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阶梯(147)

2025-10-09 评论

    “是啊。
    秦山看到检察官的论点是:
    “被告供述中的矛盾反映了被告的自私、恐慌、兴奋和记忆力差,是被告犯罪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矛盾恰恰说明了被告犯罪的真实性。因而,说被告供述犯罪经过中的矛盾、修正是细枝末节,并从这一点上论述自供的任意性和真实性,这只能是外行评论家的辩解。”
    对此,辩护人反驳:
    “检察官的论点是,被告供述的矛盾均出自于被告的恐慌。兴奋和犯罪意识,因而认为供述中虽有矛盾,‘只要在大纲上;大体一致使无妨碍’。专家们似乎对这一观点欣然接受,而对’自供如何出笼却好像不感兴趣。然而,正是自供中的矛盾、修正等现象,通过暴露与直接犯罪无关部分的矛盾,表现出对自供真实性的否定。”
    冈野正一在警察署一度作过自首。上诉书上说:
    “我有生以来头一次被关进警察署的拘留所,夜以继日的审讯使我心力交瘁,简直要发疯。警察劝我说,你就坦白吧,在警察署坚持顽抗,只能拖延审讯,审判也要往后推延。有罪无罪法官自有公断,你要争取早日开庭。我很想早日回家继续工作,便暂时作出假供。每天被监禁,心中很想作画,简直是如饥似渴。我在设计界也小有名气,非常希望能早日获得自由,继续钻研自己的正业。家里没有我,分文收入也没有,妻子无法生活,我想早日出去,帮助妻子,让相信我无罪的妻子高兴。出于这种心情,我轻信了警察的话,这是我的过错。”
    “自首过就不妙了。”樱田说。
    “嗯,是不妙。”桑山应道。
    这当儿,桑山想起以前读过的一位法律学家的文章。
    “有了自首,会给法官、证人、鉴定人和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人以有力的、暗示性的影响。倘若作过自首,被告承认的与案件有关的所有情况都有可能改变其位置。一有自首,所有情况都将按照自首进行整理、分类。这种倾向会产生出强大的力量,承认的所有情况都会被按照某种特定的理解而改变,进而那种理解被牵强附会,事实被歪曲,被套用于那种理解。”(青木英五即着停实认定之实证性研究》)
    “对被告在作案前后的矛盾,一审检察官和律师好像都错误地理解了事实。”桑山给樱田斟满啤酒说。
    “哦,您有何见解?”
    “错就错在被告的兴奋上。律师的辩护只反驳了检察官说的对被害人的嫉妒、憎恶。在这一点上,好像对冈野在自供和上诉书中表现出的要重新工作的强烈愿望没能充分理解。”
    “您是说,冈野只是为了能早日出去工作才作了假供,是吗?”
    “是的。冈野自己也说过,他很想早日出去作画,非常想画。他不是杰出的画家,也不是人们所说的艺术画家,而是一个图案设计家。但是,不论是艺术家,还是宣传美术家,想作画的冲动是一样的。”桑山将酒杯送到嘴边,继续说道,“这种心情,使得冈野发现技村幸子的尸体也不向警察报告。他说,如果报告警察,作为发现者就要受到种种盘问,因而会耽误时间,招贴画就不能按期完成。尤其是,由于同技村幸子的交际,他的处境是微妙的,很可能受到警方怀疑的意识,他也是存在的。若遭到怀疑,警察的审问时间更长,画就完不成了。他只想着这一点。必须完成的画不能完成了,这种心情形成一种强制观念,牢牢地系在冈野的头脑里。”
    “强制观念?”
    任山道夫将A航空公司这个一流企业的生意揽给了冈野。对冈野来说,这是出名的阶梯。他感激不尽,觉得这次如能获得成功,自己就可以一举成为一流图案设计家。他是这样说的。他很兴奋,也很紧张。由于过分紧张,反倒画不出来。”
    “这一点很清楚。”
    “从冈野妻子的证言可以知道,他心烦意乱,情绪反常。这不是一幅普通的画,而是企业的宣传品,因此对方规定了期限。期限很紧,在作画的压力和交画期限的鞭策下,冈野渐渐陷入神经衰弱状态。”
    “这一点也很清楚。”
    “冈野画出招贴画,拿给位山看。对方不满意,又画一张。他说,佐山把画拿给A航空公司看,对方不满意,要再画一张,已经超过的期限再延迟几天。于是,冈野在疲惫不堪的精神状态中作最后努力。这在普通的画家是不可理解的,因为这不同于在客厅里的装饰画。宣传品是企业的炮弹,对对方来说,期限至关重要,同招贴画的宣传效果一样重要。想什么时候完成就什么时候完成的任性是不行的。有艺术家风度的画家可以说,不满意就算!而图案设计家却有着艺术家们不能理解的苦衷。”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