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31)

2025-11-27 评论

  白公瑾引着楚九辩来到一楼,准备直接上台论诗。

  不少权贵们见状就直接留在了二楼,回到自己包厢里向下看去。

  更多的人则是跟着来到一层,或坐或站,但都出奇地安静。

  今日这些人中,绝大多数都是为验证楚九辩的身份而来,身负重任的白公瑾自然一清二楚。

  与楚九辩一同站上台后,他便对众人作了一揖,温声道:“未曾想我与九公子二人的论诗竟扰了拍卖会,扰了诸位的兴致,实在惭愧。”

  楚九辩静立在一侧,抬眼朝二楼那些包厢望去。

  借着昏黄的光影,他看到楼上包括萧曜在内,所有有权有势的上官们都悠然坐着。

  这些人垂眸看他的眼神,就好似在看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

  反而是他身后两步远的地方,秦朝阳安安静静站着,没什么存在感,但又好像存在感十足。

  这一刻,楚九辩无比清晰地意识到,秦家人与楼上那些人并不一样。

  他甚至能猜到若是秦枭此刻也在场,定会抱臂站在台下,好整以暇地看着他要如何应对,但绝不会摆出那般打量货物的神情。

  楚九辩觉得自己或许一开始就想错了。

  他与秦枭确实地位不平等,但秦枭一直没小瞧过他,也从未轻贱过他的生命。

  否则早在登基大典那日,他的脖子就已经被秦枭拧断了。

  楚九辩心情有些复杂,面上却平静无波。

  “先生多虑了。”台下不知道谁说了句,当即有更多人开口。

  “两位都是难得一见的才子,能亲眼看到您二位论诗可是我们的荣幸。”

  “是啊。哪里谈得上打扰,先生真是折煞我等。”

  楼内气氛一派祥和,偏这时有道突兀的嗓音响起。

  那声音含着笑,懒懒散散道:“到底比不比了?”

  楼内嘈杂为之一静,众人全都朝声源处看过去,楚九辩也投去视线。

  只见在大厅右侧的朱红石柱旁,一位身着白色长衫的青年抱臂而立,微卷的长发随意披散着,发间隐约还有细碎的银链,在烛火下明灭如星辰。

  在注重礼仪规制的大宁朝,已经及冠的青年还这样披头散发,实在稀奇,也实在怪异。

  楚九辩甚至觉得比起这人,自己都更像是本地人了。

  但不得不说,这人长得还真挺帅。

  五官精致,还有一双勾人的桃花眼,眼尾微微上扬,一颦一笑都带着风流浪荡的气息。

  此刻对方那双眼便落在了白公瑾身上。

  白公瑾似乎是认得此人,脸色都有些僵硬。

  那青年见状轻嗤一声,道:“最烦你们这些装模作样的,你不就是想为难这位抢了你风头的九公子吗?装什么清高?”

  “王少主说笑了。”白公瑾勉强维持着风度道,“在下只是想与九公子探讨一二。”

  “那就开始吧,省的耽误我继续买东西。”

  王少主?

  楚九辩正想着这位的身份,秦朝阳的声音就在身侧响起,很低:“公子,那位是琅琊王氏的嫡长子王其琛,生母早逝,如今王家的主母是小妾抬上来的。”

  原来如此。

  楚九辩抬眼看向王家人所在的包厢,果然见到那位清风霁月的王家主黑了脸。

  父子关系不和啊。

  白公瑾被这么下面子,有些尴尬地冲楚九辩笑了笑:“那在下就抛砖引玉,献丑了。”

  “请。”楚九辩道。

  白公瑾缓缓呼了口气,才道:“快马踏云尘,长歌破晓昏。胸藏千丈志,眼纳万重村。”

  这两句一念出来,众人都觉眼前一亮。

  心道不愧是声名远播的公瑾先生,这诗做的真是一绝。

  望见众人的反应,白公瑾心中便定了不少。

  这首《追风》是他近日作的最得心的一首,还是受了那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影响,才有如此豁达的心境。

