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在朕屋顶上打架(26)

2025-08-16 评论

  谁知,一语成谶。

  连升三级这等天大的馅饼,转息间就直接成了滔天的厄运。

  一个月后,那个口口声声要给妻子母亲挣一份荣华的年轻书生就这么突然地,不明不白地死了。

  尸体被发现后,衙役飞快赶到,封锁了现场,把尸,体抬进了开封府,后,就再没有人见过那具尸,体。仅过了一盏茶的时间,负责开封内一切刑事事宜的右军巡使判官竟一反常态光速赶到现场。

  审判案件时更是直接跳过了必须的推鞫,检断和勘结三个阶段,迅速把此案定性为自杀。更魔幻的是,这么短的时间里他竟连着把判稿判词都写完了。

  就剩下最后把这判词往开封府一递。这案子在人世间就此盖棺定论。

  只半个时辰不到,这案子就算是结了?!

  崔明的妻子崔董氏初听闻丈夫自杀后,犹如晴天霹雳,整个人傻了。婆母更是激动得晕了过去。泰山重的担子毫无预兆得砸在女人肩膀上。崔董氏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匆匆给婆母请了大夫,塞了银钱后,把婆母交给邻居照看,自己忙不迭跑开封府外。

  在开封府听闻,结案的判词都已经在她来之前由开封府尹签字,崔明的案子就此定案。

  崔董氏慌了。她夫君为何自杀?又怎会自杀?!

  民不与官斗是常识。崔董氏也晓得这道理。可她丈夫不明不白死了阿!

  她不敢置信,跑到开封府外面在门前长跪,苦苦哀求。但却遭人驱赶。

  崔董氏不敢硬抗,一把拉住一个衙役衣袖,退而求其次说,就算定案,她想求丈夫的尸体,好入土为安。

  却不知这话何处又惹恼了官差。她被开封府的人无缘无故拖进开封府内,拖到了人烟稀少的角落。几个精壮的汉子早就手持木棍等在那里。看她被拖去,不说明原因就开打,一直打到崔董氏奄奄一息,呼救声微不可闻。要看快要不行了,才停下。像物品一般拖着扔出开封府。

  崔董氏被扔出来后就昏迷了。直到天色接近黄昏,被打地只剩一口气的崔董氏缓缓从开封府的门口缓过来。思及家中婆母,顶着血粼粼的后背步履蹒跚地回家。

  没到巷口就见邻居急匆匆迎面而来。直言崔董氏离开后,大夫说崔母是悲伤过度,开了服药方后就走了。

  邻居拿着药方去抓药,却不想这么短短片刻功夫,等她回来床上一片凌乱,床上的人已经不见了踪迹。

  崔董氏登时双眼发黑,摇摇欲坠。双手胡乱在空中抓了几把,扶住身后的墙才勉强站稳,顾不上全身疼痛立即寻找婆母。

  邻居也回家叫上丈夫,邻居丈夫又叫了几兄弟。

  在众人四处寻找之下,最终入夜后,于距离院子不远的井里发现了崔董氏婆母已经被泡得皮肤发白的尸体。

  崔董氏抱着婆母尸体哭到昏厥,后半夜,辞谢了想要帮忙的邻居,昏昏沉沉差点命都没了的崔董氏自己执拗得在路边找了辆车,把婆母尸体安置在车上,夜色中推着婆母朝家中小院而去。

  还没到家,就看到了冲天的火光。

  家里着火了!?

  崔董氏看着远处把天空都烧红的大火,全身因为愤怒和恐惧而颤抖,远远听着街坊邻居吵吵嚷嚷救火,甚至没敢加入救火的人群。

  这哪里是走水?这分明就是要灭口!到底又是谁如此丧心病狂,竟是这般赶尽杀绝?!

  那场大火之后,崔董氏就藏了起来。她不知道到底是谁要致他们一家于死地,但她却明白对方来头绝对大得超乎她一个普通民妇的想象。

  平民如果有冤屈可以去州府报官,而开封百姓看起来似乎更加便利些,可直接去开封府喊冤。

  但她却是被开封府的人无故打了板子扔出来差点因此丢了性命。又哪里敢再去开封府?!

  相比大火那一夜,崔董氏躲藏的这几天每时每刻都要比那夜的大火更加煎熬。

  有冤无处可诉的绝望带给人的打击,甚至强于□□上的伤痛千倍万倍。

  那日的板子毫不留情。就是奔着打死人下的手,如此狠手的伤势尚难养好。加上连翻打击。崔董氏摇摇欲坠,看起来随时都会死去。她也想死,但是不甘的怨气催生出巨大的求生欲,逼着她咬牙坚持。

  她不能死!!!

