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问我不在现场的证明?”长谷川明微笑。“什么时刻的不在现场证明?”
“昨夜,女人在晚上10时至11时之间遇害。”
“如果是这个时间,我在家。是K电铁的S车站前之公寓住宅。”
“有证人吗?”
“我没有子女,只和内人住在一起,若说到证人,也只有内人了。”
“十天前的星期六傍晚,同样发生妓女在宾馆遇害的命案,你知道吗?”
“嗯……报纸和周刊杂志都竞相报道,所以我也看到了。”
“当时,推定被害者是下午5时40分至6时30分之间遇害,你还记得这段时间你在哪里吗?”
“十天前的星期六,那应该是7月24日了?”
“是的。”
“那天我工作至下午3时左右,之后匆匆赶回家,抵达时,应该是4时半左右。”
“为何匆匆赶回家?”
“7月24日是我和内人的结婚纪念日,内人叫我要早点回家,所以买了一件小礼物之后就回家了。”
“什么样的礼物?”
“白金项链,是廉价货。”长谷川明微笑。
安田刑事和长谷川明交谈之间,也有电话铃声响起,长谷川明-一接听处置。
两位刑事在约莫30分钟后告辞。
“可以说出我的意见吗?”边走向电梯,三井刑事略带顾忌地注视安田,说。
“说吧!我正在听。”
“你提出问题时,我一直注意长谷川明的表情。”
“辛苦你了。那么,你看出什么了吗?”
“破解事件之谜,心理学占着很重要的功能。”
“是警察学校的教官这么教的?”
“是的。对方是凶手时,尽管如何努力想装成很冷静的样子,内心的动摇仍会形诸表情和言谈之中。我把你提出的问题当做一项心理测验,而注意长谷川明的反应。”
“结果认为长谷川明是凶手?”
“错了,他并非凶手。”
“为什么?”
“你的问题未让他产生丝毫动摇,表情未改变,说话的语调也无变化。如果那男人是凶手,不管如何有所防备,内心的动荡会表现于外。但,他完全没有,非常冷静,实在无法认为他会是凶手。”
“我不认为!我打算对他彻底调查。”
“但是,他很冷静……”
“正因为这样才可疑。我并不是要挑心理学的毛病,但,有些情况并不能用公式概括,有时则必须予以应用才可发挥作用。知道吗?孩子,那男人是高职位上班族,虽不知是凭借实力或后台,但,三十五六岁能当上营业课长,表示他以后将一帆风顺。”
“是的。”
“这样的高职位上班族一向最在意别人对他的观感,尤其对诽闻最为敏感。但,这次是很奇妙的事件,一旦被认为和事件有丝毫关联,事情就很严重。
“以正常人而论,若被告知杀人现场掉有自己的名片,即使是无辜,也会脸色苍白,而且拼命辨明与自己无关,亦即,愈是高职位人物,应该会愈是狼狈。从心理学的论点推测,这是很自然的反应?
“可是,那男人却冷静得近乎阴沉,就是这一点让我无法释然!我提出名片时,他若狼狈不堪地拼命辩白,反而会让我认定他是无辜的,但,他的冷静却出乎异常,有些类似吸毒者对犯罪的冷漠!”
“这么说,你认为那位长谷川明课长是凶手?”
“不错!你要仔细调查长谷川明的一切,包括学历、朋友的评断,以及其他务必彻底进行。这件事,你一个人应该做得到吧?”
“你呢?”
“我去见他太太。”
五
在S车站上车,见到车站前的公寓住宅时,安田不由得发出赞叹声。
因为,那是有如西洋城堡般。非常气派豪华的公寓,都是四房两厅或五房两厅的格局,最少值五六千万元。刹那间,安田想起自己的薪水数字!长谷川明家在最顶层的七楼。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村京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