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陪审团(143)

2025-10-09 评论

    “这办法不坏,”克利夫说,“他捞到钞票,我们捞到裁决,然后再敲他一杠子。我觉得挺公道。”
    “搞个录音机。带上现钞。下午立刻去办。”
    但是,德里克也有他自己的打算。他们在一家赌场的酒吧里碰头外面,阳光灿烂,气温接近华氏70度;而在这幽暗的酒吧内,气氛却是那么阴沉,把屋子挤得满满的那些生活中的失败者正在这里抚摸自己的伤痕,用劣质的洒精浇愁。
    德里克可不想在裁决通过之后任人敲诈。他要立刻拿到安琪那一票所值的2.5万美元。只收现钞,而且现在就要。他还要克利夫在他这儿为每个陪审员“储存”一笔钱。在裁决之前“储存”。存的当然也是现钞。至子数目嘛,每人5千,这既公平又合理。克利夫迅速做了一道算术题,发现很不对头。德里克是以全票一致通过裁决作为计算的前提,因而为11个陪审员每人“储存“5千,总数将是5.5万美元再加上安琪的那一笔,德里克如今想捞的已经高达8万。
    德里克认识法庭上的一个工作人员那个女孩子曾经看过本案的档案:“伙计呀,你们起诉烟草公司索赔的数目可是上千万哪。”他说。他说的每一个字都灌进了克利夫衬衫口袋里放着的那个微型录音机,“8万不过是桶里的一滴水嘛。”
    “你疯了。”克利夫说。
    “我是疯子的话,你就是骗子。”
    “我们是决不会给你8万现钞的。我以前已经说过啦,数目太大,就会被人家逮住。”
    “那好哇。我找烟草公司谈去。”
    “想去就去好了。我会在报纸上读到的。”他们不欢而散,克利夫放下杯子拔腿就走,但这一次德里克并未在他身后追赶。
    星期四下午,美女展览继续进行。这一天凯布尔推出的是密拉·斯普林·古德博士,罗吉斯大学的一位黑人教授兼研究员。她刚一露面,走进这道德败坏的法庭,人们全都刷地一下转过头来向她行注目礼。她身高几近6英尺,体态苗条,服装艳丽,光彩夺目的程度和前一位证人不分高低。她那淡褐色的皮肤细腻而又光滑,在她朝陪审员们微笑时,发出的无形射线具有极强的杀伤力。她那笑吟吟的目光,在隆尼·谢弗的身上照射了很久,而隆尼也确实曾用笑脸相迎。
    凯布尔开始搜罗证人时,有一笔取之不竭的预算,因而无需找那些思维迟钝、笨嘴笨舌、连与一般普通听众都无法沟通的无能之辈。他在决定雇用密拉之前,就已对她作过两次录像。后来在罗尔办公室取证时,又作了第3次。开庭之前,她又像所有的证人一样,在一个模拟的法庭里花了两天时间进行排练。
    她跷起了大腿,惹得在场的所有观众,顿时不约而同动作整齐地深深吸了一口长气,她的专业是市场营销,获得过两个博士学位,成绩优异,令人印象深刻,这当然不足为奇。她在完成了自已的学业后,在麦迪逊大街的广告业干了8年,后来又回到了自己的学术领域,专门研究消费广告,并且为研究生讲授这一课程。她出庭作证的目的,人们不久就能看清。谁若是玩世不恭,谁就会毫不客气地宣布,她到这儿来是为了展示自己美丽的容貌;和隆尼·谢弗、洛伦·杜克以及安琪·魏斯进行心灵的沟通,让他们感到自豪:他们的一个黑人同胞完全能作为专家对这样一个重大的案子提出自己的意见。
    她来此作证,实际上完全是由费奇一手促成。6年前,在新泽西州开庭的一个案子的陪审团,在经历了3天3夜激烈的辩论后,才作出了对被告有利的裁决。那件事让费奇大为震惊。他于是构思出了一个计划,找一位美丽动人的女研究员,最好是名牌大学的教授,拨给她一大笔经费,让她对香烟广告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进行专门的研究。项目的各项参数由经费来源作出大体的规定。他希望这项研究的结果将来某一天能有助于烟草公司在诉讼中获得胜利。
    斯普林·古德博士从未听说过费奇其人。她从消费品协会拿到了一笔8万美元的科研经费,这个协会是设在握太华的一个默默无闻的思想库,以前谁也没有听见过它的名字,其宗旨据说是研究数千种消费品的销售趋势。她对它一无所知。罗尔对它也同样是一无所知。他和他的调查人员这两年一直在对它进行调查。它是一个保密性极强的私人机构,受到加拿大法律某种程度的保护,其经费显然由一些生产消费品的大公司提供,但其中却没有一家是卷烟制造厂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