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了可怕的事。我老婆生了孩子。”
“这有什么可怕的?”艾拉姆的母亲说。
“不是,可怕的是这样的——那孩子没有牙齿。那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我们该不该把他扔掉?没有牙,他怎么吃东西呀?”
“你妻子会给他喂奶的。”艾拉姆的母亲说。
“他长大了没有牙齿,那不是很糟糕吗?我想,我们应该把他扔到海里。也许我们的下一个孩子会有牙齿。”
他正要出去,艾拉姆的父亲突然把他叫回来。
“我想你是不懂,”他说,“瞧艾拉姆,他以前也没有牙齿。”
“没有牙齿?他还活着,真奇怪。没有牙齿,他是怎么活过来的?”
“他现在有牙齿了。让他看看你的牙齿,儿子。”
艾拉姆露出他的牙齿。“他的牙是怎么弄来的?”忧心忡忡的年轻父亲说,“有的人把驯鹿的牙齿放进嘴里。”
“他那些牙可不是从驯鹿那得来的。他生下来的时候也没有牙。但后来,牙齿就长出来了。”
“那不合情理。你只不过想要安慰我。我们的孩子他生下来有手,有鼻子,也有耳朵。他有腿,还有10只脚趾。他什么都有,就是没有牙齿。真糟透了——你可不能对我说那样挺好。我想我还是要把那小鬼扔掉。”
“你可不能干那样的事,”艾拉姆的母亲说,“耐心点儿。那本来就有牙齿,只不过还没出来罢了。给它们一点时间。现在,你该关心的是你妻子,不是孩子。走,我过去看看她怎么样了。”她望着哈尔和罗杰,“对不起。也许,你们还会再来的。”说着,她就出去了。
哈尔透过那扇冰窗朝北冰洋望去。
“想尔想看吧,”他说,“北极就在那边。”
“我罗看不见。”罗杰说。
“我杰也看不见,离这儿700多公里呢。探险家皮里和亨森乘狗拉雪橇跨越这700多公里,他们花了多年的工夫,直到1909年才达到目的。他们是首先到达北极的人。”“现在你只要花两个钟头就到那里了。”艾拉姆说。
“你险说着玩儿吧,”哈尔说,“没有一种狗能在两小时内跑700多公里。况且,那片海域被流冰分割得支离破碎,在大块的浮冰之间还隔着宽阔的海域。”
“浮冰?”好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罗杰问,“浮冰指什么?”
“它尽们就在你的眼皮底下,”哈尔说,“漂在海面上的冰块就是浮冰。”
罗杰在看见一块平得像木筏一样的浮冰,有3米多宽。“它们都像这块一样吗?”
“有些小一点儿,有些就大多了。我听说,有一片浮冰的面积相当于一个康涅狄格州。”
“噢哟!”罗杰惊叹道。“北极就在那儿,而我们却到不了那儿。”
“你们到得了,”艾拉姆说,“我领你们去。”
“你开玩笑。”哈尔说。
“不,我不是开玩笑。扣好你们的大衣,跟我来。下一站,北极。”
哈尔和罗杰跟着艾拉姆来到外面他的飞机那儿,他们登上飞机,心里对艾拉姆答应他们的事将信将疑。
他们历起飞了,飞过那些浮冰,还有浮冰之间没有冰封的水道。他们用不着为那些曾经使皮里和亨森的北极之行变得如此艰辛的狗和雪橇操心。
两小时后,他们在一片极其宽阔的冰域上降落。
“先生们,请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就是北极。”艾拉姆说。
“可这儿什么也没有哇。”罗杰步出机舱时说。
“永远也不会有。”艾拉姆说,“这片冰下没有陆地——除了4千多公尺深的水外,什么也没有。你们现在站着的地方只不过是一片巨大的浮冰,像所有其它浮冰一样,它也是漂浮的。”“但是,”哈尔说,“据我所知,皮里和亨森曾在这儿竖起一根标杆和一面旗,以证明他们到达了极点。”
“对,”艾拉姆说,“但他们插标杆和旗子的那片浮冰已经漂走了,另一片浮冰取而代之,然后,另一片,又另一片。浮冰永远在漂动。风吹着它们走,水流也会带走它们。我猜,自从皮里和亨森到达这儿起,70年来,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浮冰漂过这儿了。”
“这么说,从皮里和亨森那时候起,谁也没到过这儿了?”
“哦,有,另一些人曾经试过。他们怎么也接受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一样东西能留在北极。俄国人曾在这儿建了个气象观测站,可它漂走了。另一个探险队带来了10吨建筑材料,在这儿建起一个考察站。等他们再来这里时,考察站不见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威廉德·普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