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里的陌生人(63)

2025-10-09 评论

  吉尔知道她的妈妈会谈起她,大卫-肯尼文迟早也会听到她成功的消息。于是,吉尔在信中编造了好多同她一起工作的大明星的故事,而且注意只称呼他(她)们的名字。她也学会耍点小演员的花招了。当她站在明星的身旁时,总要求现场摄影师拍下她的照片。摄影师可能印两份给她,于是,吉尔就寄给妈妈一份,另一份自己保存。她写的那些信,让人听起来仿佛她差不多就是电影明星了。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终年无雪。那里的风俗是,从圣诞节的前三周,在好莱坞大街,便开始举行圣诞老人的游行活动。从那以后,直至圣诞节前夜,每晚都有圣诞老人的彩车驶过。好莱坞的公民们,和他们北方各地的同胞们一样,热衷于欢庆圣婴的诞生。即使气温高达华氏85°到90°,酷暑难熬,人人挥汗如雨;但在居民区里,从每个家庭以及汽车中,人们照样可以听到收音机里播出《光荣归于在天的上帝》、《静静的夜晚》、《红鼻子驯鹿拉道尔夫》等圣诞歌曲。他们同其他英勇爱国的美国人一样,渴望过一个神话般的白雪皑皑的圣诞节。但是,他们知道,上帝没有为他们提供这样的良辰美景,于是,他们就学会自己创造一套庆祝圣诞节的仪典:街道上悬挂起各式各样的圣诞彩灯,用塑料制成的圣诞树,剪纸的圣诞老人,以及他们的雪橇、驯雇把整个一条街点缀咸-片欢腾的海洋。明星和演员们都力争参加圣诞老人的游行活动,这到不是因为他们热衷于给沿途观看的成千上万的大人和小孩带来节日的欢乐;而是因为游行要上电视。全国都可以看到他们的面孔。
  吉尔-卡瑟尔站在街角,孤零零地,看看长长的彩车队伍驶过,车上的明星们向热爱他们的影迷们,频频挥手致意。今年游行的主帅是托比-坦波尔。当他的彩车通过时,崇拜他的群众热烈地为他欢呼。吉尔只来得及对托比那容光焕发、才华横溢的面孔看上一眼,他就过去了。游行队伍中,有好莱坞中学乐队演奏队、跟在后面的是共济会堂的彩车、海军陆战队的乐队、穿着牛仔服装的骑手们,以及一支救世军乐队,最后,是圣地朝拜者的队伍。此外还有挥舞各式旗帜的歌唱团体,和一辆诺特果树场的彩车,上面用鲜花组成各种鸟兽的形象;还有消防队、小丑玩爵士乐从等等。后来的这些游行队伍,已经没有圣诞节的气氛了,纯粹成了好莱坞的大表演。
  吉尔曾经和彩车上的某些扮演角色的演员在一起工作过。其中一个人向她挥手,低头叫她:
  “嗨哟,吉尔!你好哇?”人群中好几个人转过身来,羡慕地看看吉尔。人们知道她是电影圈子里的人了。这不免使她产生一种自豪感。
  这时,她身旁传来一个低沉而又圆润的声音,“对不起,您是一位演员吗?”吉尔转过身来,讲话的人是个个子高高的、淡黄色头发的漂亮小伙子,大约二十五、六岁。他的面孔晒得很黑,牙齿洁白匀净。他穿了一条旧牛仔裤,一件兰色牛仔布上衣。上衣的胳臂财上入时地用皮子各打了一块补钉。
  “我也是。我是说,也是演员。”他笑了笑又加上一句,“正在奋斗。”吉尔指指自己说:
  “也在奋斗。”他笑起来,“喝杯咖啡,好吗?”他的名字叫阿兰,普列斯顿,是盐湖城人。他的父亲是当地摩门教会的一位长老-“我从小到大,受的宗教教规太多了,连开句玩笑都不会。”
  他对吉尔坦率的说。
  这差不多象是在预示,吉尔心里想。我们有一模一样的特点。
  “我是个好演员。”阿兰闷闷不乐的说:“但是,这个城市是个很难奋斗的地方。在家乡,无论谁都可以走过来帮你一把;而在这里,好象人人都恨不得从你身上刮些油水才好。”他们谈到咖啡店关了门。这时两人已成了知心的朋友。当阿兰问她,“你想回到我住的地方吗?”吉尔犹豫了一下,说:“好吧。”阿兰-普列斯顿住在高原路旁一家供应食宿的客店里,同好莱坞竟技场只隔两条马路。阿兰住在客店后面的一个小房间里。
  “大家该把这个地方叫作渣滓场了。”他对吉尔说:
  “你应该看看住在这里的那些怪家伙们。他们还都认为自己能在影视界里发迹呢。”象咱们一样,吉尔心里想。
  阿兰房间里的家俱,只有一张床,一个衣柜,一张椅子和一张晃晃荡荡的桌子。“我正盼着有朝一日,搬进我的宫殿里。”吉尔笑了起来。“我也是一样。”阿兰要拥抱她,她板起脸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德尼·谢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