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部好书啊!”
警部补赞叹着把书又放在桌上,同时回过头来查看了一下书架,相同装帧的辞典10多册都摆在书架上,书脊上标有不同假名的烫金文字闪闪发光。
“那么,夫人的名字怎么称呼?”
“我叫藤井泷子。”
“一起居住的家属还有谁?”
“没有小孩,只和丈夫两个人生活。”
矢岛警部补深鞠一躬,说道:
“告辞了。这样就够了。遗体请依尊意入葬吧。”
遗孀泷子默默地点点头。此时她的态度已完全恢复了正常。
警部补又用平淡的声调对仓田医师表示感谢并说:
“先生,请给开一张死亡诊断书。承蒙您的帮助,不胜感谢。”对于仓田医师来说,有点讥讽的感觉。虽然没有取得什么结果,但向警察报告他丝毫不后悔。
多加小心,今后不会出现问题,对于这一点,仓田医师是满足的。
每天的生活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但是,对于藤井的死这件事已经深深地埋没在仓田医师的记忆中,久久不能忘怀。30天过去了,仓田医师猜想藤井都久雄的安葬式一定顺利地结束了吧!
有一天,一名患者请仓田医师出诊,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说肚子疼,父母担心是阑尾炎。经过检查,只是肠炎,患者和父母都放心了。忽然,医师看到患者枕头边,放着誉写印刷的小报。“东部中央学校”的报头挑选了医师的眼帘,最能引起医师注意的是看到了《悼念藤井先生》这一标题。
“啊,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吗?”医师问,少女点了点头。
“让我看看,可以吗?”
那夜的记忆又浮现在仓田医师的脑海中,因心肌梗塞致死的藤井都久雄的面容和他妻子那又大又黑的眼珠。医师大略看了那张校报,问患者:
“你已经读过了吗?”
“是的,读了好几遍。光躺着太无聊了。”女学生回答。
“那么,请借给我吧。很有趣,想带回去好好看看。”
“不,一点没有意思。不过,先生,想看就送给您吧。”
“东都中央学校报”是折叠的小报,封面是《追悼藤井先生》专刊。这份小报充分体现了学校师生对追悼绝食斗争后立即身亡的藤井都久雄先生的敬意。悼文的作者多是他的同事,通过回忆往事,以寄托哀思。当然没有写他是因绝食斗争的疲惫而死亡,可是都渗透着悲哀的气氛。
悼文中有两件记事引起了仓田医师的注意,第一件是筒井教师写藤井都久雄是一位勤奋好学的人。文章记载道:
“藤井先生年轻时,曾在家乡小学校当过代课教师。关于他奋然舍弃家乡,进京求学,还有一段有趣的插曲。有一次,先生站在讲台上,坐在前排的淘气学生们总捣蛋。先生认为所以捣蛋,是因为自己毕竟是个代课教员。他决心当一名称职的教师,所以进京求学,这是我们直接听来的。”
第二件是森老师写的。
“藤井先生是一位钻研心很强的人,他想研究一个问题有股必须立刻动手坚韧不拔的劲头儿。在绝食斗争的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藤井先生躺在我旁边,藤井的那边是山冈先生。我无意中听到山冈先生问藤井先生,‘你知道续日本纪的编者管野真道的简历吗?这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于是,藤井先生说:‘查查看吧。’我觉得先生突然死在书房,可能是因为先生一想起这事立刻就想查阅这方面资料,所以不顾疲劳,而去书房查阅管野真道的事。”
读了这段记事,仓田医师陷入了沉思。百科辞典翻开的那页是“星图”,而没有管野真道那一条目。但是,森老师写的肯定是真实的。经过三天的绝食斗争已经筋疲力尽的藤井都久雄喝点粥、牛奶、鸡蛋、又躺了二三个小时,说稍有点力气,就到书房去了。这正如森老师想象的那样,为要查阅而取下百科辞典。但是,为什么翻到“星图”?有什么必要查阅“星图”呢?
仓田医师对这个疑问抱有极浓厚的兴趣。为了慎重,他想查阅与那本相同的百科辞典。当然不能去藤井家借,所以只好上图书馆去看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