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黑雾(40)

2025-10-09 评论

  但当时日本正缺乏油,因此,除了这些工厂以外,橡胶工厂似乎也使用这种油。
  警视厅侦查二科根据这几点对油进行了侦查工作,从东京都内外的工厂搜集了一百几十种油,与衣服上沾的油做了比较检查,但终于也没有发现一种性质完全相同的。
  131
  从向岛的M制造厂、三河岛的S制造厂、千住的N皮革工厂、田端的S制造厂、本田涩江的D工厂、葛饰的T橡胶工厂、小松川的K制油工厂、五反野的M油脂工厂这八家工厂发现了非常相像的油。尤其是千住的N皮革工厂,从那里的专用码头乘船逆流而上,可以一直驶到轧下山的现场附近,所以对该工厂进行了特别周密的侦查。但是没有在任何一家工厂发现可疑的痕迹。
  不知怎地,对侦查油的工作最为热心的侦查二科股长吉武警部补,在侦查的中途就被调到上野警察署去了。
  侦查的结果,从东京都内任何油店也没有找到性质完全相同的油。色粉的侦查工作好像也走进了死胡同。我认为从市场上所买不到的这种油和色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估计到下山被杀害的现场在什么地方。
  内衣上粘糊糊地沾了一层油。为什么油只沾在内衣上呢?横在铁轨上的下山尸体好像确实是盖着衬衫和上衣的——也就是说,衬衫和上衣并不是穿在尸体上,而是盖在上头的。从尸体虽被轧断、衬衫和上衣却一点也没有破碎一事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如果尸体穿着这些衬衫和上衣,它们一定会和尸体一起被轧破或是扯碎的。
  下山在第一现场被杀害时大概是处于赤裸状态,被搬运以及横在铁轨上时也仍是赤裸的。这么说来,上衣和衬衫等是和尸体分开来运去的,并且多半是把赤裸裸的尸体横在铁轨上后才盖上去的。
  那末,为什么没有给横在铁轨上的尸体穿上衬衫和上衣呢?
  这里就令人联想到预定让它来轧下山的第八六九次列车从田端机车库发车的时间迟了八分钟的事。这时,不知什么人把轨距扳过来了,管叫醒司机、司炉和助手的人忘了叫他们,耽误了发车时间。
  关于这件事,负责让火车轧断尸体的那班人大概已经接到通知。他们知道火车比预定的时间迟了八分钟发车,以为火车从现场经过时也要误点八分钟。于是就估摸着时间放下尸体,动手给它穿衬衫和上衣。谁知道第八六九次列车为了赶点,开足了马力,接近现场时已经快赶上原规定的时刻了。处理尸体的那个班看到这种情形,大概就慌忙跑掉了。他们来不及给尸体穿上衬衫,当然也来不及往尸身上套上衣,充其量也不过是把这些东西盖在尸体上面而已。鞋也是一样,来不及把两只鞋都给尸体穿上,有一只鞋就那么丢在那儿了。于是,就产生了这样奇特的现象:脚被轧断,鞋却没有轧坏。
  下山的内衣上所沾的“油”,以及从衬衫和上衣里抖出来的“色粉”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关于这个疑问,可以想到的答案有两个。
  一个推测是:下山是在沾了油的地方被杀害的。上衣和衬衫也曾经被放在有色粉的地方。
  另一个解答是:油是下山的尸体在被搬运的途中沾上的。色粉是上衣和衬衫被运来时沾上去的。
  如今已经无法确凿地推测出下山的尸体究竟是怎样运到现场的了。如果是放在一个容器里运去的,而容器底儿上又剩有油,那末这油当然会浸到尸体上。此外,还有写在日暮里车站厕所里放东西的板子上的“5.19下山捅”那六个字。“捅”被认为是汽油桶。如果是汽油桶,里面有这样的油也不稀奇。但是这油主要是粘糊糊地沾在尸体的右胁上。如果是残留在汽油桶里的油,应该是在桶底儿上;以放尸体的位置来设想,似乎不可能连兜裆布都粘呼呼地浸透了油。当然,如果把汽油桶横过来,倒有这种可能性。但是汽油桶横过来不如立着放安全,一般都是立着放。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认为那不是汽油桶,而是个方形的箱子一类的东西——也就是说,能够当棺材用的。那末,下山的尸体是不是以右胁朝下的姿势放进箱子里去的呢?根据这种假定,我们眼前所浮现的箱子的形状就是长方形的。桶也许指的就是棺材。往现场的轨道上撂的时候,大概只是把尸体撂下来,容器仍随着原车被运到旁处去了。假若不是这样而是连同容器一起丢下去的话,则不仅下山的尸体上沾着油,连轨道的枕木和麻绳小屋里多少也应该沾上一些油。
  其次是“色粉”:很容易推测得到上衣和衬衫是与尸体分开运去的。恐怕上衣和衬衫是用纸什么的包着运到现场的。这时,那个替身已经完成了任务,脱下上衣由什么人交给处理尸体的那个班了。这样推测也未尝不可:“色粉”也许是先沾在包装纸上、然后又沾在衬衫和上衣上的。凶手却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包装纸上有粉。纸大概是放在有这种“色粉”(也许是染料)的地方的。不管怎样,桶也好,纸也好,都是一向放在下山被杀害的那个地方的。还可以推测,包装纸也是属于同一现场的“东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