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海恋情(8)

2025-10-09 评论

    上校站了起来,伸手从花盆中格下一技玫瑰,贪婪地唤着。吉朗尔德站起身来,激动地说:“谢谢,长官。”上校没有回答,也没有抬头。那个便衣将青朗尔德带了出去。
    飞机在苏联中心地带的上空飞翔,把浙大林格勒以东的工业区和第聂伯河的支流已远远地抛在了身后。哈尔科夫周围闪耀的灯光表明他们已到了乌克兰的边境。从飞机上向下看去,库尔斯克仿佛是一堆发着微光的磷火。吉朗尔德向下望去。他知道下面那片黑暗的土地就是苏联的中央平原。肥沃的田野上生长着大片大片郁郁葱葱的庄稼,它们在六月的和风中沙沙作响。每年,这儿都能收获上百万吨的谷物。这儿离莫斯科还有二百英里。大约还要飞行一个小时。在这段飞行中,不可能再有这灯火闪烁的景象。
    现在,吉朗尔德已经对苏联有很深的了解。那天他回到英管区后,他顺利地干掉了那名西德间谍,引起了不小的哄动。事后,他溜过边界。设法找到了“的雷斯上校”。这之后,他换上便衣,戴上飞行头盔,登上了一架直飞莫斯科的苏联国家安全部专机。
    整整一年时间,吉朗尔德过着犯人般的生活。他修身养性,锻炼身体,向周围的审问者和医生学习俄语。在这一期间,苏联派往英格兰和北爱尔兰的间谍花费了一番工夫调查他的历史。
    那年年底,象其他的有可能进人苏联的幸运儿一样,古朗尔德被证实了政治清白。他的自述也得到了证实。那些间谍调查后说,他对世界上任何国家的社会和政治问题都毫无兴趣。医生和心理学家们说,此人患有严重的躁狂症和抑郁症。每到月圆之际,这两种病的症状就会同时发作;他们还说他是个自恋犯,一个没有性欲的中性人,对痛苦的耐受力极大。这个膀阔腰壮的家伙虽然有这些怪毛病,而且所受教育少得可怜,但的确称得上是只狡猾奸诈的狐狸。最后的一致结论认为,吉朗尔德的存在会给社会造成威胁,千万不要留下此人……
    苏联国家安全部的人事局长正打算在关于吉朗尔德的处理报告上批示“枪毙”二字时,突然他又有了新的打算。他知道,他的国家不仅需要精明的利客,也需要有普通的刽子手。眼下,吉朗尔德就是这么一个可以身兼二职的专额,再说他也确实愿意奉献技艺。如果医生们说的话是对的,那么他的威力一定很大的。
    考虑了一番,人事局长在吉朗尔德的处理报告上写了自己的意见,并将该报告发往“锄奸团”二处。
    专门从事策划行动和执行暗杀的“锄奸团”二处,接收了多诺万吉朗尔德,给他改名为格兰利特斯基。
    从这以后的两年来,吉朗尔德受到了异常艰苦的训练。他不得不复返学校。在他原来的心目中,学校是绿头苍蝇嗡嗡叫,松木课桌乱放的地方。那儿的气氛轻松活泼,让人无拘无束。而列宁格勒郊外的外国谍报人员学校却是一个严肃紧张的学校。课堂里满满地坐着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个个都是一副勇于献身的严肃面孔。他们全神贯注地记笔记,使吉朗尔德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受这他生来最讨厌的洋罪。
    使他最头痛的是理论课以“政治常识’主要介绍工人运动史及共产党党史;“我们面临的阶级敌人”保专门讲述资本主义和法西斯;“宣传鼓动战术”课主要讲述少数民族的有关问题,什么殖民地问题、黑人和犹太人问题等等。每个月底他们都要进行考试。每次考试,吉朗尔德总是耐着性子坐在教室里,乱涂乱划,胡乱写着各国历史和拼错了的共产主义口号。每次他都把卷子揉得不成个样子。有一回他气恼了,竟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卷子断了。
    他最喜欢的是那些“技术课”。他总能很快搞懂密码、暗号之类的玩意儿。他的“通讯”课学得非常出色,能够迅速识破对手设置的迷障、看懂残缺不全的资料,还能迅速抓住信使、攫取邮箱。他的“野外作业”课成绩最好。上这门课,每个学生都得设计一个假想行动,在列宁格勒郊外实施,以警惕性和判断力作为考试内容。“安全第一”课的考试考查学员的沉着、勇敢和冷静。他这一课程的成绩名列全校第一。
    当吉朗尔德的成绩单送到“锄奸团”时。给他的评语外“无政治倾向,工作能力极强”。这些条件正是“锄奸团”所看中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恩·弗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