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60)

2025-10-09 评论

    ④波尔塔(一五三五?—一六一五),意大利自然哲学家、第一个认识光线热效应的科学家,主要著作是《自然魔法》(1558年,共四卷;1589年,第二版共二十卷)。在这部著作中他把魔法视为控制自然现象的一种技巧,还论及鬼神学、磁学和暗箱(照相机的原型)。因此,他也是首先使用透镜的先驱者之一。他的著作都是用拉丁语写成的。
    ⑤这里指法罗斯岛灯塔。法罗斯岛灯塔是世界奇观之一,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建筑,位于亚历山大港附近,约公元前二八○年建造。据说塔高一百三十五米,分三段,每段略有收分,底段方形,中段八角形,顶端圆柱形,有盘旋坡道达顶部,其上夜间燃火。十二世纪时塔身尚存。一四七七年马木路克苏丹在其废墟上建了一座堡垒。
    ⑥波菲利奥(约二三三—三○五),古罗马时期出生于希腊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的门徒。他曾将普罗提诺的著作编纂成《九章集》,并著有亚里士多德《范畴篇》的《导论》,对西欧中世纪形式逻辑的研究影响颇大。
    ⑦诺瓦利斯(一七七二—一八○一),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原名弗利德利希·冯·哈登堡,主要作品有《夜颂》、《宗教歌》、《花粉》、《基督教或欧罗巴》、《亨利·封·奥弗特丁根》等。
    ⑧伊希斯是古埃及主要女神之一,众王之母。她单独或怀抱婴儿坐在宝座上或跪在棺前。主司众生之事,也是丧仪中的主神,能治病,有起死回生之力。

    (西拉·弗兰奈里日记选)
    在山谷里一幢别墅的阳台上,有位年轻女子坐在躺椅上看书。我每天开始写作之前都要用望远镜观察她一段时间。透过这里清澈的空气我仿佛在她那一动不动的身形上看到了阅读这一不可见的运动的各种迹象,如目光的移动与胸膛的起伏,乃至词语在人脑中的运动:行止、奔流、阻滞、间歇,注意力的集中与松弛,思想的前进与回顾。阅读这一运动看来单调,实际上它在不断变化、起伏交错。
    有多少年我未进行过不带偏见的阅读了呢?有多少年我未读过别人的著作,未读过与我应写的事物有任何关系的书籍了呢?我转过身看看我的写字台、打字机、打字纸和即将开始写的那一章书。自从我变成一个被迫写作的人以来,阅读的愉快已经与我无缘了。现在我的工作仿佛就是为了描写从望远镜里看到的坐在躺椅上阅读的那位女子的心情,而我自己却被禁止有她那种心情。
    每天开始写作之前我都要观察那位女子,我希望我写作时的这一努力将能表达出那位女读者的呼吸和她那极其自然的阅读,表达出词语经过她的注意力的筛选即经过这一短暂的滞留之后被她的思想所吸收,变成她头脑里的映象,变成仅为她自己所有并且不能传达给他人的内心幻象。
    有时我异想天开,希望我正在写的话恰好是她正在念的话。这一想法对我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以致我觉得事实的确如此:我急匆匆写下一句话,然后起身走到窗户旁,拿起望远镜来观察这句话在她身上引起的效应低视察她的目光,她的嘴唇,她吸的香烟,以及她身躯在躺椅上的动作,观察她两条腿是直伸还是交叉跷在一起。
    有时我觉得我的写作与她的阅读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论我写什么都是舞文弄墨,与她阅读的东西毫不相干。如果我写的东西像手指在玻璃上划过那样出现在她阅读的那本书页上,那会把她吓得赶快把书本抛得远远的。
    有时我又相信,她读的那本书才是我的真正小说,我长期以来希望写却未能写出来的小说。现在那本小说在她那里,我在望远镜里能看见那本书,但看不清上面写些什么。我不可能知道那个“我”写了些什么,只知道我未能写出来也永远写不出那本小说。我坐在写字台边,不管怎么猜想、怎么抄袭她念的那本书,都无济于事,因为,对于那本只有她一个人念、别人都不会念的真正小说来讲,我不管写什么,都将是虚伪的。
    假若她像我看她阅读那样,在我写作时她也拿起望远镜冲我这里看,那又会发生什么事呢?我坐到写字台边,背向着窗户,喏,我觉得背后有束目光正不停地吸吮我写下的句子,并把我的故事引向我所不能控制的方向。我的读者是吸吮我心血的人,他们把目光投射到打字纸上吸吮我写出来的字句。我这个人,当别人看着的时候,不会写作,因此我觉得我写下的东西并非我的东西。我真想离开他们,让他们寄希望于打字机上的打字纸和敲打键盘的我的手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塔罗·卡尔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