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命只能扮演神明了(41)

2025-11-27 评论

  ……可真行。

  楚九辩上了软轿,小祥子没有跟着出宫,只留在神武门内遥遥目送他离开。

  神武门外三条大街,往南的是神武大街,一路向前会经过京城的二环三环,基本都是住宅,住的也都是京中的达官显贵。

  四大世家的府邸就都在这条街上,只是并不相邻,中间隔出老远。

  再往前走进入三环之外,才是普通百姓们的居所。

  但百姓也分贫富,以神武大街为中线,西边住的便基本都是富户,城中最热闹的西市就在这,此前售冰的锦绣坊,和珍宝阁所在的茶青街便都位于西市。

  向东住的便基本都是普通百姓,东市里的铺子和摊贩,售卖的东西也更便宜简单一些。

  这是向南延伸的神武大街,而自神武门出来后,向西向东也各有一条长街。

  东街名为长安街,六部衙门便设在此处。

  西街名为长宁街,除六部衙门之外的办事地点,比如大理寺、御史台等则都在这边。

  轿夫抬着软轿朝长安街而去,他们步伐很稳,几乎没有什么颠簸。

  他们脚程也快,不多时轿子就已经被抬到了吏部衙门门口。

  楚九辩下了轿,衙门当值的小厮见过礼后,便引着轿夫们去往专门的停歇处,待到楚九辩何时需要用轿,也能随叫随到。

  “王郎中何在?”楚九辩问另一个小厮。

  小厮忙道:“回大人,小的方才接到萧大人的信儿后就着人去请了王大人,这会儿应该快到了。”

  果然,他刚说完没多久,便有一身着绯红色官袍的中年男人从内院走出来,脚步匆匆。

  远远见着楚九辩后,对方脸色便更显焦急,只是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失态,依旧步履稳健,行止端方。

  这就是王家子弟,在外无论何时都要维持好仪态。

  楚九辩迈步朝对方走去,待到走近,这位王郎中便立刻作揖告罪:“下官接到消息便忙赶来了,没成想还是晚了,请大人恕罪。”

  “无妨。”

  本也是他那四位轿夫脚程太快。

  “多谢大人。”王郎中又是一揖,“大人里面请。”

  楚九辩随着他的步伐进了衙门所在的院子,六进的院子,比他住的瑶台居大了将近五倍。

  “大人,咱们吏部下设四司。”王郎中介绍道,“这前面四进的院子里,便分别是文选司、考功司、验封司和稽勋司,各有郎中一人,员外郎两人,并其他属官每司二十人上下。”

  视线扫过院子,可以见到不少抱着竹简来回的大小官员。

  众人都知道王郎中的身份,见他对楚九辩毕恭毕敬,便知晓楚九辩是上官,因而迎面碰上后官员们都会作揖见礼。

  走过前面四进院子后,便到了第五进。

  这里较前面几个院子要冷清不少,只零散有几位小厮和官员。

  “最里面那院子是尚书大人的官廨,平日里大家都不往那处去。”王郎中道。

  这说的就是第六进院子。

  楚九辩颔首。

  总经理办公室呗。

  王郎中带着他在这第五进院子里仔细介绍了一遍,因为这里以后就是楚九辩要办公的地方了。

  大宁朝各部侍郎只有一人,因而楚九辩就是这吏部当之无愧的二把手。

  他有一间独立的屋子用来办公,就是院内的东侧殿。

  也是内外两间的格局,外间是书房,内间则放着床榻之类,如果办公晚了或者忙起来的时候,他可以直接住在这里。

  除了他的屋舍之外,院子里的正屋便是架阁库,也就是“档案室”。

  里面一排排的木架上堆着数不清的竹简,从门外经过都能闻到竹简特有的味道。

  西侧殿则是类似于会议室一样的地方,平日里尚书、侍郎有什么事要交代,就会叫下官来这里商议。

  楚九辩都转了一圈,便又进到架阁库。

  “库里的公文基本都在这里,按照州府不同摆在不同的架子上,自上而下,越是近日的公文摆的便越往下。”王郎中道。

  楚九辩颔首,这类似于图书馆的摆设,清晰明了,就是这些竹简看着着实累人,也占地方,若是换成纸质版就好了。

  “有官员的名册吗?”楚九辩问。

  “有,下官一会就命人给您送来。”

