“旧的秩序必须被粉碎,才能在灰烬中建立新的秩序。现在已经没有谁能够阻止一场灭世的大火,但辉光教廷究竟是化为历史的尘埃,还是在新时代的大火中涅槃重生,这要看你的选择——或者我去找另一个愿意做出正确选择的人。”
帕瓦顿·米勒:“……”
何等傲慢!何等狂妄!这家伙威胁起人来时可真是欠揍得要命。
但他不得不承认,幽灵说得一点没错。
尽管王城暂时还算是歌舞升平,但在帕瓦顿·米勒的眼中,费尔洛斯人步步紧逼,卡西乌斯二世指望不上,唯一靠谱些的爱斯梅瑞现在也被敌人慢条斯理层层缩紧的铁索逼得越发喘不过气。
试图成神的术士们越来越不将教廷看在眼里,奥肯塞勒学会用知识剥夺着底层民众的愚昧,通过修行与教典驯服信徒的手段在未来将注定不再可行。
至于那些大贵族们,帕瓦顿·米勒简直没眼看。愚蠢,高傲,胆怯,软弱,只擅长内斗,完全不够幽灵一根手指打的。
——况且现在帝国甚至连一位圣者都没有,黎民党那边少说有一位圣者,一位神明。
毫无疑问,时间现在绝对不在帝国手中。而此时此刻的辉光教廷,却需要一个从银鸢尾帝国这架摇摇欲坠的旧战车上解绑、投入未知的洪流的机会——尽管帕瓦顿·米勒不知道洪流深处究竟是什么,是被算计着彻底肢解,直到达到幽灵心目中的“无害”地步,亦或是真正地重获新生……但总好过幽灵口中的“末日”,他是真心实意地相信那个疯子真能做到。
新任教皇缓缓闭了闭眼睛,慢慢敛去眼中熊熊燃烧的野心与怒火。
他渴望功名,但到底是当一个甚至不知道还能活多久,被如今的辉光教廷匆匆忙忙推到台前、充当用来安抚信徒的可笑吉祥物的教皇,还是当一个带领辉光教廷在新时代的洪流中踏出一条全新的生路,并且注定要青史留名的教皇?
这似乎并不难选。
帕瓦顿·米勒深吸了一口气,慢慢走到了桌前,将那张没有署名的信纸稳稳地凑到了桌角的烛火之上。橘黄色的火苗舔舐着粗糙的纸页,化为一片蜷缩的灰黑痕迹,无声地飘落在华丽的地毯上。
他看着那最后一点灰尘落下,随后转身猛地拉开了那扇紧闭的厚重窗帘。
“哗——”
浑浊但真实的天光瞬间涌入书房,照亮了每一寸角落,也照亮了帕瓦顿·米勒身上那件华丽沉重的圣袍。他俯瞰着下方如蚂蚁般蠕动的人群,还有更远处庞大古老、却孕育着崭新疯狂的王城阿玛卡蒂奥。
……他的时代,帕瓦顿·米勒的时代,即将以一种堪称屈辱而险恶的方式,开始了。
第402章 帮助
很快,许多人发现,和那副温文尔雅的外表不同,新任教皇帕瓦顿·米勒简直就是个疯子。
他在这种外有强敌、内部倾轧的紧要关头,非但没有试图稳定局面,安抚教内,反倒以一种堪称惊人的魄力宣布要进行教内改革,大刀阔斧地砍掉了许多被视为传统的高昂花销,缩减乃至取消了一系列奢华繁琐的宗教庆典。
他甚至以教皇的身份公开宣布,若想宣扬光明与荣耀之神泽菲尔的荣光,并不在于神像的姿态是否高大,圣殿的装潢是否华美,而在于人心的尊崇与敬畏,在于对光明教义的虔诚践行,并且主动鼓励诸多教士脱下华丽的教袍,拿起武器,走向俗世,和贫苦的“兄弟姐妹”们一同对抗费尔洛斯人。
这套说辞对底层教士和信众来说极具有煽动力,仿佛辉光教廷真的打算和过去的腐朽划清界限,而且完美契合了帕瓦顿·米勒的“平民主教”——或者现在该说是“平民教皇”——的形象。
但王室和贵族们却被这种堪称“背叛”的拉拢行为激怒了,他们大肆攻击这位年轻的教皇是黎民党的奸细,和幽灵有染,是妄图夺取军权、颠覆银鸢尾帝国的叛徒。
奈何对方实在是太擅长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了。他毫不客气地站在鸢心宫内,质问众多围攻他的大臣,是不是不愿意奢靡浪费,不愿意压榨平民,不愿意在外敌面前屈膝投降的,便都是黎民党人——总之在王后阴沉沉的注视下,没人敢接这句话,只能哑口无言着从其他角度进行找补。
政斗愈演愈烈。
众人忽然发现,指责政敌和黎民党有染,成为了最佳的攻击手段。不论是真是假。王后似乎对与黎民党作战时那节节败退的战绩颇为光火,也对并不支持王室改革,时时暗地作祟、以卡穆公爵为首的旧贵族们异常不满,一时之间,居然还真拔出来不少疑似和黎民党有“勾结”的贵族与大臣,甚至闹上了断头台。
贵族们尊贵的血液染透了鸢心广场的石缝,和雨水混合成污浊的暗红溪流。区区不过两个月的时间,王城各色势力便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地震和血腥的洗牌,一部分新贵族踩着同僚的骨血不断往上爬,向着王后爱斯梅瑞靠拢,另一部分则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身败名裂,甚至无法保下自己和血亲的项上人头。
巴特曼家族便是其中之一,那位卡穆公爵的左膀右臂,提出并执行臭名昭著的“帝国十三税”的马尼·巴特曼侯爵忽然背负十余条罪名锒铛入狱,他的长子,鸢心近卫团的骑士长乔里尼·巴尔曼,则因疑似“背叛王室”被迫停职待审,但还没等到提审便“暴病身亡”。
至于巴特曼侯爵仅剩的儿子,他的次子特朗·巴特曼,则在一个被暴风雨席卷的深夜,从圣巴罗多术士学院中莫名消失得无影无踪。
……
铁棘领,幽灵的家乡,距离他发家的白塔镇大概仅有两天车程。
这里曾经只是一片异常贫瘠狭小的土地,周围只有羊倌和纺织工出没。现在却是唯一一处仅因“幽灵”的名字便顺理成章地变成明区的地区,后世还因此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朝圣,布洛迪家族那栋未来已经衰败不堪、几欲倒塌的宅邸,也成为了世界范围内最为珍贵且出名的历史遗迹之一。
不过此时的特朗·巴特曼可一点也不觉得这鬼地方到底哪里珍贵。他狼狈不堪,身上被换掉的粗布衣袍早已在连日奔逃中变得破破烂烂,占满了泥泞和污渍。恼人的雨水浸透了他的头发,衣服紧贴在皮肤上,哪怕是夏日,夜晚都能体会到某种令人骨头发寒的冷意。
这场将巴特曼家族席卷其中的政治风暴来得实在太快、太迅猛了,父亲的入狱,兄长的暴毙,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
若不是父兄认为圣巴罗多术士学院在战中甚至比王城还安全,勒令他呆在学院中;若不是巴特曼侯爵在狱中动用了巴特曼家族仅剩的全部力量,命令并帮助他火速逃离,此时的小巴特曼恐怕也会和家族的其他人一样,无声无息地消失在王城某处阴冷的地牢里,或者干脆“被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