  他沉下心,继续念出最后两句:“得失随鸥鸟,行藏任酒樽。天涯无定处,风月满征魂。”

  一诗念罢,掌声雷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楚九辩就属于不会作诗,但能分辨出好坏的人,所以他知道白公瑾这首诗确实做的不错。

  只是对方这每一句诗分开来,楚九辩都能从自己背过的诗里找到相似的意境,因而有了对比后,再好的诗也没有那般惊艳了。

  可对于这里的看客来说,这确实是一首难得的佳作,一时间恭维声探讨声几乎要淹没整个珍宝阁。

  略显混乱的场面中,楚九辩忽而瞥见有两道纤瘦的身影,躲着人,匆忙又小心地从后门处离开。

  两个女子?

  楚九辩一下就回忆起,那两位女子应是此前在二楼包厢里的两个,一个是小姐打扮,一个是丫鬟打扮。

  如今外头天已经黑透了,这条街今日又被封着,无人进出。

  若是解手之类的事,三楼就有专门为女子们准备的几间房间,都有强壮的嬷嬷们守着,没必要离开。

  且今日来此地的女子,都是和家中男子以及主母长辈一同来的,即便是家中忽然传了什么信儿过来,也不至于要一个小姐带着丫鬟回去处理。

  她们那样匆忙紧张的神情,也断不会是偷出去玩。

  所以是要去做什么?

  楚九辩侧头看向身后的秦朝阳,对方当即凑上前来:“公子有何吩咐?”

  “有两个姑娘走的奇怪,你去看看。”

  秦朝阳顿了下,眼神不着痕迹地朝一楼某个方向看了眼,而后便应“是”离开,身影退入暗处后眨眼间就不见了踪影,没惊动任何人。

  楚九辩惊了一瞬。

  头一回见到这个时代的功夫,真酷。

  只是,秦朝阳怎么这么听他的话,莫非是秦枭给了什么权限?

  比如“出门在外听楚九辩话”之类的。

  还是说因为还有其他暗卫在暗处守着他,所以秦朝阳并不担心他会跑,也不怕其他势力想着“得不到就杀掉”楚九辩。

  那看来守在他身边的人肯定武功高强,楚九辩放心了。

  白公瑾没注意到楚九辩,他听着台下众人的恭维声,知道这一夜过去,自己的才名定会传的更广,心中不由有些自得。

  他会作诗,更懂诗。

  所以他也更清楚想做出一首像《行路难》那般的诗作有多难,很多诗人穷尽一生也写不出一首。

  他不觉得那位诗仙和易安居士,还能有更好的诗作可以被楚九辩传扬出来,除非还有第三位大才。

  “公子觉得我这首如何?”他故作自谦的姿态,礼貌询问。

  楚九辩点头:“不错。”

  “想必公子有更好的。”白公瑾道。

  楼里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在等楚九辩的回答。

  “实不相瞒。”楚九辩淡漠的脸上带出一丝清浅的笑意,好似春雪乍融,不少人为此失神。

  距离最近的白公瑾也怔愣片刻,反应过来后竟下意识垂眼,不太敢和面前谪仙般的人物对视,心跳也快了不少。

  这感觉,好似比他方才被众人恭维时还要令他兴奋。

  楚九辩却没在意其他人的反应。

  他嗓音清冷,神色带着怀念般道:“在我们仙界,也有一位公瑾先生,不过他姓周,名瑜,是位难得的雄才。”

  萧曜眸中闪过一道暗芒。

  他想起自己先前提起“公瑾先生”的时候,楚九辩下意识问出的那句“姓周吗”。

  所以,这个周公瑾定是真的存在。

  即便不是所谓的仙人,但也定是楚九辩身后势力中的一员。

  雄才。

  敢用这个词形容对方,那该是个怎样的人物?

  白公瑾没想到楚九辩会说出这样一段话,不由有些好奇道:“那位周公瑾先生,可也会作诗?”

  “会。”楚九辩毫不犹豫,“但我现在要念的却不是他作的诗,而是诗神苏轼因感怀周瑜而作的一首赤壁怀古。”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惊堂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爽文 基建 马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