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34)

2025-11-02 评论

  虽然他看了一会,发现主要是那姑娘在说,但如果陛下没兴趣的话,肯定会直接走人,而不是停在原地。

  左寓原来的忧郁彻底散了,现在他觉得无法接受,无法接受陛下现在和他人花前月下。

  大将军正在浴血奋战,陛下这样沉迷温柔乡是不是不太合适?

  他快步走近,恰到好处地站在崔衍昭和鲍弗苓中间,以一身正气隔绝了二人。

  被他隔开后,陛下总算想起大将军。

  崔衍昭:“大将军呢?”

  左寓:“大将军言要夺回失陷城池,现在已整顿兵马,追击索虏去了。”

  每个字都咬得很重,确保陛下能体会到大将军的不容易。

  但崔衍昭思考了一下,又开始对人家姑娘说话了:“本想向大将军介绍姑娘,看来还要再等一阵。”

  左寓:“……”

  在大将军不知道的时候偷偷聊几句也就算了,居然还要捅到大将军面前!

  鲍弗苓看出这个新来的人对她有莫名其妙的敌意,倒也不以为意。哪怕次等士族,也有自视甚高之辈,总对寒门带有偏见,她见得多了,已磨练出了承受能力。

  要让崔衍昭对她有好印象,就不能让崔衍昭为难,她礼貌告别:“妾已将姓名与住处告知郎君,郎君若来,必当亲迎。”

  兄长与她都是一腔出人头地的抱负,定然已经跟大将军前往钟离,再在这里等下去,也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左寓:?

  什么,居然还想有下次?

  作者有话说:

  ----------------------

  左士继:cp塌房。

 

 

第30章 隐忍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是否当讲。”

  鲍弗苓走远后,左寓忍了又忍,还是没能忍住。

  他跟随大将军多年,和大将军情深义重,此时还是想为大将军争取一下。

  崔衍昭看左寓这若有所忌的样子,有些好奇左寓要说什么样的话题。

  “请讲。”

  左寓:“……”

  陛下如此客气,让他觉得他更该发表一些政治上的观点,而不是关注陛下私事。

  可为了大将军……

  左寓:“臣……”

  刚吐出一个字,他忽然发现自己是犯傻了。

  虽然是为了大将军,但如果说出来引陛下逆反,陛下变本加厉地找其他人彻夜长谈怎么办?

  崔衍昭没听到左寓说话,转头发现左寓本来还很淡定的神情里隐约透出一丝慌张。

  这是忘词了吧?

  压力大了都这样,会健忘。

  崔衍昭非常理解,主动转移话题道:“若大将军没其他事吩咐你,就先回去吧。”

  左寓没被追问,松了一口气:“陛下一夜未能休息,请与臣一同回府。”

  只要陛下不在外头乱逛,就找不到人谈心,这样大将军在陛下心里的地位就会稳固。

  崔衍昭点点头:“可。”

  等王适安回来恐怕还要一段时间,现在天亮起来,人也多了,守在路边肯定比晚上引人注目。

  不太想被行注目礼。

  “见过陛下。”正在此时,谢启路过。他羽扇轻动,向崔衍昭行礼。

  大概是修养好了,谢启神态自信从容,完全没有刚来那天心态不稳的脆弱模样。

  崔衍昭感慨:“谢卿今日真是精神焕发。”

  谢启也配合道:“臣清晨卜卦,占得北面紫气充盈,果然在此见到陛下。”

  君臣融洽得左寓觉得自己很多余。

  但话里都是正常的君臣交流,他也没法打断。

  和崔衍昭互捧良久,谢启终于道:“臣明日就要返回建康,陛下可有什么东西需要臣带回?”

