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围墙垒好了,咱再种。”秦既白将装粽子的小筐放到石灶上, 同裴松缓慢往外走。
“还得竖个架子种上黄瓜、茄子,夏热时吃凉拌黄瓜, 冬冷时吃五花肉炖茄条。”裴松越想越高兴, 不由得咽了口唾沫,“这日子……”
听着这话,秦既白抿唇笑起来, 仿佛已经看到了裴松描摹的场面。
他想着得将这小院儿铺上石块子, 若地方足够, 再围出个小园, 种些花草。
可裴松定要说他费功夫,该是想种菜的,种菜也好, 想吃了就拔一颗,也不用总往田里跑。
只他还是想辟块儿地方种花,清晨时他若醒得早,就摘下一朵,放到裴松枕边。
裴松见他一副失神模样,伸手在他眼前晃一晃:“想啥呢?”
大手伸过来,将裴松另只手也握紧了, 拉到嘴边亲了亲:“没想啥,想你说的话。”
裴松轻声笑起来,拍了拍肚子:“到时候娃儿生了,就在这小院儿耍,我编草鞋他追蝴蝶,多好。”
这些琐碎的事情,平淡得好似白水一般,可却又如甘泉往胸口涌动,汉子点点头:“嗯。”
*
日子一天天挨着过,裴家人在灶房里住了两月余。
比起刚搬过去时穿风漏雨的模样,现下帘子、芦苇席、木板都已架好,天气又逐渐暖和起来,再不会夜里受凉,可这地界终究不方便住人。
裴松倒不着急,他糙惯了,在哪儿都能将就。
可几个小的却满心牵挂,这些天旁的活计不急干,赶在端午前,把他和秦既白的卧房营建妥当。
屋顶铺上黛瓦,一片片如鱼鳞,贴得密密实实。
青砖墙面淌白细砌,工匠师父用石灰粉、麻刀兑上糯米水调出浆子,将室内墙面刷得干净平滑。
推开指节厚实的雕花木门,和煦的日光顺着窗棂洒进来,将白墙晒得暖黄。
地面铺着规整的青石板,缝隙间用灰浆添得严丝合缝。
墙灰尚未干透,家具摆件还没能搬进屋内,可裴椿已急得先用扫帚清扫了几遍,又取来布巾,细细擦拭着窗框的每一处角落。
她干得热火朝天,就听脚步声响起来,不多时,林家两个拎着大竹筐进了门。
已入春五月,马上便是端午了,山青风暖,虫蝇也多起来,许多人家便在屋檐下挂上艾草和菖蒲。
晓得裴椿没工夫采摘,林桃和林杏这就给送过来了。
竹编筐子里,葱郁的艾草用红绳捆扎好,青碧的叶片舒展开,弥散着草叶的辛香。
几人到院子里,搬来木椅,用根麻绳子将艾草悬到梁下,清风拂来,一阵细碎的轻响。
做完这些,林桃和林杏还想看看新屋,仨人这又回了卧房。
墙面白得连丝灰都没有,林杏不敢伸手摸,就趴到窗户边,拽着袖管子,小心翼翼地擦一擦窗沿。
“椿儿,你那间房好了没?”林桃仰头看向结实的房梁,颇有些羡慕地问道。
主卧房边上就是厢房,裴椿的那间还没铺瓦,她缓声道:“阿哥身子重,先将他这间盖好了,我的不急,反正也就这半月了。”
“真好。”林桃又走到炕边,蹲下身歪头去瞧地上的洞口,“这就是炉坑吗?”