  楚九辩对这位王郎中的印象还不错,真正的彬彬有礼,和王家那位家主王焕之完全就不是一类人。

  “行,你去忙吧。”

  “是。”王郎中也不多废话,听话离开。

  楚九辩回到左侧殿,殿中一应物品齐全,瞧着都是新摆上来的,没有一点赵谦和使用过的痕迹。

  想来是对方倒台的消息一传回来,吏部的小厮们就把这里清出来了。

  楚九辩坐到椅子上,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

  为官十一载,被抹除掉曾经存在的痕迹却只需要一刻钟。

  不多时,便有人给楚九辩送来了一侧纸质版的名册。

  想来只有这类需要整合很多内容的资料,才会做成纸质版。

  楚九辩打开一一看去。

  册子上记录的都是如今还在职的官员。

  从京官到地方官,从正一品尚书,到地方九品小官。

  楚九辩粗略看了一遍京官部分,脑海中便已经捋清了如今六部主事的势力排布。

  除了户部尚书苏盛,以及工部尚书简弘卓之外,其余吏、礼、兵、刑四部的尚书分别被临安萧氏、琅琊王氏、武威陆氏和雁门邱氏四大世家之人霸占。

  加上各部侍郎、郎中,世家之间的势力差距几乎旗鼓相当。

  但仔细想想就能发现,加上宫里的那位太皇太后和剑南王,萧家的话语权其实更大。

  还有那位萧家的家主萧曜,也有八百个心眼子,楚九辩直觉对方比萧怀冠还要难对付。

  四大世家。

  这些人堂而皇之把控朝堂,秦枭所言手下无可用之人,还真不是自谦。

  所以原著里,他是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带着百里鸿杀出重围的?

  楚九辩现在真是越来越好奇秦枭的能力和手段了。

  只是不知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秦枭做事手段有些温和,像是总在忌惮着什么。

  那样东西使得他畏首畏尾,这样下去他会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楚九辩思来想去也想不出来,便不为难自己了。

  他继续往后细细翻阅名册,很快就在上面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那位齐中丞,就是江朔野嫡亲的表兄!

  江朔野手握八万漠北军,是武将中拔尖的人物,难怪齐执礼在朝堂上说话那么犀利,这是真的有人在撑腰。

  想到江朔野,楚九辩思绪便有些飘。

  距离他把马镫马鞍的图纸交给对方已经过了几日,不知道做出来没有?

  他第一次联系江朔野就是在对方午睡的时候,想来是有午睡的习惯。

  等中午回宫之后,还是叫人来神域问一下近况吧。

  楚九辩现在信仰值足够再邀请一位信徒,本也打算中午回去抽卡,便就再联系一下江朔野,顺手的事。

  朝中各衙门都是午时初下值,也就是十一点半左右,下午则是两点左右上班。

  不过这是针对的普通官员,像是楚九辩这样的一品太傅,又暂代了二品的吏部侍郎,完全不用每日来上值。

  像萧尚书下朝后就直接去了别处,也没人会说些什么。

  总归衙门里有的是人,真到了非要他解决的时候,也会有人过去通禀。

  楚九辩想着以后自己下了早朝后,就来衙门里转一圈,然后就回宫里。

  秦枭和百里鸿都在宫里,那些重要的奏折也都是送到养心殿,所以与其待在衙门里无所事事,不如以太傅的身份留在百里鸿身边,还能更近更快地接触到重要的奏折和消息。

  最近官员调动不频繁,也没到年关核查百官功过的时候,所以吏部的工作并不怎么忙。

  需要楚九辩这个侍郎处理的文书就更少了,一上午时间完全能忙完。

  如今日头已经上了中天,快到了下值的时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程惊堂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天作之合 爽文 基建 马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