  她本就和娘家疏远丈夫和婆母亦少有亲朋。一旦她死了,她一家经历的一切就将随着她的死去长埋地下,永无重见天日的可能。

  可凭什么?她不甘心!!!

  凭什么丈夫和婆母这么无声无息地在这世界消失,而害死他们的人却能够继续在这世界潇潇洒洒不受任何干扰?她恨!

  对于一个没有亲人,丈夫和婆母通通死去。孤苦无依,还被不知名力量追杀,时刻都活在提心吊胆里的女人而言,活着比死更难。

  但这个娇小脆弱的女人,为了丈夫一家的冤情,硬是抗住了一切,咬牙坚持。

  她无论如何都要活下去,只要活下去,就有希望!!

  崔明死前相信天理昭昭,她就信。

  崔明死前几乎天天将陛下挂在嘴边,直言陛下是明君。那陛下就一定能帮他们昭雪。

  崔董氏强撑一口气,咬碎银牙拼了命也要告这个御状。

  可最大的问题便是,她须得躲避暗中的追杀,不敢明目张胆上街。皇上又身居皇城。

  这御状又如何能够上达天听?

  明明皇城就在那里,极目便能很轻易看到。可这么近的距离对于一个平民来说却是天堑。她的身份注定她根本没有办法也没有途径见到皇帝陛下。

  偏巧也就在此时,崔董氏听到了大街小巷都在议论的李寻欢李探花的婚事。

  人人传地有鼻子有眼。

  有人说李探花的官职是皇上钦点。

  另一个人说,什么呀,你怕是不知道,李探花这个婚事都是当今陛下给指的婚呢!

  人人皆道,他李探花隆恩正盛。

  听着周围人的言语,崔董氏已经有些绝望的双眸之中渐渐有了希望的火花。

  她计算着迎亲的日子,咬破自己的手指,凭借自己知道的字,生涩地在布上用血写了冤情书,塞到怀里。

  提前一天,趁夜色悄悄来到迎亲必经的路口。缩进角落隐藏好自己,等待着那位探花的出现。

  她拦马时早已把生死都抛下了,哪怕她最终不幸死于惊马,那她怀里的冤情书总归能够上达天听。

  李寻欢的这场婚礼终究是没有结成。

  听那民妇简单交代后,强烈的正义感和使命感让李寻欢不惜扔下了身后轿子里的新娘,把一身缟素,面色破败的崔董氏抱上骏马,简单跟随从交代了几句,随即朝皇城奔去。

  他不得不这么做。

  皇上圣旨赐婚,小李探花的这场婚礼说是轰动了大半个开封都一点不为过。如果这崔董氏说的都是真的,那那群想要要她命的人此时肯定也已经知道她还活着的消息了。

  为了崔董氏的这条性命,李寻欢也绝对耽误不得。此时也顾不上什么抛下婚礼,什么共乘一马的男女之嫌。策马在开封城内疾走。

  骏马飞驰,一路上很是顺利。等到了右掖门,通报之后,两人下马。

  等了片刻,就被太监引入皇城。

  崔董氏做梦都没有想到,之前在她眼里难如登天的面圣竟原来是如此简单。

  一路都有些恍惚,复又担心这顺利的一切皆是她的梦境。梦醒之后她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绝望。

  偷偷来回掐了自己许多次,直到掐得胳膊内侧红肿青紫,方才把提着的心慢慢放了下来。

  太监引路至文德殿。崔董氏谨记太监路上的嘱咐,进了门之后低头行进几步,便就跪了下去,头低到几乎埋进自己胸口,恭敬而顺从:“民妇崔董氏,见过陛下。”

  说罢,崔董氏呼吸不自觉屏住呼吸,心跳加速。忐忑得等着头顶那位整个大宋最尊贵的男人开口。

  片刻,一个年轻的男人的声音从头顶的方向传了过来:“免礼起来罢。”

  她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全程头都压地极低,连眼角的余光都只能看到脚尖,再看不到其他,胆战心惊地害怕冒犯了皇上。

  “不行,你还是抬头吧。朕看你这个动作看得脖子疼。刚才小同子也没说太明白,你自己说一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灌木朱瑾 武侠 强强耽美文 天之骄子 爽文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