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母亲一席话,瓦列里终于明白,他永远也别想回去找埃利娅了。跟儿子谈话的那天夜里,韦罗尼卡就开始感觉不舒服。瓦列里叫了急救车,但医生还没来到,老太太就中风瘫痪了。现在剩下他孤零零一个人,新娘没了,还要照管瘫痪了的母亲,真不知道以后还会怎样。昨天早晨他还和埃利娅一起躺在银色松林的沙滩上,那时他觉得生活即使不十分美好,也是完全可以心满意足的。过了仅仅一天,现在他觉得,这一切都不是他的了。他来到另一个世界,一个生病、打针、给病人倒便盆、防止褥疮的世界里……顷刻之间一切都完了。
处理未婚夫妻和已登记成为夫妇的名单花掉的时间远比娜斯佳预料的要多。
安东-舍夫佐夫自告奋勇来帮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做些帮工活儿。娜斯佳很乐意地同意了,因为打印出来的名单是一卷一卷的,工作起来十分困难,纸老是卷起来,从手里滑脱。他们把纸卷剪成相当于从娜斯佳的那间屋子的房门到窗户的距离那么长,把它们铺开摊在地板上,两头用几本沉重的百科全书压住。
“我们来寻找一个超过40岁、递交了结婚申请却没结成婚的女人。”娜斯佳解释说,“电脑给我输出人名。你呢,在名单里找这个人的资料。任务清楚了吗?”
安东点点头,在一个观看纸条最方便的地方跪了下来。
“开始。季坚科和马茨科娃。”
过了两分钟,安东在名单里找到了他们的名字。
“马茨科娃,1973年生。”
“不是。伊万诺夫和科鲁格利科娃。”
“科鲁格利科娃也是个年轻的。1970年生。”
“乌格列赫利则和谢罗巴巴。”
“谢罗巴巴,加琳娜-米哈伊洛夫娜,1953年生。”
“好极了!现在看一看,她是不是结婚了?”
安东看着那一张张打印出来的长长的名单,找了很久。
“有了。她一年之后嫁给了一个叫达维多夫的。”
“这个格鲁吉亚人没咬住钩。”娜斯佳沉思着评论说,“往下。阿里斯托夫和卢基切娃……”
奇斯佳科夫到茹科夫斯基市①去了。他得跟他那个准备学位答辩的研究生见面,所以娜斯佳直到饿得胃里隐隐作痛才想起要吃午饭。他们找到了三位年过四十,由于某种原因没举行婚礼的女子。
①莫斯科州的一个城市,在莫斯科东南——译者注
“现在吃点儿饭,然后咱们去找这几位妇女。”她这样决定。
这一次他们运气不好。三位妇女中他们只“活捉住”一位。另外两位不在莫斯科。一个在国外一个什么地方休假,另一位出差了。他们“抓住”的那位没举行婚礼的女子愉快地微笑着告诉他们,有人请她帮助一位好人,跟他订婚,这样那个人便可以从机关里分到一套两间的住房。可是,就在递交申请和登记之间这段时间里,未婚夫工作的那个单位更换了领导,他一下子被提到一个很高的职位,而且无条件提供了住房,已无必要搞假婚了。
晚上7点左右,安东用车把娜斯佳送了回家。
“我们继续干吗?”她开车门准备下去时,他问。
“要是您不累的话。不过我真不好意思剥削您了。”
“娜斯佳,我们不是说好了吗?”他一边锁车门,一边责怪地说。
回到家里,她又坐到电脑前,舍夫佐夫坐到地板上打印出来的名单中间。
“日丹诺夫和科霍姆斯卡娅。”
“1968年生。”
“罗日诺夫和奥格涅娃。”
“1970年生。”
“马拉霍夫和尼基京娜。”
“1955年生。”
“看看登记。”
“是的,有。她嫁给了格里亚多维。”
“斯洛博金和库津娜。”
“1975年生。”
到晚上10点钟,他俩看字母和数字看得眼都花了。
“得了,安东,回家去吧。我可把您累坏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