裴椿点点头,跟着步过去。。
平山村处地北,又在山林间,冬里下大雪,厚时能没过小腿膝盖去。
农家人最怕的便是过冬,天寒地冻,手脚都僵住。
裴家的旧土房没做火墙、烟道,灶房又是单独的一间屋,连不到卧房来,所以没条件烧炕,过冬全靠硬撑。
白天出日头就在院里晒一会儿,夜里起天风,裹紧棉被再搂一个汤婆子,都还冻得直哆嗦。
这回盖新房,可算把这桩心病给解决了,再也不用睡那冰冷硌人的木头床板。
两间正房卧房,连同裴椿住的那间厢房,都用结实的青砖仔细垒起了炉坑火炕。
地面上留着一口小臂宽的火坑,还特意请来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打通烟道、砌筑火墙。
如此一来,再至寒冬,只需点燃柴火,热气便会顺着烟道蔓延开来,火墙暖了,火炕热了,整间屋子都能被烘得暖意融融,再也不用受那冻缩成一团的苦。
林桃听得睁圆眼:“真好,听得我好生羡慕。”
“那到冬了你便抱上铺盖卷儿来我屋头睡嘛。”裴椿笑着看她,“咱俩夜里说小话儿,不给杏儿听。”
“干啥不给我听?”林杏皱着眉头,蹲到俩人边上。
“你都要成亲做人夫郎了,哪还和我俩有话儿聊。”
“椿儿你气我,喊大哥打你。”
林杏伸出两手掐她的脸蛋,小姑娘缩着颈子咯咯咯直笑:“那是我亲阿哥,最疼我了,你喊我二哥来,兴许还能得了靠山,是吧哥夫?”
哥夫……
他同裴榕成了亲,可不就是裴椿的哥夫了。
边上林桃闷头笑起来,倒是闹得林杏臊红了脸,他用力搓一把:“不同你俩说了。”
见他起身想走,裴椿忙又将人拽回来:“好好不闹你了。对了,你那嫁衣绣好了没?”
一提起这茬儿,林杏脸都皱巴起来。
平山村习俗,哥儿、姐儿成亲得自己做嫁衣,他从来学不好女红,让他裁剪绣花,不如一棒子敲晕他。
他看看林桃,又看去裴椿,苦着脸道:“大哥都不自己绣,我阿娘非叫我绣,这不为难人嘛。”
“我阿哥管家,他不绣也没人会说他,就我那哥夫,只要我阿哥肯点头成这个亲,穿粗布他都乐呵的。”
“裴榕也乐呵的。”林杏红着脸,伸手挠了挠耳朵,“他说我穿啥样都好看。”
俩小姑娘对视一眼,齐齐捂着嘴笑起来。
窗户正开着,暖风卷着花香拂荡而来。
吹起才悬起的艾草叶,红绳翩跹,碎香入户,一片晚春初夏的宁静。
近来裴松身子越发沉重,这几日晨起,小腿到膝盖都肿起来,路都难行。
他早听林家婶子说起这事儿,月份大时,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适,都是正常的。
他没当回事,倒是把秦既白吓得不轻,给他揉过肩背、小腿,如何也放心不下,着急忙慌往陈郎中那儿跑,喊都喊不住。
裴松嘴上虽嫌弃汉子小题大做,可也知晓他是看重自己,心里很是熨帖。
听说小参能补身子,秦既白得闲就拄杖进山,这物件儿不好找,可他生生攒出小半筐。
又听人说哥儿胯骨偏窄,生孩子比妇人更凶险,他早早找好稳婆不说,又请了陈郎中陪产。
裴松笑着叹了口气,又歇了一会儿,待身上舒坦些,慢悠悠到院里散步。
屋子已经盖得差不多,只剩下铺瓦片、清灰这些收尾的工活。
家中留下一个工匠在屋顶盖瓦,裴榕在檐下帮衬,扶梯子、搬瓦片,活计有条不紊。
裴松这才瞧了一会儿,就听一阵脚步轻响,满子跑了过来,见裴松正在院中闲步,他道:“大哥,榕哥的喜服和喜被绣好了,阿娘叫我喊他得空去看一眼。”
这结秦晋之好,哥儿家出的嫁妆里,虽通常会备下被褥,可汉子这方也会齐全置办好红喜被。
裴家忙于盖房,裴椿也无暇做绣活,裴松便给付工钱,托了满子阿娘赶制,选大红绸缎绣鸳鸯纹样,既喜庆寓意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