  他本来是朝中诸公推举出来分王适安兵权的,但王适安兵权稳固,如今追击索虏,威望更盛。分王适安兵权已然是不可能,没必要耽误时间。

  崔衍昭低头思考了一下,道:“朕有一封信递给尚书令,下午谢卿遣人来拿吧。”

  谢启承应,同时觉得自己真的是机智无匹。

  不过随意一个念头,就真撞在了陛下心坎上,看来他还是很有从政潜力的。

  比起从兄,他也不差嘛。

  谢启身板挺得更直,一幅春风得意的样子。

  左寓深吸一口气,冷漠打断陛下和谢启的交流:“陛下一夜未曾合眼,需要早些回府休息。谢太常自去吧。”

  *

  卫衍醒转,见到晃动的天空。

  万里无云。

  他感到一阵无力,不仅是重伤的身体带来的,也有心理原因。

  这里已经不是江南。

  他气势汹汹,满腔抱负,竟终抱憾北归。

  西人与岛夷,都让他无可奈何。

  “殿下,”一人策马过来,向他解释道,“医师本要先为殿下医治,但王适安那时攻来,军锋盛极,难以抵挡,我等不得已只能先带殿下北归。”

  当时卫衍昏迷,他们临时组装起一架战车,把卫衍放在上面。

  没想到王适安来得太快,只能又赶紧拖着战车一起过河跑路。

  卫衍沉默不语。

  部队仍在前进,辘辘车驾声不绝于耳。

  过了一阵,卫衍用力从车架上折下一条细长木棍,扔给距他最近的那名官员。

  “孤纵酒误事,乃至失落至此。今后再不饮酒,如有犯戒,卿以此笞之!”

  虽然声音虚弱,但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像是已下定了决心。

  那名官员犹豫一阵,还是把木棍收起,郑重道:“下臣领命。”

  *

  报捷的露布传了一份到崔衍昭手里。

  失陷的钟离、马头都已收回,给他传露布的士兵禀告道,王适安正在整顿军队返回。

  禀告完后,士兵离开,但崔衍昭总觉得王适安不像能这么痛快收手的人。

  以前就动不动提北伐,如今到了边境,而且敌人已经溃散。崔衍昭换位思考,都觉得现在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

  收回钟离、马头,王适安完全没有借助外力。那当时提到要借一万徐州兵,就是想到了北上?

  他要不要再给顾约一封信,说前面那封的内容是不懂事写着玩的的,不要在意?

  听见有人进来,崔衍昭也没看是谁,问道:“你说大将军会按时回来吗?”

  反正他要回建康了,虽然在建康也天天混日子,但是离开建康这几天,他还是会觉得心虚。

  文武大臣都在建康,就他名正言顺在外摸鱼。

  左寓一怔。

  原来陛下还是念着大将军的,否则也用不着关注大将军会不会回来。

  他道:“大将军与陛下心有灵犀,此刻也牵念陛下,定会早日归来。”

  心有灵犀应该不适合形容他和王适安吧。

  崔衍昭感觉左寓这话有些引喻失义,但为了左寓的尊严,最终还是没有反驳。

  *

  谢启离开不久,洛口又迎来了徐州刺史。

  顾约首先到驿馆,整好仪容后直奔崔衍昭下榻处。

  主动禀明身份后,他等待崔衍昭开口。

  王适安动作太快,他还在路上,钟离和马头就已经被收复。

  现在只能看陛下的态度,若陛下支持王适安继续北上,他自然可以用那一万徐州兵换跻身权力中枢的机遇。

  可如果陛下不支持,那……

  王适安本身就功勋卓著,如今击溃夏军,声望更隆。

  如果支持王适安北上,王适安一旦取得战果,陛下帝位很可能岌岌可危。

  这样算来,陛下支持王适安的可能性并不大,他的一万徐州兵也无法作为筹码了。

  行事如此迅捷,真是一点也不懂政治,也不给他们这些懂政治的留余地。顾约暗暗抱怨。

  果然,崔衍昭毫无兴趣地对他说:“目下无事,爱卿回去吧。”

  顾约眼看自己要因为王适安打仗进度太快而痛失进步机会,开始试图挽回陛下冷漠的心,急道:“陛下……”

  刚开口两个字,外间哄然传来热闹的杂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度云影 生子文 穿越时空 甜宠文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