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道我命不久矣(120)

2025-10-22 评论

  方景明不止哑巴,脑子像是有些木讷,听着荀还是的话没有丝毫给反应的意思,安安静静地听着荀还是说完那话,慢悠悠地喝了口茶后又拿起一块饼,加了点小菜放在上面,送到了斗笠里。

  荀还是“啧啧”了两声,移开视线又看了下翻滚不停的杂草,而就是这时,身后沉默良久的人在这时又开口:“既然已经到了这里总要先去看看,狗就算在东都也不太重要,据可靠人说,他现在跟太子关系很近,应该不会因为这些为难我们,大家进东都后尽量低调,莫要像无为派那几个傻子,直接撞到了那狗的面前。”

  听到这里荀还是眉头一挑,收回目光时正好看见方景明此时也抬起了头,虽说方景明带着斗笠,但是依着那脑袋的动作,荀还是能感觉到对方正在看他。

  之后荀还是就看见方景明将茶水倒到了桌子上一些,手指在上面沾了沾,而后伸到桌子中间慢慢滑动。

  荀还是眯着眼睛,想着方景明这是要说什么重要的话,结果却发现那手指在桌面上滑动时并没有抬起来的意思,线条流畅细长,过了一会儿,一只小狗的形象出现在面前。

  如此还不算,眼看着手指上变干,他又沾了点,在狗旁边画了个箭头。

  荀还是眼瞧着那箭头指向自己,眉尾不自觉地颤抖了两下,下意识怀疑方景明前段时间是不是出去办了什么事情将自己脑袋弄傻了,从前不管荀还是怎么逗他都不见得有反应,这次竟然还知道回击。

  荀还是盯着那只歪歪扭扭的狗看了好半天,最后没忍住笑了起来。

  方景明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这个行为过于幼稚,很快就将那个狗抹去,随即不动声色地端起茶杯继续喝茶,脑袋瞥向一侧假装什么都没看见。

  荀还是笑够了后敛起笑意,开始细琢磨那几个人口里所说的无为派——若不是从这几个人口中听见,荀还是都不知道江湖上什么时候出现了这么个门派。

  按理说邾国境内但凡有所风吹草动都应该入了荀还是的耳,可这个所谓的无为派一连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翻腾了两次,他愣是到现在都没有关于这方面的消息。

  即便是很小的门派,成立之初都应该有所动静,而这点动静也应该早早就被天枢阁捕捉呈报上来,但这个无为派……

  荀还是手指在桌子上轻敲,头脑里还在思考其中是不是有落下的环节,就见方景明将手伸到了荀还是的眼睛下,在他身旁的桌子上写了几个字——焦祝过。

  荀还是一愣,而后反应过来方景明所说的应该是这个无为派在焦祝国内。

  但一个焦祝国的门派怎么会跟邾国扯上关系?

  紧接着方景明又写了两个字——邾国。

  之所以天枢阁很多人都不喜欢跟方景明打交道,一部分原因就是跟他沟通需要动着脑子去分析,却又不能每次都分析对,可是要是让方景明真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一来浪费时间不说,二来方景明也不会去写,时间长了,方景明就成了一个人,大多时候独来独往,偶尔几次跟人一起出门回来后都会听见埋怨,只有跟荀还是出门还能好一些。

  顺上先前的想法,荀还是很快就明白了方景明的意思。

  大概就是在这个无为派早先创立是在焦祝国,后来不知道怎么的整个门派一起迁移到了邾国境内。

  如今看来,迁过来的时间应该不算太久,方景明前段时间正好去了焦祝国,估计就是这个时间得到的消息。

  荀还是见此点点头,既然能将门派迁至邾国境内,想必这个门派规模应该不大,太大的门派别说整个动作动静一定不小,就算想动也不是那么简单,因着人数众多,可能连国家都会惊动——谁知道这么多人动作是不是为了开战。

  只是这个无为派在这个时候到邾国着实有些微妙,而两次相遇都跟荀还是有所摩擦,他总觉得这件事应该不简单。

  身后几个人是要去东都,而荀还是此时却是要远离东都,怎么看这件事都得回来才能解决,他现在有事在身,不能在此耽搁,也不能开口去问恐节外生枝,虽只能按耐住心中的不安,将此时暂压。

