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家康笑着打断了他,“修路之事不必再讲。那黄金当在何处开采呢?”
“道路完工之后。小人首先要着手动工的是佐渡和石见的金银山。甲州群山多已开采完毕,而大坂附近的多田银山又为丰臣所掌。但凭小人浅见,江户附近的金山和奥州南部一带,必有大量金矿。愚以为,应立即进行开采,以求富国。”
方才正襟危坐的老实男子,不曾想一旦开口,立时成了一个口若悬河的雄辩之士。这虽不为家康所喜,但此人的某些言语又实实在在打动了他。
“小人要说的是,如果一味从大明国进口钱币,日本国便不会得到发展。我们应铸造自己的钱币,使其流通,以为万民所用。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朝野稳定。上至大名贵人,下至樵夫渔民,都可找到除了战争之外的另一种生活,各自寻求致富之路。小人正是想为如此的太平盛世聊尽绵薄之力。”
家康忍不住暗暗看了本多正信一眼。
正信惊讶地睁大了眼睛,看看十兵卫长安,然后和家康交换了一个眼色。此中的意味,恐怕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明白。二人都在心中暗道:绝非一介常人。
“咳,恐怕……”家康再次把视线落到十兵卫身上,“你胸怀大志,可是你对时局的判断却又大错特错。”
“啊?”十兵卫瞪大了眼睛,登时更像信长了,“如此说来,大人是说在下不识时务?”
“不。是你误读了当今的时局。你比跟你同年的人要显得年轻许多,过二三十年再来吧。”
“哦?”十兵卫长安显然甚是惊诧。或许是家康的回答实在出人意料,他一时竟不知如何回话。
家康回头对神情紧张的大久保忠邻道:“此人要为太平盛世效劳,而非为我效力。”
“可是……大人乃是太平盛世的缔造者……”
“忠邻,我所需要的,不是为太平盛世效劳的人,而是为我——痴心缔造日本的太平盛世而奋战了几十年的德川家康效力。”
此言一出,十兵卫长安表情顿时僵住,不禁沮丧地垂下了头,他幡然醒悟,自己又多言了,不免甚是失望。
“我说让他二三十年以后再来,乃是想到,那时的日本或许已是天下太平。我们尚在为缔造日本的盛世而征战不已,日本目下何有太平?然而十兵卫却误以为太平盛世已然来临。他的想法有些远了。你说呢,忠邻?”
大保久忠邻一时语噎。诚如家康所言,为太平盛世效劳云云,实在有些狂傲过头。
笨蛋,怎不说为内府大人效劳?忠邻在心中埋怨。
“哈哈!”家康对忠邻笑道,“好了,我们不如聊些家常。既然你想把自己的姓赐给他,想必他亦非泛泛之辈。”说罢,又对十兵卫道:“你这二十多年,为何一直未择主而仕?在此期间未见过已故太阁吗?”
十兵卫伏于地上,双肩颤抖,泪水汹涌。
“以你的能言善辩,当可得到太阁大人重用。太阁大人生前,你都一直不曾得见?”
十兵卫的喉咙深处发出一阵呜咽。呜咽之后,他的声音出奇地冷静,竟如涓涓流水:“小人曾拜见过太阁大人。”
“是以山师还是艺人身份?”
“二者兼有。”
家康似对这个男子颇有兴趣,“哦。那当时为何连个姓氏也未得?”
十兵卫平静回道:“是小人自己拒绝了。”
“哦,你拒绝了太阁大人?那是为何?”
“恕小人斗胆直言。因为有人告诉小人,作为山师,即便能为丰臣氏聚敛财富,也不能使日本变得富有,更不能缔造太平盛世。”
“哦,这倒奇了。是何人跟你这般说的?”
“日莲大圣人。”家康一惊,莫非比人已经理屈辞穷,发疯了不成?然而十兵卫端正了一下姿势,愈发镇定自若,道:“这么说,大人必会觉得奇怪。大人可认识一位叫本阿弥光悦的刀剑师?”
“当然。我在骏河为质,他父亲光二经常为我做些玩物。因此交情,现在我还许他出入府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