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觉得她不是以貌取人的人,所以此刻应该镇定。
崔衍昭:“刚才发生什么事了?”
要解决纠纷,首先得了解下事故发生的原因。
李秋思率先回答道:“没什么,只是这位女郎投壶时不小心击倒了铜壶。妾多谢陛下关心。”
崔衍昭:“嗯。”
他感觉李秋思的回答怪怪的,但具体哪里奇怪也说不上来。
王元英:就这?这就把刚才说她是枯骨的事揭过了???
王元英怒:“我是击倒了铜壶,但她居然说我是枯骨!”
还没人敢这么攻击她呢!
崔衍昭:“……”
这充满小学生气质的吵架。
但是不管安抚谁,另一方肯定都不服气,双方说不定还会结下梁子。
崔衍昭觉得还是应该以和为贵,双方是有矛盾,但他不该激化这种矛盾。
他看到放置铜壶的桌案,铜壶早已滚到地面。
崔衍昭走过去,捡起铜壶重新放回桌上。
“行了,现在壶已经摆好了,你们继续。之前打算怎么玩,现在就怎么玩。”
包括何流意在内的众人:“……”
和稀泥呢这是。
不过何流意比他人想得更多,她默默地想,陛下对所有人一视同仁,看来陛下喜欢的姑娘并不在今日进宫的人之中。
因为崔衍昭在,这次大家也不好排挤王元英,玩着玩着,气氛重新和谐起来。王元英技术好,被吹捧几次,心里不觉飘飘然,也就放下刚才的芥蒂,顺利融入了进去。
*
离开昭阳殿,崔衍昭准备重新回太庙,但是在路上,他被几名眼熟的大臣挡住了。
崔衍昭:“……”
不会又要催婚吧?
但是看表情不太像,感觉一个个都很紧张很急迫的样子。
一名大臣道:“陛下,上虞发生叛乱!”
崔衍昭第一反应是终于有正在进行的叛乱的消息传到他这里了。
不对,能传到他这里,事情应该是特别严重,那些把持朝政的世家觉得把握不住,才会通知他。
崔衍昭为确定猜测,问道:“规模怎么样?”
“……一开始挺小的,只有一百多人。”
一开始……
听这个描述方式,崔衍昭感觉不太妙,“现在呢?”
大臣沉默了一会,最后还是选择把实情说出来:“叛军本已经两月没有动静,但近段日子,叛军已从上虞出发,陆续经过会稽、吴郡、吴兴、义兴、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八郡,现在至少有十万之众……”
近段日子从王适安离开建康北上开始算。
王适安在时,那些叛军尚忌惮王适安威名,不敢出动。他一走,叛军也便无所顾忌地动手起来。
他们本来想着没必要让陛下知道,但现在事态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告知陛下。
崔衍昭:“……”起义的已经去了这么多地方,规模翻了百倍,才让他知道。
怎么说呢?还挺能瞒的。
大臣很悲伤地说道:“上天不佑,偏偏在陛下即将立后的时候,传来这样的消息。”
其他大臣也跟着露出十分遗憾和痛惜的表情。
崔衍昭:“……”
因为被催婚烦了,他每天都祈祷发生一些事情让大臣不要只想着催婚。
现在看来他祈祷的已经实现了。
就是这个实现方式有点凶猛,还不如不要实现呢。
见崔衍昭沉默得有些久,大臣很是疑惑,唤了一声:“陛下?”
崔衍昭:“替朕通知百官一声,稍后在太极殿议事。”
百官肯定比他先知道,看看他们都有什么想法。
事情已经发生了,再怎么不情愿,也只能面对。
-----------------------
作者有话说:陛下:早知道不许愿了。
感谢在2024-06-15 20:53:37~2024-06-17 00:37: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七圆与六娇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都是人才
江南多好臣。
这句某位北朝皇帝所发表的重要评论, 配合起满朝公卿的表现,让崔衍昭觉得充满了喜剧效果。
在怎样应对叛乱上,群臣争论得很激烈。
“陛下, 眼下大将军在北方势如破竹, 而南面又有叛乱, 臣等觉得,不如北上投奔大将军。”
“不可!王适安狼子野心,决不能让陛下受他挟制。先祖衣冠南渡得以保全,臣以为如今最好也是绕过叛乱城池, 过江南下求存。”
满朝公卿分为两派,要么北上,要么南下,就没有提直接面对叛军的。
但是崔衍昭觉得北上和南下都还不如直面叛军靠谱。
崔衍昭平静地等两派发表完重要意见,开始驳正方:“爱卿以为大将军能接纳我等?”
王适安还正在北方打仗呢, 整个朝廷拖家带口投奔算怎么回事?
谢珉闻言, 自信又优雅地摇了摇手中羽扇,缓缓道:“陛下软语哄一哄,大将军自然同意。”
崔衍昭:“?”
整个朝廷北上,要考虑的事情多了,君臣权力的重新划分,北方当地士族的地位……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王适安就算同意也不能解决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
而且人北方还没亡国呢, 他们想要立足肯定会遭到反抗。凭这些失败主义公卿,根本撑不住北上后的政权。
崔衍昭不理解谢珉的想法, 直接道:“朕哄他也没有意义。”
谢珉:“……”
难道陛下和大将军之间其实什么都没有?不对啊,根据他自己所见所闻,再结合谢启的描述, 几乎可以确定陛下与大将军有私情。
谢珉发现陛下嘴还挺硬,明明大家都知道的事还要装。
崔衍昭驳了正方开始驳反方。他对王清道:“爱卿在吴兴颇有资产,真舍得就此放弃?”
王清被问住了。
不光是吴兴,浙东几郡繁荣,那些地方他都置办有庄园。
过江之后,这些庄园必然都要失去。
但浙东闹叛军,他觉得和生命相比,那些资产可以暂时放弃。
心里想的是生命,但说出来是为了大义:“臣觉得应以国为重,只要社稷得存,丢失区区几座庄园,实在算不得什么。”
一番话说得大义凛然。
但崔衍昭完全不能接受,他不死心地再问:“诸位可还有别的方略?”
一片沉默。
左寓不明显地左右看看,谨慎地一言不发,连多余的表情都没有。
如果不是气氛不对,崔衍昭都想笑了。
除了北上和南下,满朝文武再没一个人提建议,仿佛只有这两条路了似的。
电视剧里常演的不还有招安吗?也提一下啊。虽然不一定能通过,但好歹让他知道这个世上不止两条路。
还好按照前几十年换皇帝的规律,过不了多久他就能下班,把这些失败主义大臣交接给王适安。
想到不用一直面对这些人才,崔衍昭又坚强地调整好了心态。
他道:“都回去吧。北上是不可能的,南下也是不可能的。诸卿有空的时候都再想想,不要被局限了想法。”
这次议事什么都没有议出来,但所有人都觉得很正常。他们也并没有把希望放在议事上,更多的时候都是按自己的想法走,生米煮成熟饭后再通知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