  他端着茶杯,正思量着什么时候要不要去无为派走走,身后那几个人却在这时起身,似乎就要离开。

  荀还是往前动了动给几个人让位置,然而那几个人似乎只是站了起来就没再动弹。

  荀还是奇怪地转身看过去,结果就见茶棚角落不知何时正站着几个人,双手抱着剑,正一脸阴暗地与荀还是身后之人对视。

  荀还是虽然喜欢看热闹,但是却不是现在这个情况,而且他坐的位置也很不好,起身示意方景明先行退让。

  两人刚一动身,轰隆一声,桌椅翻了一地。

  满茶棚的人全都退开,店小二也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开在这这种荒郊野岭的茶棚经常遇到这种事情,好在桌椅都是不值钱的玩意,店里的人动作熟练地跑了。

  荀还是叹了口气,他是没有看热闹的闲心,正想着马儿不知道吃没吃完草料想要去看看,结果一个板凳飞到面前险些砸着他。

  劲风尚未掠到眼前时荀还是就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动作极快地退到一侧,就见那椅子哐当一声碎在眼前,茶棚外两伙人打成一团,也不知道什么仇怨如此拼命。

  剑声风声不绝于耳,荀还是只觉得闹腾,皱着眉去找自己的马,还好马在后面没什么事,只是这会儿有些不安。

  看着吃了一半的草料,估计能填饱大半个肚子。

  打斗还在持续,几乎将整个茶棚都掀了,荀还是本欲绕着他们离开,可这条路太小,着实不太好绕。

  荀还是不悦地看着这一幕:“瞧着模样应该都是想要去东都投奔太子的,在家门口打成这样,怕是觉得太子耳聋吧。”

  方景明自然不会给他回话。

  荀还是也没想得到回话,能在家门口这样明目张胆说太子聋的,估计也只有他这么一人。

  只是那些江湖人所说的话也很有问题,前些时日太子还刚被斥责,怎么会在此时招安?怎么看这件事都不正常。

  荀还是在心中暗暗记下这件事,那些人武功说不上太高,但也不太弱,两方势均力敌之下很快就进入了疲倦期,聚集在一侧看热闹的人大多趁着这个空档离开,荀还是也牵着马混迹在人群里。

  路过之际,荀还是看见先前坐在身后,身着褐色衣服的人此时额头正流着血,视线暗沉地在周围人身上扫过。

  离了这里这一路未再见到其他波折,直到天色泛黑,两人赶在城门关门之前进了城,在这里安顿了一日之后第二天又赶着城门刚开离开。

  一连走了十来日,周围高山渐平,在立秋之际,两人终于到了目的地——阳宁。

  阳宁位于邾国南边,不远处那座高山之下就是焦祝国和祁国接壤之处。

  这里驻军甚多,土地也甚是富饶,是邾国境内极为重要的边关之地。

  这几年战事甚少,百姓安居,即便在街上看见士兵也不会造成恐慌,一切看起来都是大国该有的样子,日子和顺,百姓富足。

  进城时刚刚过了午时,两人牵着马找了间客栈,将马匹安顿好后,一同先进了一间屋子。

  因着这里地理位置的原因,即便入了秋天气依旧很热,尚且见不到飘落的黄叶,连风都是热的,一路从北方走来就好像又回到了夏天。

  荀还是是不怕热,方景明却非如此,都上斗笠摘下来时一头的汗水湿了有些凌乱的额发。

  这间客栈的屋子还算大,开了窗子风吹进来时散了屋子里的热意,两人跟小二要了一壶凉茶,又给方景明准备了纸笔。

  此次行动不仅仅是关于朝廷的事情,还有一些边关之事。

  这里的安抚使司就在城中心,紧挨着阳宁府衙,这边的安抚使与当初邕州城的有很大区别。

  每个城的驻军之地都会设有安抚使,而这安抚使的重要与否完全取决于驻军的重要性,邕州城那边的驻军就相当于摆设,给官家子弟镀金用的,阳宁这边却全然不同。

  阳宁这边实打实地是个边关要塞,即便百姓看起来再安乐,一旦发生战事,这边首当其冲要被率先被波及,能在这里当兵的也都是有些真材实料,更是有几个戍守的将军尝试扎根于此,府邸一应都在这阳宁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羽客 强强耽美文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